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陳玉東:專注自己所擅長的
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技術供應商,博世一直甘當各大汽車廠家的幕后英雄。在最新的世界汽車零部件企業前20強名單中,博世依然排在了第一位。作為零部件的大佬,是否有可能在新能源車時代進入整車制造?2012年5月18日,記者對話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博世永遠不會做整車”,他說,“一定要專注你所擅長的”。
長沙工廠規模已超預期
記者:早在2010年,博世就宣布在長沙擴建生產基地,成立新的研發中心,2012年能否順利建成?
陳玉東:博世長沙工廠給中國市場提供了比較先進的產品,比如有名的產品是啟停系統采用的啟動機。據我所知,這是國內國產化產品中第一個達到這種能力的電機。啟停系統是非常見效的節能產品,能夠節油5%-8%。10月12日,長沙擴建的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將正式建成。
記者:這個研發中心只為長沙廠提供服務嗎?
陳玉東:這個研發中心未來肯定要面向全球,目前是專門的低成本小電機研發基地,包括座椅電機、搖窗電機、雨刷器等電子驅動類相關產品,未來還要做平臺開發。
新的研發中心的投入主要體現在硬件上。事實上,長沙目前已有200多名工程師,他們已經做了一些產品的開發。長沙的技術中心,就是要從技術改進邁向完全的產品開發。當產品和研發能力達到一定程度之后,產品完全可以賣到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
未來長沙研發中心的工程師預計要達到500人左右,也呼吁有更多優秀的人才加入。目前博世長沙工廠的規模已經超過預期,2011年銷售額達到近40億元。
中小城市應培養產業工人
記者:早在2004年,博世就在長沙建工廠,而那時湖南的汽車產業還沒有成型,為何會這么早布局長沙?
陳玉東:這其中是有故事的,那時在業內聽說,最早長沙電機廠一直買博世的技術,隨后雙方合資沒有談成,后來博世就在星沙獨資建廠。其實獨資也可以不選擇長沙,這是我進入博世之后才了解。當年德方很多人覺得長沙城市太小,外國人不多,但堅持下來的人,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因為在上海等周邊地方開發,人員太多,太擁擠,而長沙的人員流動率相對不那么高。
現在對我們來說,最大的困擾不是對白領員工的吸引力,而是如何穩住技術工人,這也將是未來很大的挑戰。每年20%-30%的淘汰率,培訓成本很高,許多人工作到35歲就回到老家。2012年,除了正常的薪酬增長外,博世還主動給中國所有員工增加了8%退休金,所有藍領工人也享受到這個福利。
中小城市應堅持發展制造業,堅持培養產業工人,讓他們持續干下去,能留在城市生存下來。中國未來10-20年,勞動力短缺是企業面臨的大問題。讓他們留在中小城市,成為真正的產業工人,只有這樣才能讓產業長久發展。
未來20年傳統動力仍是主流
記者:您說過,到2025年,電動車將取代傳統汽車,不過業界普遍認為混合動力車才適合當前階段。那博世的研發側重點也將落在電動車?
陳玉東:可能媒體報道有誤,我們一直認為,未來20年,傳統動力是主流。2025年,新能源車型大概占到15%左右,其中10%的混合動力,5%為電動車。博世一直堅持兩條腿走路,在新能源方面投入很多,但傳統動力的研發上投入更多。因此,未來20年,傳統動力不可能被取代。
博世是國際公司中在中國國產化最快的一個,目前博世中國有近200名工程師在從事新能源動力、安全相關產品的研發,貼錢做新能源的研發。
對博世來說,新能源產品還沒有真正投產,長沙的啟停系統,已經用到不少品牌的車上。目前混合動力和電動車上用的電機、電池、電控都已經準備好了,可以批量生產,但還沒有形成銷售額,主要是客戶都還沒有形成大批量生產,大部分的客戶現在還只是將電動車作為示范項目。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陳華出任康明斯中國供應鏈、質量和信息技術執行總監[09-26]
- 成都客車森鵬電子共攜手 繪制海外綠色交通新篇章[09-26]
- 逐鹿歐美市場 精進電動耀動2024漢諾威商用車展[09-26]
- 玉柴參加“與中國駐東盟經商參贊面對面”交流會[09-26]
- 北京祥龍公司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09-26]
- 媒體關注:從未勢能源看中國氫能企業的全球化之路[09-25]
- 盡顯“全天候”品質 歐輝BJ6105確實有點大不同 [09-25]
- 森鵬出海 領航商用車數智化轉型[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