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品牌:消失和崛起都是必然
1934年10月,上海大中華橡膠廠生產出國內第一條汽車輪胎,定名為“雙錢”,產品有30×5和32×9兩種規格,日產量7-9條。
這一事件,打破了當時國外輪胎壟斷中國市場的局面。
從那時到現在,中國汽車輪胎經歷了80多年的歷史。
眾多品牌誕生
從2005年起,中國汽車輪胎年產量連續10年位居世界第一,并形成了產品齊全完整的輪胎工業體系,成為全球最大的輪胎生產國和消費國,輪胎產品出口到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汽車工業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與此同時,輪胎需求量也跟著水漲船高。
于是,國內外輪胎企業紛紛開始搶占這塊廣闊的市場,一個又一個輪胎品牌相繼誕生。而同時,產能過剩也成了輪胎行業自己給自己埋下的重大隱患。
巨頭不斷購并
參考當今世界一線輪胎品牌的發展歷史就會發現,強大之路不是那么簡單走出來的。
中國輪胎行業“人滿為患”的最終發展結果,就是市場上不會再有如此多的輪胎品牌繼續存在。
在連續幾年的世界輪胎75強排行榜中,普利司通、米其林及固特異三巨頭的銷售額在總銷售額中的占比,維持在30%~40%之間,而中國大陸前10家輪胎企業銷售總額占比大概在10%左右。
在這些輪胎巨頭崛起的過程中,并購成為其成長壯大以及搶奪海外市場的有力手段。

以中國市場為例:
美國固特異在1994年并購大連橡膠總廠;
法國米其林在1995年并購沈陽輪胎總廠;
日本普利司通在1996年并購沈陽第三橡膠廠;
……
這些輪胎巨頭通過類似的并購,成功打入中國輪胎市場,并持續占領市場份額直到如今。
消失和崛起都是必然
如今在中國,本土的輪胎企業也大有趕超崛起的趨勢,比較大的輪胎品牌,如中策、風神、玲瓏、萬力、雙星、三角、賽輪等,都在向輪胎強企的目標前進。
除去這些實力較強的輪胎品牌讓人看到希望外,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品牌,在市場上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
隨著出口市場不斷受阻,很多輪胎企業開始把目光更多放在國內,這進一步加劇了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

相比于國外,中國國內企業在并購方面還欠缺經驗,但近兩年,也有不少輪胎企業間的并購,像2015年中化收購倍耐力。
不出意外的話,在未來中國市場,一部分輪胎品牌將會消失,還有一部分企業成為輪胎代工廠,為數不多的超級輪胎企業也將會出現。
因此,中國也會誕生能夠在世界上馳騁的輪胎巨頭,這些巨頭可能是中策,可能是風神,也可能是萬力、三角、賽輪或者其他企業。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陳華出任康明斯中國供應鏈、質量和信息技術執行總監[09-26]
- 成都客車森鵬電子共攜手 繪制海外綠色交通新篇章[09-26]
- 逐鹿歐美市場 精進電動耀動2024漢諾威商用車展[09-26]
- 玉柴參加“與中國駐東盟經商參贊面對面”交流會[09-26]
- 北京祥龍公司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09-26]
- 媒體關注:從未勢能源看中國氫能企業的全球化之路[09-25]
- 盡顯“全天候”品質 歐輝BJ6105確實有點大不同 [09-25]
- 森鵬出海 領航商用車數智化轉型[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