6家18650電池企業“賣身” 動力電池企業資本升級縮影
近日,凱恩股份(002012)公告稱,公司擬以向深圳市卓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卓能股份”)的股東發行股份為對價,收購卓能股份全部股份或控股權。
其實這并不是18650企業被收購的第一個案例。高工鋰電網梳理發現,在此之前,比克動力、福斯特、智航新能源、德朗能、天鵬電源已分別被長信科技、智慧能源、尤夫股份、美都電源、澳洋順昌收購或擬收購。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多家上市公司、集團公司都在扶持技術升級,積極布局及擴張動力電池產能,希望分羹一杯。很多新進入者也希望通過動力電池市場切入新能源汽車領域。作為國際明星車企特斯拉的動力選擇,18650電池由于單體能量密度高,技術、配套等相對成熟,成為不少上市公司選擇的標的對象。
對于動力電池企業來說,想要進入下一輪市場競爭必須具備一定的產能規模及資金實力。一方面,根據《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定向指標推算動力電池所需產能,每個企業都有100%翻倍的產能需求,而產能的擴張必然需要大量的資本支撐。另一方面,原材料價格上漲、補貼調整導致動力電池企業資金壓力增大。
從整個行業來看,目前高端動力電池產能規模甚至品質仍然無法滿足新能源汽車猛增的市場需求。而產能的快速提升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這也是動力電池企業選擇與資本對接的直接動力。GGII分析認為,動力電池企業正在迎來資本估值的最佳時機。
卓能選擇被收購的原因
近日,凱恩股份(002012)公告稱,公司擬以向卓能股份的股東發行股份為對價,收購卓能股份全部股份或控股權。
高工鋰電就此致電卓能股份,其內部人士透露:“目前雙方都已停牌,還在商談中,最終結果以最新公告為準。”
談及為什么選擇被收購,上述人士表示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市場需要。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深水期,資金、規模等硬實力成為市場對企業的基本考察項;二是動力市場資金流動性大,新三板融資程度已滿足不了卓能的發展勢頭。
今年1月6日,卓能股份公告稱,公司擬募集資金不超過1.5億投建新能源汽車及其配套項目。其中,擬使用9815萬元投入廣西卓能50億安時鋰離子動力電池及10萬套新能源車電源系統產業化項目(一期)二標段建設、4000萬元投入廣西卓能汽車電池PACK生產線建設項目、1200萬元投入拓思科技3C產品PACK生產線建設項目。
根據高工鋰電“2017鋰電好產品全國動力電池巡回”——華南廣西站調研最新情況,目前廣西卓能已建成兩大廠房,并都具備大批量生產動力電池能力,產能達到94萬支/天。卓能股份總裁黃國文在巡訪中向高工鋰電透露,公司計劃在2018年再新建一條生產線。
同時高工鋰電了解到,繼今年1月9日廣西卓能50億安時鋰離子動力電池二期項目下線后,卓能股份一直在融資,企圖快速從動力市場競爭中突圍。
但根據卓能股份發布2016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其實現營收10.2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凈利潤達3686萬元,同比下滑15%。
可見,選擇被上市公司收購,轉而從新三板升級至主板,加速融資規模及能力,緩解資金壓力成為此次卓能股份“出嫁”的最主要原因。
據了解,凱恩股份主要生產工業配套用紙、特種食品包裝用紙、過濾紙等特種紙,從2009年便開始涉足鋰電行業。但是從其子公司凱恩電池近四年發展情況來看,業績表現并不理想。
凱恩股份自身業績增長乏力,放眼火爆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轉而謀求新標的擺脫公司發展泥淖成為其資產重組的最主要原因。
動力電池企業資本升級縮影
其實,18650電池企業被上市公司收購案例在鋰電行業不在少數。目前被收購或擬被收購的企業包括:比克動力、福斯特、智航新能源、德朗能、天鵬電源。(詳見下表)

事實上,18650企業被收購只是動力電池企業進行資本升級的一個縮影。
動力電池企業選擇被上市公司收購的背景是:1、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爆發式增長帶動下,動力電池產業規模急需擴張;2、由于補貼政策調整,導致車企回款賬期較長,動力電池企業資金壓力較大。3、收購后上市企業產業鏈的優勢配套資源,可以為公司帶來長遠的協同效益。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分析表示,目前行業第一梯隊的企業只有4、5家,占據著整個行業70%-80%的市場份額。后面梯隊成員想要贏得更大發展空間,必須通過獨立IPO上市募集資金或者投靠上市公司獲得雄厚的資本支持來提升核心競爭力,才有實力跟排名前列的企業去競爭。
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動力電池企業被收購之后的協同效益是否能夠發揮,企業之間的觀念不一致或將影響雙方的發展。
面對猛增的市場需求,動力電池產能規模甚至品質都無法滿足,而其快速提升就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這是動力電池企業選擇與資本對接的直接動力。GGII分析認為,動力電池企業正在迎來資本估值的最佳時機,這意味著,更多的資本兼并購還將持續上演。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陳華出任康明斯中國供應鏈、質量和信息技術執行總監[09-26]
- 成都客車森鵬電子共攜手 繪制海外綠色交通新篇章[09-26]
- 逐鹿歐美市場 精進電動耀動2024漢諾威商用車展[09-26]
- 玉柴參加“與中國駐東盟經商參贊面對面”交流會[09-26]
- 北京祥龍公司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09-26]
- 媒體關注:從未勢能源看中國氫能企業的全球化之路[09-25]
- 盡顯“全天候”品質 歐輝BJ6105確實有點大不同 [09-25]
- 森鵬出海 領航商用車數智化轉型[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