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進:關于柴油車排放法規升級的建議
重型柴油發動機與汽車排放標準從2001年開始實施已經有12年,2003年開始執行國Ⅱ,經過5年的培養和準備,在2008年7月1日開始實施國Ⅲ標準。計劃在2011年推出國Ⅳ標準,但是由于各種原因連續兩次推遲,現在初步確定2013年7月1日開始實施國Ⅳ標準。為了吸取國Ⅲ推廣的經驗教訓,使國Ⅳ標準能夠更加符合當前國情,調動廣大制造商和用戶的積極性,為減少環境污染真正發揮作用,提出以下分析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
一、國Ⅲ實施情況
使用高壓共軌技術達到國Ⅲ標準產品規模有限。目前雖然全國普遍實施國Ⅲ,但由于技術路線、區域市場發展以及基礎建設的不同,市場相對復雜。最為主流和國家相對認可的高壓共軌技術路線,據不完全統計,現階段柴油機汽車年銷售量在70萬輛左右(含SUV、MPV、商用車及出口),除去未實行或者已經實施更高級別的排放標準的車型,使用高壓共軌技術路線的車型占整個商用車市場不足1/4的份額。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購買價格和使用成本過高,不能被消費者認可。
高壓共軌主推時期,輕型柴油發動機臺套供應成本在1萬元以上,重型柴油機臺套最高可達2.2萬元左右。后期由于EGR等相對成本低廉的技術應用加之高壓共軌規模的上升,輕型車臺套成本下降了3千元左右,重型車臺套成本下降近萬元。即使這樣,高壓共軌技術的發動機仍較普通增壓中冷發動機高出6000元-15000元左右。
由于油品問題,高壓共軌產品故障率高的同時,維修成本也較高,一支噴油器終端價格在1300元左右,一臺車如果出現4個噴油器故障,那么總維修成本將達6000元。而且更換后,仍不能保證使用期限,油品不達標依然會造成噴油器故障,用戶無法承受多次維修。而且噴油泵終端維修價3000元,加上工時費3500元左右。用戶如不及時更換柴油濾清器,就會造成早期卡滯損壞。
在多重環境影響下,2009年重卡市場首先出現非典型國Ⅲ技術路線--機械泵+外置EGR技術。該路線產品比采用高壓共軌技術的產品便宜萬元以上,并得到環保公告認可。后期,部分企業又研發出內置EGR技術,該類產品相對于外置EGR產品成本優勢更加明顯,受到用戶的歡迎。后期兩種EGR產品銷量占據了重卡國Ⅲ產品的很大份額。但是EGR技術本身只是對廢氣中的有害氣體做了部分處理,對發動機而言并沒有實際性的技術提升而且不能升級為國Ⅳ。由于EGR相比高壓共軌產品價格低很多,促使消費者選擇EGR產品,所以公告和產品仍大量存在和不斷增長。輕型車主要使用的VE泵技術也不是主流技術,同樣占據主要國Ⅲ市場份額,其生產一致性是存在最大的隱患,后期發展也令人擔憂。
二、國Ⅲ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困惑
1.技術路線不確定帶來國Ⅲ排放標準實施名不符實。
國家在國Ⅲ技術路線的認定上在不斷變化。從2006年最早推出的電控高壓共軌和電控單體泵,到后來2008年推出的電控直列泵+EGR得到認同,再到電控VE泵。經過三年的時間才確定為三個主流技術路線,分別是高壓共軌、單體泵和電控泵噴嘴技術。現階段電控VE泵技術也被國家默認允許使用。而不同技術路線的成本是不同的。
對于汽車生產企業來說,為了符合國家法規要求,不斷進行技術升級,給企業的研發帶來較大的成本壓力。柴油發動機排放從國Ⅱ到國Ⅲ的成本增加平均在20000元左右。由于汽車生產企業利潤空間較低的原因,這一部分增加的成本多半被轉移到終端顧客身上,致使商用車排放標準升級得不到顧客的理解和認可,企業投入得不到回報,紛紛生產EGR機型為主的產品,借此保持銷量規模。
2.套牌現象仍未能根除。
全國普遍實施國Ⅲ標準,但是不同車型、不同地區的實施情況不同。歐系輕客、中大型客車以及皮卡(含EGR和VE泵)執行相對較好。由于購買、使用成本居高不下等原因,真正國Ⅲ達標產品占商用柴油車主流的貨車的比例相對很小。EGR技術尤其內置EGR技術的隱蔽性,催生了很多套牌現象。同時由于監管不力和消費者對共軌國Ⅲ產品的不認可,企業只能被動適應,載貨車中VE泵和中冷發動機套牌現象仍存在。按照比例推算,現在商用車中貨車套牌的比例可能超過1/3,甚至更高。
3.使用環境落后于技術發展導致成本增加。
