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全球汽車零部件業必爭之地
在美國金融危機爆發的大背景下,北美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處境艱難,大幅裁員、關閉工廠、申請破產的消息不絕于耳。此時,這些零部件廠商是否會將中國市場當成他們的“救命稻草”?現在已經看出了些許端倪。
北美企業加快進入中國市場
10月23日,美國汽車零部件公司博格華納中國技術中心在上海舉行奠基典禮。該研發中心占地4.3萬平方米,投資總額1.2億美元,建成后將成為博格華納全球最大的研發中心。此舉標志著博格華納研發和經營的重心向亞太尤其是中國市場轉移。
10月17日,加拿大汽車零部件巨頭麥格納國際旗下卡斯馬汽車系統(上海)新廠正式開業。該工廠可為中國主要整車制造商提供車身和底盤部件,預計還可用于支持新增業務項目。
10月初,德爾福公司在上海推出了一款名為DIEC(駕駛員信息和娛樂中心系統)的全新概念儀表盤。這款新產品將成為德爾福拓展中國市場的又一利器。德爾福(中國)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德爾福很看重中國市場,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和開發力度是肯定的,而且已經這樣做了。
今年剛剛就任陜西法士特齒輪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的鄭寬仁,曾經在美國克萊斯勒、伊頓等公司工作了20余年,對美國汽車市場非常熟悉。他告訴記者:“在本土市場需求萎縮的情況下,北美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加大開拓海外市場是必然選擇。中國市場相對較穩定,是他們不錯的選擇。”
鄭寬仁透露,一些美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已經開始調整海外市場業務。具體調整方式包括:向海外合資或獨資企業加壓,提高銷售額和利潤率,以彌補美國本土業務的虧損,擴大產品出口量,在海外投資建新工廠等。
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面臨雙重壓力
北美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加快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對國內本土汽車零部件企業將造成巨大沖擊。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繼8月全國汽車銷量自2006年首次出現同比下滑以來,9月銷量繼續同比下滑2.74%。美國金融風暴的影響已經波及國內汽車產業,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響,首當其沖的是以出口為主的汽車零部件企業。據報道,在浙江、廣東等地,大量汽車零部件企業陷入資金困境。
“十一”前,廣東東莞常禾電子有限公司百余名員工舉行了隆重的誓師大會,誓言進軍國內市場。這家以生產車載影音產品為主的臺資企業,10余年來,一直主打國際市場,已在歐、美、日等地區獲得了不錯的市場份額。“鑒于目前嚴峻的國際形勢,國內市場的發展相對比較穩定,我們決定開發國內市場,先從為自主品牌整車企業配套開始。”該公司營銷總監喬鵬利對記者說。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分析,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出口大都集中在發達國家和地區。目前的全球經濟危機,令美國、歐洲等市場的需求量減少,勢必導致出口量下降。
業內專家指出,汽車零部件出口受影響已成事實,而北美汽車零部件企業的大舉入侵,更是雪上加霜。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正在承受著內外雙重壓力,形勢非常嚴峻。
能否抓住危機帶來的機遇
危機總是與機遇并存的。壓力不可怕,挺過了低谷就會迎來新一輪的市場高峰。
北美汽車市場的蕭條,整車廠為擺脫困境很可能調整配套體系,尋找價格更低的供應商。這樣,一些中國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就有機會了。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陳華出任康明斯中國供應鏈、質量和信息技術執行總監[09-26]
- 成都客車森鵬電子共攜手 繪制海外綠色交通新篇章[09-26]
- 逐鹿歐美市場 精進電動耀動2024漢諾威商用車展[09-26]
- 玉柴參加“與中國駐東盟經商參贊面對面”交流會[09-26]
- 北京祥龍公司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09-26]
- 媒體關注:從未勢能源看中國氫能企業的全球化之路[09-25]
- 盡顯“全天候”品質 歐輝BJ6105確實有點大不同 [09-25]
- 森鵬出海 領航商用車數智化轉型[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