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車企轉嫁壓力 考驗零部件商能力
隨著成本的上升,汽車企業正在轉嫁成本。
上海一家國際整車合資公司的采購經理聲稱,“如果每臺成本不能再降下500美元,我們的新車上市就是虧本賣。”
2008年是中國制造業相當困難的一年,最主要的原因是制造成本上升過快,其中原材料的成本上升最為顯著。因為在上游原材料價格上升無法抗拒的同時,下游的整車的售價不但不能有所提升,反而因為激烈的競爭價格有所下降,作為兩頭受擠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商來講,更是備受煎熬。
由于絕大多數汽車企業直接采購成本占其總成本的70%以上,因此,供應商也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成本壓力。
而蓋世汽車網總裁陳文凱透露,其一個小規模調查報告顯示,80%的汽車企業包括整車廠和一級零部件生產商,降低成本主要從零部件供應商入手。方式包括更換供應商及與供應商一起協作。
簡單更換供應商來降成本在整車廠這個層面發生的比例越來越小,因為現在絕大多數整車廠的供應體系都已經比較穩固,更換供應商可能會降一些成本,卻帶來質量、技術開發、物流供應等其它方面的風險。“整車廠對供應商的更換率5%到20%不等,視不同的車系和廠齡的主機廠而異,”陳文凱說,“而一級零部件生產商則相對大一些,在5%到40%不等。”陳發現,跨國零部件公司中國工廠國產化的力度有加大的趨勢,最近通過其采購平臺發布尋找中國本土供應商的數量明顯增加,“尋找本土供應商也就是在更換供應商。”
相比起更換供應商,與供應商一起協作來降成本,是各方都希望大力推進的方法。據介紹,主要可分為兩大種類型,一種為壓力轉移脅迫法;另一類是支持指導法。壓力轉移脅迫法比較容易操作,也是最常用的辦法,比如要求供應商必須想辦法降價多少百分比,否則就更換供應商或拖延支付前期的貨款。
對供應商支持指導法主要體現在,主機廠或一級零部件生產商與他們的供應商一起來研究方法,比如在技術協作上、物流協作上來想辦法降低協作中的浪費以降低供應鏈的總成本。“能用這種方法的采購方并不多,一方面是很多采購方并沒有這種能力,另一方面很多采購方也沒有這方面的預算和精力;另外,也有很多采購方并不強化這種理念,畢竟供應商常常不僅供應一家客戶,幫供應商提升能力的采購方,會考慮到其收益不見得最大。”陳文凱說。
整個汽車企業的降成本總結起來有三大類方法,即技術類、供應商協作類和規模類。其中技術類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方法,但僅有為數不多的中國供應商擁有這種通過技術降低成本的能力,采購商也在為此苦苦尋覓。技術降成本的另一大法寶是改變零部件的設計。陳文凱表示,汽車里有些零部件設計過于復雜,“就好比有些手機一樣,弄了一大堆的功能沒有幾個人會用。”改變零部件的設計實際上是消除設計中的浪費。不過,陳認為,能采用這種方法的,只有那些技術實力強的整車廠和同步開發能力強的一級零部件供應商。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陳華出任康明斯中國供應鏈、質量和信息技術執行總監[09-26]
- 成都客車森鵬電子共攜手 繪制海外綠色交通新篇章[09-26]
- 逐鹿歐美市場 精進電動耀動2024漢諾威商用車展[09-26]
- 玉柴參加“與中國駐東盟經商參贊面對面”交流會[09-26]
- 北京祥龍公司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09-26]
- 媒體關注:從未勢能源看中國氫能企業的全球化之路[09-25]
- 盡顯“全天候”品質 歐輝BJ6105確實有點大不同 [09-25]
- 森鵬出海 領航商用車數智化轉型[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