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高 技術復雜是動力電池回收瓶頸
國內鋰電池品種繁多,電池構造復雜且沒有統一標準,退役電池要想梯次利用,需要通過拆解、分揀和二次成組,過程復雜,而且回收的電芯來自于不同的廠家,或規格不同,意味著電池PACK可能需要各種不同設計方案,會增加二次成組設計成本和加工成本,導致拆解回收工藝復雜,難以形成產業化經營。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介紹說,由于上述情況,目前電動汽車退役動力電池的梯級利用還停留在理論層面,雖然有企業在進行相關方面的研究,但實際應用經驗還不足,因此,退役動力電池在梯級利用方面仍然存在許多問題。
那么材料回收是否可行呢?根據廢舊電池回收處理企業專家和技術人員經驗,采用機械法和濕法回收廢舊磷酸鐵鋰電池,材料回收率按照90%計算,回收處理廢舊磷酸鐵鋰動力電池的成本要高于再生材料的收益。而國內從鋰電池中回收碳酸鋰的成本更是企業直接生產成本的5倍以上,這導致企業缺乏回收熱情,加之政府缺乏鼓勵回收政策,動力電池回收面臨極大困難。
除了回收成本高,技術層面的問題也不少。中信國安盟固利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在新電池生產過程中,一般會通過抽樣的方法,完成出廠測試(包括性能、壽命、熱穩定性、安全性等)。退役電池情況較為復雜,需要做更多的檢測來判斷電池性能。但是梯次利用的電池,數量龐大,抽樣檢測的方法顯然不適用,而對電池進行逐一檢驗時間、成本也不允許,對于這一問題,目前尚未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
梯次利用電池成組后的管理是另一道難題。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不同廠家生產的電池組成的PACK內阻特性、電化學特性、熱特性都不盡相同,BMS的開發更是難上加難。
不過,在賽迪顧問汽車產業研究中心分析師簡良看來,退役動力電池的成本、技術瓶頸并非不可破除。隨著電動汽車的不斷發展,動力電池企業也在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未來電池的成本會有大幅下降。此外,隨著動力鋰電池回收數量的增多會產生規模效應,企業處理成本會被攤 薄,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帶來的經濟效益會逐漸顯現。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陳華出任康明斯中國供應鏈、質量和信息技術執行總監[09-26]
- 成都客車森鵬電子共攜手 繪制海外綠色交通新篇章[09-26]
- 逐鹿歐美市場 精進電動耀動2024漢諾威商用車展[09-26]
- 玉柴參加“與中國駐東盟經商參贊面對面”交流會[09-26]
- 北京祥龍公司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09-26]
- 媒體關注:從未勢能源看中國氫能企業的全球化之路[09-25]
- 盡顯“全天候”品質 歐輝BJ6105確實有點大不同 [09-25]
- 森鵬出海 領航商用車數智化轉型[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