汽車排放升級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石化企業、汽車企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油品先行、技術保障、政策鼓勵”是排放升級的前提條件,也是國際慣例。目前國內大部分地區使用的仍是國Ⅱ標準柴油,有些地區甚至達不到國Ⅱ標準。其硫含量主要集中在500-1500 ppm之間,而國Ⅲ共軌車型對硫含量的要求在350ppm以下,國Ⅳ共軌+EGR路線車型對硫含量的要求在50ppm以下,目前市場上存在的共軌車噴嘴過早磨損,氧化型后處理硫化等故障主要原因來自油品。
(1)油品原因,經銷商不敢推介高壓共軌機型:
瓊粵、京津、四川等區域是國內最先推廣國Ⅲ排放區域,三個區域的油品質量較好,區域銷量表現優異。國內其他區域共軌產品銷量較差,一是因國Ⅲ排放未做硬性要求,二是這些區域油品較差導致產品市場表現較差,故障率較高。
(2)故障率及維修成本高,回購率下降:
因油品問題導致的故障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①高壓油路故障,噴油器、噴油泵;②低壓油路故障,柴油濾清器。
造成的使用成本增加給汽車企業和顧客造成較大負擔。這給高壓共軌產品的推廣造成巨大障礙。而現在備受消費者歡迎的相對價格便宜的VE泵產品,雖然檢測可以達標,但是生產一致性卻相對較低。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產品排放達標的穩定性將會出現問題。
3.核心零部件及資源供應壟斷。
在主流的技術路線中,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及供應成為了核心問題。以高壓共軌為例,共軌技術被博世、德爾福等幾家外企壟斷,在國Ⅲ推廣的初期價格奇高。博世的供應量占到整體市場的80%,其供應量決定了市場推廣的規模。雖然國內高校及內燃機企業已經在自主研發電控高壓共軌技術,但是進展緩慢,離產業化距離尚遠。由于技術和資源壟斷,發動機和汽車制造企業無法突破成本壓力和完成市場的快速推廣。
建議:
1.規范技術路線,不給名義上達標而實際上一致性差、成本低的技術路線留下空間,為企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2.分區分級實施排放法規。中國地域廣闊,地區發展不均衡,各區域市場及環境特點不同,所以國家排放標準的實施不能一刀切,建議分區分級實施排放法規。
首先是資源消耗及污染相對嚴重的區域,如北京、天津等地區可以首先實施國Ⅴ排放標準;其次是經濟發達且油品供給可以保障的地區實施國Ⅳ標準;其他地區堅持推廣國Ⅲ標準的實施,并鼓勵高壓共軌產品的推廣。
3.國家補貼鼓勵。排放技術的升級和市場的推廣,使得成本的增加顯而易見,并且是巨大的。這也是消費者和車企無力獨自承擔的成本。建議在國Ⅳ技術路線選擇上要有明確的主導建議,同時對排放法規的升級給予補貼,可以形成“國家+企業”的聯合推廣模式。國家對技術升級的研發和制造給予補貼,使客戶在承擔使用成本為環保做貢獻的同時,能夠享受國家政策的支持,為“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提供積極保障。
4.配套資源保障。現階段無論是滿足標準的油品供給,還是達到技術要求的核心零部件供應,都相對落后于技術發展。如果要實現排放法規快速推廣,資源保障是前提。建議國家加快油品升級的步伐,要走在排放標準正式實施前面;同時采取切實有效的辦法,支持鼓勵核心技術(如高壓共軌技術)的自主研發,早日突破技術瓶頸,實現關鍵零部件國產化并產業化,徹底改變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利潤大都流入跨國公司的被動局面。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陳華出任康明斯中國供應鏈、質量和信息技術執行總監[09-26]
- 成都客車森鵬電子共攜手 繪制海外綠色交通新篇章[09-26]
- 逐鹿歐美市場 精進電動耀動2024漢諾威商用車展[09-26]
- 玉柴參加“與中國駐東盟經商參贊面對面”交流會[09-26]
- 北京祥龍公司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09-26]
- 媒體關注:從未勢能源看中國氫能企業的全球化之路[09-25]
- 盡顯“全天候”品質 歐輝BJ6105確實有點大不同 [09-25]
- 森鵬出海 領航商用車數智化轉型[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