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對話]探討未來世界新能源、電動汽車的發展方向
———伊頓首席科學家胡皓然與客車網總編吳永強深度對話
低碳經濟、智能化經濟成為2010年汽車行業關鍵詞,有關這些方面的討論不斷涌現,客車網總編吳永強先生與美國伊頓公司首席科學家胡皓然博士進行了一次深度訪談,就低碳經濟、智能化經濟、內燃機、混合動力、純電動及整個中國汽車行業的現象進行了高端訪問。客車網將陸續發布兩位的對話。敬請關注!
主持人:其實國家從去年開始大力發展混合動力,也是電動化的一個方向。其實在應用層面和制造層面上,也有很多爭議。比如說,大家都在爭議,包括電機系統,甚至電池系統,電能來源方面都有一些想法。比如說電池會不會造成二次污染,還有電能的來源是否清潔。因為最后都要歸結到能源的來源到底是屬于太陽能還是屬于別的。在這些方面,您是怎么看待未來整個世界新能源汽車或者說電動汽車的發展呢?
胡皓然: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很多人想這個問題。里面還有很多未知的因素,你還沒有產業化的時候,但是真正產業化以后會遇到很多問題。我相信我們業界的這些人通過自己的智慧是可以解決的。包括其他的一些問題,甚至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會出來。但是,回到前面第一個問題,能源是哪來的,通過什么方式才能達到提高能源的效率,真正達到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問題。新能源車,當然新能源包括幾個方面,電池是一個方面,其中還包括替代能源,還有其他的因素在里面。其他因素我就不講了,因為其他都知道,比如說天然氣呀,包括生物產油之類的,大家可能知道很多。因為從我個人來講,從整個工業來講影響還是有限的。但是,從純電動的汽車或者純電動的商用車或者公乘用車來講,是有很多挑戰性的。但好的方面來說,現在特別是對于電網的調節問題,我們白天用了電,晚上的時候沒有用都浪費了。但是你把這個電能夠利用起來,來跑的話,來驅動你的車輛。相當于邊際排放是零,所以在這方面能夠利用起來的話,就很值得改觀了。當然特別像中國,西北有很多風能發電,風能發電投資很多,但風能很難控制,但你真正儲存以后,在電動汽車方面利用,也有很大的可能性。所以,把整個可持續發展放在一塊,當然不是很簡單,運用起來還是有很大的挑戰。但從主體方向上而言,這是行得通的,具體的運作可能還有很多具體的問題,也許不是一天、兩天的問題,一年、兩年可以解決的。但是,我們至少這在方面努力,大家知道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方向來講,確實是值得努力的,值得我們業界的人士來做的。
主持人:現在大家特別關心電池的問題,國內每次有電動車出來試驗,大家都會拿出一個報告,這個電動車一次充電的行使里程達到多少。我們看到國內差不多一次充電里程是80,大概不到500公里。大家對于電池的能量密度很關心,是不是也是在發展電動車方面,屬于一個比較核心和比較關鍵的技術障礙呢?
胡皓然:這確實是。電池的價格、能量密度包括持久性,確實是它的核心問題。如果一旦電池的價格、能量的密度解決的話,有很多問題,像大家說為什么還繼續用混合動力呢?有很多問題都能比較好的解決。現在這個問題,發展很快,為什么說發展很快呢?打一個比方,一年前大家都認為能量電池,做純電動車的電池,可能就是在一千塊左右。現在大家都認為可能都低于五百了,一年的時間,價格就降低了一半。但是,大家還繼續認為如果這個能量電池達到我們手機電池的能量密度的話,或者這個價格的話,可能真正的價格可能在200至300塊千瓦/時。到達這個程度以后,我們產業化的競爭力就很大了。所以,一方面有挑戰性,另一方面看到這一點,大家當時把手機電池的能量密度競爭過程來看,現在電動車的電池達到我手機電池的水平,就很可觀了。當然還有很多的問題,有產品的一致性,讓大家都來做鋰電池以后,整個供應鏈也會存在問題。就像現在我們說石油是一個問題,到時候原材料的供應也會成為一個問題。作為研究來說可以,但是運作起來,都用鋰電池好像不是很有利的事情。所以,將來的汽車發展,從長遠來看,應該是多元化的,不可能說我將來全部都是純電動的。就像我們現在說的,不可能所有的車都是混合動力的,因為沒有必要的。混合動力適用于某些公況,純電動也是這樣,適用于某些公況。像我們的柴油、汽油,它有它的優勢,它的優勢其他的方面是不可以取代的。所以,在將來五到十年時間里面,會達到一種平衡。這種平衡就是說,我們也達到了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平衡。因為我們畢竟還有石油,不可能全部取代石油。但是用電做電動車,在某個范圍之內,在價格是很有競爭性的,你會用。同樣,在城市的公交車里面,每一站要停一次,混合動力會非常好的。所以,將來會達到一個平衡,在市內的交通乘用車有相當一部分會是純電動的,市內公交混合動力,我想將來會占到比較主導的作用,因為適用于公況。但是城際之間的交通、長途交通,汽車也好,或者現在用的柴油機、驅動的商用車也好,它們還繼續存在。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陳華出任康明斯中國供應鏈、質量和信息技術執行總監[09-26]
- 成都客車森鵬電子共攜手 繪制海外綠色交通新篇章[09-26]
- 逐鹿歐美市場 精進電動耀動2024漢諾威商用車展[09-26]
- 玉柴參加“與中國駐東盟經商參贊面對面”交流會[09-26]
- 北京祥龍公司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09-26]
- 媒體關注:從未勢能源看中國氫能企業的全球化之路[09-25]
- 盡顯“全天候”品質 歐輝BJ6105確實有點大不同 [09-25]
- 森鵬出海 領航商用車數智化轉型[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