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柴自主創新提升裝備業核心競爭力
中國制造要做大做強,光靠勞動力和資源優勢是遠遠不夠的。只有自主創新才是企業發展的永恒動力。抓自主創新,濰柴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做法: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下大力氣培養造就一支國際化的研發團隊,推動自主創新從價值鏈的低端逐步走向高端,從而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期待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制造企業加快步伐,在價值鏈高端通過自主創新形成強大競爭力,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國際化的研發
到濰柴集團調查時,董事長譚旭光告訴記者,濰柴集團近年來的跨越發展,得益于自主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他建議記者在到車間調研的同時,要沉到技術中心,親身體驗一下濰柴的研發能力。
走進技術中心,是一個寬敞明亮的設計大廳。靜悄悄的大廳里,除了電腦鍵盤敲擊聲外,幾乎聽不到別的聲音。10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面對電腦伏案工作,場面非常壯觀。
在小會議室里,濰柴主管科研的執行總裁孫少軍和濰柴動力副總裁、技術中心主任佟德輝等正在舉行一個小型視頻會議。濰柴設在上海等地及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7個研發中心的技術負責人和部分技術人員,正通過視頻交流全球發動機最新研發動態和前沿技術信息。這套系統使技術中心實現了網絡視頻異地同步開發。佟德輝告訴記者,這樣的視頻會議每周至少一次。有時根據研發需要,可隨時召開。這樣可以保證濰柴協同全球研發力量,緊盯世界前沿技術,研發出有強大競爭力的新產品。
國際化的人才
濰柴的研發,前端伸向美歐,后端則扎根在市場末梢。技術中心設計6室、9室主任郎豐泰,2011年60歲。這位德高望重的高級工程師,剛隨營銷人員走訪主機廠回來。研發人員與銷售人員一同走訪用戶,是濰柴的一項制度,由此確保先進技術扎根在用戶需求上。郎豐泰說:“我們這次走訪的是一家工程機械企業。我們一進門,人家公司領導就追著要發動機,要求每天提供150臺。近年來盡管我們產能快速增長,但還是滿足不了用戶需求。”在發動機這個充分競爭的市場上,濰柴產品的緊俏讓人不可思議。但事實確實如此。當年同樣是這個廠,去走訪時沒人理。
像郎豐泰這樣的技術專家,體現了濰柴的研發特點與思路。他參與研發藍擎大功率發動機時,頻繁地往返于歐洲,與歐洲高端研發人員合作,吸收消化了世界最先進的設計理念和方法。同時多年來,他又頻頻走訪用戶,從用戶中吸取營養。一手抓緊世界先進技術,一手號準用戶脈搏,這才有了濰柴發動機的供不應求。
36歲的李云強博士,2005年加入濰柴,現任技術中心副主任兼產品試驗室主任。記者要采訪他時,他正要到位于濰柴加工產業園的新產品實驗中心調度新設備。這個實驗中心,將于2011年3月底全面投入使用。屆時這里將成為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發動機研發試驗基地,承擔起濰柴全系列、全領域發動機產品開發試驗任務,以及與發動機相關的主要零部件的機械開發、整車及動力總成優化匹配、NVH、電控及后處理系統開發試驗等任務。
李云強說,當初進廠時,濰柴年銷售收入剛過100億元,轉眼五年時間,2010年營業收入達到910億元。要不是置身其中,這個速度真是讓人難以相信。濰柴的研發團隊,當初只有幾十人,現在已達到1700多人。那時濰柴的發動機還只有國Ⅱ水平,現在自己研發出了藍擎國Ⅴ發動機,并且具備了與國際一流公司同臺競技的實力。有這個平臺的公司屈指可數,能夠站在這個平臺上是我的幸運。當初選擇了濰柴,讓我搭上了事業的順風車,找到了施展才華的大舞臺。
李云強自豪地告訴記者,“十一五”期間,濰柴集團累計開發新產品37項。新產品產值占總產值的比重由“十五”末的45%上升到目前的58%。企業先后主持和參與了10個國家“863項目”和科技攻關項目,獲得產品和技術授權專利577項,完成省級以上新產品鑒定10項。濰柴被中國企業聯合會評為全國首批“自主創新型示范企業”。
34歲的郭圣剛,已經是技術中心設計10室主任了。在濰柴十多年的研發經歷中,他感觸最深的是濰柴對于人才的求賢若渴。他告訴記者,多年來,濰柴不遺余力匯聚各方英才。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專程赴美國招攬高端人才47人。他們中有的具有世界500強企業的工作經歷,現在成了濰柴在技術等方面的帶頭人。由此,濰柴在電控技術、后處理、應用軟件等原始創新和基礎研究領域全面開花,研發觸角伸向了產業價值鏈的最高端。
瞄準世界前沿課題搞開發,加快了技術人員的知識更新步伐。技術中心裝試工藝室高級工程師王維祺,2011年55歲,搞了一輩子工藝。他說,自己40多歲的時候,淘汰了圖板和丁字尺,全部換成電腦繪圖。“濰柴大發展的這十幾年,是我知識更新最快、技術收獲最大的時期。當年我們曾關起門來搞研究,產品幾十年一貫制,所以企業沒有競爭力。現在,我們跟國外同行經常交流,在理念和方法上,彼此差距沒有那么大了。我聽說,‘十二五’期間濰柴集團初步規劃拿出100多億元用于技術研發,我感到很興奮。打造千億級綠色動力研發制造基地,就得靠自主創新。”
背景鏈接
濰柴技術中心是國家級技術中心,也是國家商用汽車動力系統總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該中心有著完善的管理體系,運行科學高效。為了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濰柴投入巨資先后組建企業技術中心和產品試驗中心。其高原模擬臺架能夠模擬300KW柴油機在5000米以上高原狀態下的性能試驗,是目前國內可模擬的功率最大和海拔最高的試驗臺架。其產品研發中心已實現網絡視頻異地同步開發,可與濰柴動力歐洲研發中心、美國研發中心、上海研發中心、杭州研發中心、重慶研發中心等實現實時通訊,大大提高了研發效率。企業先后主持和參與了10個國家“863”項目和科技攻關項目,在同行業中的技術優勢十分明顯。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陳華出任康明斯中國供應鏈、質量和信息技術執行總監[09-26]
- 成都客車森鵬電子共攜手 繪制海外綠色交通新篇章[09-26]
- 逐鹿歐美市場 精進電動耀動2024漢諾威商用車展[09-26]
- 玉柴參加“與中國駐東盟經商參贊面對面”交流會[09-26]
- 北京祥龍公司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09-26]
- 媒體關注:從未勢能源看中國氫能企業的全球化之路[09-25]
- 盡顯“全天候”品質 歐輝BJ6105確實有點大不同 [09-25]
- 森鵬出海 領航商用車數智化轉型[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