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汽配航母 上海巴士股份華麗轉身
前不久,上海巴士股份重組方案終于塵埃落定,上汽集團的零部件資產將借殼巴士股份實現整體上市,國內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也由此產生。
告別公交客運
巴士股份是由原上海市公交總公司等14家單位聯合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營業務公交客運具有公益性質,其主要的利潤來源來自政府貼補。按目前的發展趨勢,不適宜按照上市公司市場化的原則運營。此外,受上海市限制出租車投放量、油價上漲等因素影響,公司2005年、2006年以及2007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每股收益分別為0.12元、0.10元、0.06元,呈逐年下降趨勢。
面對主營業務利潤不斷下降的困境,巴士股份決定與上汽集團聯姻,通過資產重組,退出具有公益性質的公交客運等業務,并對公司主營業務進行整體轉型。 8月14日,巴士股份對市場公告了《重大資產出售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報告書》,宣告了備受市場關注的巴士股份重組預案逾一個月后終于落槌定案。根據巴士股份披露的重組報告書顯示,重組方案共分三步:其一,久事公司、交投集團以及申能集團將所持巴士股份30.003%股權全部無償劃轉給上汽集團;其二,巴士股份將所持有的除民生銀行(4.70,0.39,9.05%,吧)及興業證券股權(母公司持有)以外的所有資產和負債出售給久事公司,出售資產按資產評估值作價約24.54億元;其三,巴士股份向上汽集團發行股份,購買上汽集團所擁有的獨立供應汽車零部件業務相關的資產及負債,計劃發行股份總額為11.11億股,發行價格為7.67元/股,購買資產按資產評估值作價約85.19億元。
退出具有公益性質的公交客運等業務,轉身汽車零部件,這對企業來說是一次大的機遇。巴士股份似乎是柳暗花明、走出困境了。
打造中國“德爾福”
據悉,這次巴士股份購買的上汽集團資產中的核心公司是延鋒偉世通、小糸車燈、上海納鐵福、三電貝洱和法雷奧電器,它們主營業務分別是汽車內外飾件、車燈、傳動軸、空調壓縮機、發電機等領域,并在所處領域中居龍頭地位。重組完成后,巴士股份將擁有三大板塊汽車零部件業務?內外飾件、功能性總成件和熱加工),以這次置換的資產來講,無論是盈利能力還是市場發展前景都要優于原有資產。
按本次發行后總股本及公司模擬備考合并財務報表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計算,2007年度、2008年1-5月,公司每股收益分別為0.45元、0.24元,較交易前分別增長162%、699%,凈資產收益率則分別增長72%、297%,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將大大增強。公司零部件企業2007 年合計銷售收入280億元,成為中國A股市場規模最大的獨立供應汽車零部件上市公司。上市后,公司無論是在銷售收入還是凈利潤上都位居上市汽車零部件公司中第一位。
業界人士分析,巴士股份在資產注入后,在世界500強企業上汽集團的支持下,將按照“中性化、零級化、國際化”發展戰略,不斷提高零部件研發水平,形成精益高效的零部件制造體系,以國內市場為主導,鞏固與發展乘用車配套業務,積極拓展商用車零部件市場,建立并完善具有核心競爭能力和國際經營能力的汽車零部件供應體系,成為融入全球零部件產業鏈的零部件供應商。巴士股份將受之無愧地成為中國的“德爾福”,未來的成長值得期待。
解讀“蟻象之爭”
自從巴士股份的重組預案一公布,市場就發生了“蟻象之爭”,市場投資者展開激烈爭論,甚至有諸多中小投資者聯名反對,在網絡上倡議股東大會一致投反對票。
9月1日,巴士股份重組方案獲高票通過,兩日后拿到上海國資委批文。“下面就是報證監會了,正常程序要走3個月左右。也不排除特批的可能性,畢竟上家和下家都是國資的嘛。”一位消息人士如是說。
雖然這份“股權無償劃轉+資產出售+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一攬子方案未獲現場投票的小股東認同,但“蟻象之爭”最終以國資委大獲全勝而告終。巴士股份重組雖然獲批,但深層次矛盾卻逐漸浮現,其主要矛盾集中在巴士股份出售的資產評估價格過低、而擬購買資產估值過高;巴士轉型成為汽車零部件企業后,與上汽旗下其他零部件企業存在同業競爭等問題。
對此,機構們持有不同觀點:認為定價沒有問題。巴士股份董事長洪任初則表示:公司聘請機構的評估方法符合國家規定,整個程序也合規。評估時按成本法計是24.5億元,收益法是18.9億,取其高值;購進的資產同樣采取這兩個方法,而公司取其低的數字85.19億元,盡量保護股東權益。
對于擔心轉型零部件業務后的巴士股份,與上汽南汽合作后剛剛誕生的東華公司形成嚴重同業競爭的問題,相關人士表示,東華公司零部件資產目前不會放入巴士股份,所以不存在同業競爭問題。相反,由于上汽是國內最大的汽車集團,具備成熟的合資公司運營經驗;公司零部件業務已經形成全國布局,具備中性化發展基礎;上汽零部件具備較強盈利能力更是保證巴士股份未來發展的強心劑。
而對于上汽而言,入主巴士股份,再加上原來旗下的上海汽車(5.88,0.19,3.34%,吧)(600104)、上柴股份(7.92,0.02,0.25%,吧)(600841),上汽集團一系列資本運作后已擁有3家上市公司,等于跨上“三駕馬車”,這無疑使其成為上海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的排頭兵。作為上海產業發展重點支持的產業,汽車對上海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對上汽和巴士來說,這應是雙贏之舉,也只有在政府的推動下才能順利完成。”一位行業人士如是表示。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陳華出任康明斯中國供應鏈、質量和信息技術執行總監[09-26]
- 成都客車森鵬電子共攜手 繪制海外綠色交通新篇章[09-26]
- 逐鹿歐美市場 精進電動耀動2024漢諾威商用車展[09-26]
- 玉柴參加“與中國駐東盟經商參贊面對面”交流會[09-26]
- 北京祥龍公司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09-26]
- 媒體關注:從未勢能源看中國氫能企業的全球化之路[09-25]
- 盡顯“全天候”品質 歐輝BJ6105確實有點大不同 [09-25]
- 森鵬出海 領航商用車數智化轉型[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