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濰柴都走在了行業前列
兩會上,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不僅為“十三五”開局做出了具體部署、繪出了清晰路線圖,也為各行各業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解讀《政府工作報告》,發現總理強調的幾個重點,濰柴已經付出了實踐,并走在了行業的最前列。
李克強:深入推進“中國制造+互聯網”,建設若干國家級制造業創新平臺,實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項目,啟動工業強基、綠色制造、高端裝備等重大工程。
“互聯網+”、“智能制造”等熱詞,對于濰柴來說并不陌生。近年來濰柴在這些方面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工信部授予了濰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基地”、“國家級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示范企業”等。濰柴正通過擁抱互聯網,依托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數字車間,構建具有濰柴特色的智能制造模式,并加快推進濰柴智慧工廠建設和工業互聯網規劃,引領企業走在智能化制造的前列。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重工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表示:
“經濟減速使行業十分艱難,但這對裝備制造業來說并不是件壞事,每一次危機,都會有一批企業沉淪消亡,也會有一批企業脫穎而出。濰柴在積極采取措施穩增長的同時,加快‘兩化’深度融合,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
依托廣泛覆蓋的信息系統,濰柴企業管理信息正變得越來越真實精確,3000多種訂貨號、10000多種零部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細節都有著清晰的信息記錄,單臺發動機的成本甚至可以精確到分,通過信息化,濰柴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低成本、高效率、高質量地快速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互聯網+”的探索與實踐,幫助濰柴搭建起全球協同研發平臺,有效提高了研發效率。“五年以前,我們整個新產品研發周期需要32個月到36個月的時間,現在我們將一個全新產品的開發周期壓縮到了24個月,大大縮短了開發周期……”近日,在接受采訪時,濰柴發動機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志堅給出了這樣一組數字。依靠信息化的手段,集合全球研發的力量,現在每年濰柴新開發的產品型號達300個,是過去的10倍。
李克強: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創新”,一直是濰柴擺在首要位置的課題之一。十多年來,通過自主研發、鏈合創新、國際合作、兼并重組等方式,濰柴在發動機板塊打造了排量涵蓋2升到579升,功率覆蓋33千瓦至9000千瓦,高速機與中速機并舉、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并重的全系列產品平臺,成為全球產品線最全的少數幾家企業之一。
2016年伊始,在對外宣布濰柴“十三五”科技創新的五大戰略思路時,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重工濰柴集團的掌舵人譚旭光就直言體制創新的重要性:
“打造卓越科技管理體系,要通過持續改革破除一切束縛創新的牢籠;要全面建立目標導向的管理思維,提升研發效率;要持續改革評價和激勵機制;要營造鼓勵探索、寬容失敗、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氛圍。”
除了積極營造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激發內部人員的創新活力,濰柴還提出了“打造開放合作創新模式,整合全球資源為我所用”的思路,積極探索“以我為主,鏈合創新”的研發模式。
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濰柴建成了行業唯一一家內燃機可靠性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陸續主導成立“內燃機可靠性國際技術創新聯盟”、“全國內燃機標準化委員會可靠性工作組”等。同時,還建立博士后工作站,與世界著名內燃機企業和知名科研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確保企業技術平臺始終跟蹤世界先進水平。
李克強: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擴大綠色環保標準覆蓋面,支持推廣節能環保先進技術裝備。
作為中國內燃機行業的龍頭企業,濰柴對節能環保事業責無旁貸。面對排放法規的升級和國家對節能減排提出的新要求,濰柴在技術路線選擇、節能減排新技術研發、再制造等循環經濟發展、新能源技術推廣、新材料新工藝應用等方面下大力氣,進一步提高了內燃機產品的節能減排水平。目前,卡車、客車動力已達到國四、國五排放標準,且部分產品具備歐六排放潛力;工程機械、農機等非道路動力產品也在行業內率先實現國三排放標準,為國家治污減霾做出了努力和表率。
同時,濰柴在新能源方面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先后完成多項國家級新能源產品開發項目,在混合動力系統和純電動系統方面擁有多項核心技術,并主導成了“全國內燃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混合動力系統工作組”。
濰柴自主研發的WE20純電動總成,采用模塊化設計,合理分配總成扭矩,系統動力強勁、適應性強,可適用于大型灑水車、壓縮式垃圾車等市政環衛車。目前,該產品已在天津、揚州、濰坊等地批量配套運行,得到了客戶的認可。
濰柴旗下的亞星客車公司,早在2001年就進軍新能源行業,通過十余載的努力,產品獲得了廣泛認可,走在了國內客車企業的前列。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陳華出任康明斯中國供應鏈、質量和信息技術執行總監[09-26]
- 成都客車森鵬電子共攜手 繪制海外綠色交通新篇章[09-26]
- 逐鹿歐美市場 精進電動耀動2024漢諾威商用車展[09-26]
- 玉柴參加“與中國駐東盟經商參贊面對面”交流會[09-26]
- 北京祥龍公司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09-26]
- 媒體關注:從未勢能源看中國氫能企業的全球化之路[09-25]
- 盡顯“全天候”品質 歐輝BJ6105確實有點大不同 [09-25]
- 森鵬出海 領航商用車數智化轉型[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