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內燃機展——中國內燃機工業百年發展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2008年1O月20日,"中國內燃機工業百年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創新發展 再造內燃機百年輝煌”。來自國家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國務院參事室的有關領導,以及來自濰柴、玉柴、一汽解放錫柴、上柴、東風朝柴等中國內燃機協會的會員單位代表出席了論壇。
2008年,中國內燃機工業迎來百年誕辰。100年前的1908年,中國第一臺內燃機(煤氣機)在廣州均和安機器廠誕生。lOO年后的今天,我國已經成為年度總產量達5800萬臺(2007年數據),總功率超過10億千瓦,并形成了門類齊全、較完整的內燃機工業體系的世界內燃機生產大國,不僅基本滿足了國內需求,而且形成了一定出口。
作為一項對現代工業用途極廣的機器,內燃機自它誕生以來,已經廣泛應用于汽車、摩托車、農業和園林機械、工程機械、船舶、內燃機車、發電機組和其他民用及軍用裝備。內燃機工業同時推動了動力、鋼鐵、能源、石油化工、運輸和電訊工業的發展,形成了第二次工業革命。與此同時,內燃機也改變了人類幾千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成為改變世界的原動力。
據預測,2008年全球內燃機總產量將達到2億臺左右。隨著科技的迅速進步和對環保要求的不斷加嚴,現代內燃機已發展成為集成電子控制、催化凈化、新型材料等高新技術的技術密集型產品。
在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生活方便并支持著全球工業發展的同時,作為能耗與排污大戶,內燃機的污染與能耗也引起人們的關注。據統計,2007年我國內燃機所消耗的燃油約為2億噸,在當年3.46億噸全國原油消耗總量中所占比例接近60%;同時,我國大城市有80%以上的一氧化碳、40%以上的氮氧化物和20%~30%的顆粒物來自內燃機驅動的機動車。
為了提升我國內燃機產品水平,國家相關主管部門出臺了多項控制機動車排放污染和燃料消耗量限值的標準和法規。近幾年,我國車用內燃機行業圍繞環保、節能、輕量化及引進新車型、新機型的國產化,進行了全方位的研究與開發。隨著2007年以來各種車型陸續在全國執行國三排放標準(其中,2008年3月北京在全國率先實行了國四排放標準),促進了各內燃機生產企業對世界先進技術的吸收消化,紛紛開發出了符合國三、國四排放標準的新機型。
目前,在柴油機技術中,高壓共軌、電控單體泵、多氣門、廢氣再循環、可變幾何截面增壓等技術在我國都得到了應用。隨著國三排放標準在全國的普遍實施,我國一些主要的柴油機企業都推出了符合國三標準的柴油機型,有的企業還開發出滿足國四排放要求的機型。
車用汽油機方面,多氣門、雙頂置凸輪軸、增壓中冷、可變進氣管長度、雙火花塞點火的產品與技術在國內引進產品中已得到普遍采用,帶可變氣門正時技術的機型也越來越多。可喜的是,自主品牌的汽油機也使用了諸多先進技術,如渦輪增壓技術、可變氣門正時技術等。
此外,車用發動機的陶瓷絕熱技術、停缸技術、智能氣門、可變壓縮比等先進技術,已引起國內一些企業和部分科研院所的關注,有的已投入開發研究。一些具有模塊化功能的創新型的內燃機配附件及新型材料的研究與開發,各個相關企業及科研院所也在積極研究與開發之中。
盡管到目前為止作為柴油機核心技術的電控共軌噴射裝置等大多仍然為國外跨國公司所控制,國內企業在開發新產品時,也主要還是依靠AVL、FEV、里卡多等國外技術公司,但國內一些企業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控單體(組合)泵、共軌泵等產品,以及國內自主品牌企業越來越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新產品開發,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內燃機工業持續發展的曙光。
據專家預測,在今后可以預見到的一段時間內,汽車仍將會以傳統的汽油、柴油燃料為主,但天然氣、壓縮天然氣、液化石油氣、乙醇、甲醇、二甲醚、混合動力、純電動、太陽能、氫燃料、生物質燃料、燃料電池等新能源動力中的大部分會有很大的進展,并且會逐漸實現工業化生產。
與會代表在發言中指出,中國內燃機百年的發展歷史,在一定程度上濃縮了中國近現代工業發展的歷史。它反映了中國制造業尤其是中國近代裝備制造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依附到自主的發展歷程。在當前世界制造業正在向中國轉移的大勢下,內燃機工業如何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加快培養自主創新能力,將中國由一個內燃機生產、消費大國變為制造強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中國內燃機工業全行業的重要責任與使命。通過不斷的創新,進一步增強能效、減少排放,中國內燃機工業才能走上持續健康發展的道路,中國內燃機工業也才能繼續創造新的百年輝煌。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陳華出任康明斯中國供應鏈、質量和信息技術執行總監[09-26]
- 成都客車森鵬電子共攜手 繪制海外綠色交通新篇章[09-26]
- 逐鹿歐美市場 精進電動耀動2024漢諾威商用車展[09-26]
- 玉柴參加“與中國駐東盟經商參贊面對面”交流會[09-26]
- 北京祥龍公司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09-26]
- 媒體關注:從未勢能源看中國氫能企業的全球化之路[09-25]
- 盡顯“全天候”品質 歐輝BJ6105確實有點大不同 [09-25]
- 森鵬出海 領航商用車數智化轉型[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