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商“圈地”替換胎市場
近日,記者從輪胎市場了解,幾乎每個品牌都有不少號稱是剛剛推出的新品,選擇余地大了很多,可同時也讓選擇難度增加了。為何輪胎市場會出現這種新品頻出的“繁榮”景象呢?
原廠配套時代漸行漸遠
2003年,汽車行業進入黃金時代,輪胎廠商之間的爭奪戰也就拉開了帷幕。米其林的業務收益2/3來自為整車配套,1/3來自于零售店的銷售。而固特異在中國建立了大連固特異輪胎公司,專門為其設計原廠配套輪胎。可以看出,這些輪胎廠商在當年對于配套市場有多么重視。
到2005年,國內汽車行業迎來首次震蕩,整體利潤率慢慢萎縮,各大廠家也開始了“緊衣縮食”,輪胎的原廠配套(即OEM)業務利潤也隨之下降。此時,輪胎廠商開始把利潤點轉到了面向消費大眾的替換胎零售市場。
米其林的馳加店,從2003年1月在中國的第一家店面成立,到2007年的第400家;普利司通的車之翼自2003年8月落戶中國,以每年50家的速度增加,到2010年將要實現500家的目標。輪胎廠商快節奏的擴張步伐讓人驚嘆。
替換胎成主要利潤來源
2003年前后,雖然各大輪胎廠商通過自建新廠、吞并、合作等方式擴大在國內的生產能力,但營業額、利潤、成本三者要維持在一個平衡的態勢中才能保證企業穩步發展。在產能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如何提高利潤變成了擺在輪胎廠老總面前的一道需要權衡再三的題目。
橫濱輪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告訴記者,替換胎市場的利潤通常是原配市場的兩到三倍。這是由于替換胎市場直接面向消費者,中間少了很多環節,特別是少了整車廠出于成本考慮壓低輪胎價格的這一部分,有利于替換胎廠家投入更多經費在輪胎研發和生產上。
群“狼”紛爭智者勝
面對著高于配套胎兩三倍的利潤,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異早在4、5年前便開始著手各類零售店的規劃和擴張,按理說應該進入相對平穩的發展時期,可是鄧祿普、錦湖、韓泰等品牌的群狼分食加劇了輪胎零售市場的競爭,他們各打各牌,使出渾身解數拼市場。
目前國內的輪胎市場,尤其是替換胎市場,還遠未及歐美市場成熟。正是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之下,輪胎廠商必須認識到,在接下來的“利潤”之爭中,必須領會貫通宏觀上激進、微觀中謹慎的策略,攻城拔寨,才能確保自己乘風破浪,而不是水土不服。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陳華出任康明斯中國供應鏈、質量和信息技術執行總監[09-26]
- 成都客車森鵬電子共攜手 繪制海外綠色交通新篇章[09-26]
- 逐鹿歐美市場 精進電動耀動2024漢諾威商用車展[09-26]
- 玉柴參加“與中國駐東盟經商參贊面對面”交流會[09-26]
- 北京祥龍公司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09-26]
- 媒體關注:從未勢能源看中國氫能企業的全球化之路[09-25]
- 盡顯“全天候”品質 歐輝BJ6105確實有點大不同 [09-25]
- 森鵬出海 領航商用車數智化轉型[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