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眼“綠色” 博世加快本地化進程
10月13日,博世集團董事長弗朗茨·菲潤巴赫在北京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布:2008年,博世在中國的銷售額有望達到約23億歐元(約25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0%,這將是博世連續第四年在中國取得如此的大幅增長。
目前,博世已經在中國打下了進一步發展的堅實基礎。截至2007年,集團已經在中國投資了約10億歐元,并計劃于2008年至2010年期間增加投資8.5億歐元。菲潤巴赫先生表示:“我們一直致力于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部分,如今的博世中國可謂是一家真正的中國公司,這是過去任何時候都無法比擬的。”
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總裁彭德園表示,在美國經濟危機帶來的影響橫掃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時,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對于博世這樣的外國零部件商而言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
“綠色供應”挑戰
如今,環保問題已成為汽車工業中最引人注目的熱點之一,這意味著零部件供應商必須耗巨資開發先進的電池、輕型材料和其他對環境有利的汽車零部件,只有這樣才能適應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
對于這個問題,博世集團董事長弗朗茨·菲潤巴赫指出,博世在中國的投資重點就是發展節能、清潔和綠色的駕駛解決方案。
據介紹,博世集團將在未來3年內向柴油共軌系統投資約2億歐元。作為該高壓直噴技術的倡導者,博世和無錫威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長期共贏的伙伴關系。
目前,旨在配合將于2010年實施的國家四號排放標準的新的匹配項目已經啟動。
“柴油共軌系統的擴大生產和廣泛使用將有助于減少排放,從而為中國汽車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做出貢獻。” 菲潤巴赫說。
除了大力發展柴油共軌技術,博世還通過其合資公司——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發展汽油直噴技術。同時研制的自動變速器控制部件、起動/停止系統及應用于兩輪車的發動機管理系統也將有助于降低油耗并減少排放。
據了解,博世集團可再生資源方面的銷售額達10億歐元,預計未來這一數字還將繼續上升。集團每年有超過40%的研發經費用于清潔和節能產品的開發。同時,博世還積極投身于地熱和太陽能技術的開發以及太陽能電池的生產。
在“綠色供應”問題上,博世給人的感覺一直是得心應手。菲潤巴赫指出,這與博世集團始終堅持創新、不斷注入新鮮血液的做法密不可分。在中國,菲潤巴赫認為,只要配合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博世集團以資源節約和能源效益為重點的創新一定會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博世不僅積極提供更清潔的駕駛解決方案,同時也致力于汽車安全技術的不斷提升。為了增強中國車輛的行駛安全性,博世擴大了其在蘇州的防抱死制動系統(ABS)和電子穩定程序(ESP)的生產。電子穩定程序是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的有效工具,它的廣泛使用將有助于中國實現在2010年將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比2005年減少20000人的目標。
為了更好地測試防抱死制動系統和電子穩定程序在極端條件下的應用,博世在內蒙古牙克石建造了汽車測試技術中心。目前,該測試中心已經為15 家汽車企業的22個項目提供了測試服務。
持續本地化進程
近年來,為了降低成本,占領市場,許多跨國零部件商都開始轉向國際化發展。歐洲的汽車零部件商紛紛向海外投資,進行國際化生產;北美汽車零部件廠家則紛紛投資歐洲,意欲搶占迅速崛起的東歐市場;日本汽車零部件企業也積極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自己的分支生產機構。
在這當中,新興的亞太市場自然成為各大跨國零部件商競爭的焦點,中國更是其必爭之地。
就目前來看,以博世、德爾福、偉世通為代表的世界排位前20位的著名跨國零部件巨頭幾乎都已在北京或上海設立辦事處或投資控股機構,通過研發和生產的持續本地化,系統地降低成本。
到目前為止,中國市場上實力最強的汽車零部件集團當屬德爾福公司,德爾福已在中國建立了15家合資企業,生產制造100多種汽車零部件和系統。
據了解,博世集團將進一步擴大其在無錫的產能。針對柴油汽車的國家三號排放標準,尤其需要控制低油耗,只有在電控噴射系統下才能實現。為支持該排放標準,無錫生產基地的柴油共軌系統產量預計將從去年的10萬臺增加到2010年的140萬臺。
2009年年底,無錫基地的員工數量將在2008年的基礎上增加一倍,增至3900名;技術中心也將新增約100名工程師。
2008年,博世集團全球銷售額預計將達到約470億歐元。
據菲潤巴赫介紹,盡管亞太區強勁的發展勢頭無法完全抵消匯率因素和經濟減速帶來的負面影響,集團的銷售額仍然取得了小幅增長。
到2009年年初,博世在全球的員工將增加到約290000名,其中亞太區員工60000名。2008年亞太區銷售以當地貨幣計算預計增長約14%。
目前,該地區業務約占博世全球業務的16%,預計到2015年將增加到25%。中國作為亞太區市場的典型,將成為博世集團在亞太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陳華出任康明斯中國供應鏈、質量和信息技術執行總監[09-26]
- 成都客車森鵬電子共攜手 繪制海外綠色交通新篇章[09-26]
- 逐鹿歐美市場 精進電動耀動2024漢諾威商用車展[09-26]
- 玉柴參加“與中國駐東盟經商參贊面對面”交流會[09-26]
- 北京祥龍公司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09-26]
- 媒體關注:從未勢能源看中國氫能企業的全球化之路[09-25]
- 盡顯“全天候”品質 歐輝BJ6105確實有點大不同 [09-25]
- 森鵬出海 領航商用車數智化轉型[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