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當自強 潤滑油自主品牌路漫漫亦是大勢所趨
市場孕育國產潤滑油機會與挑戰并存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騰飛,中國的重工業和汽車工業也如日中天,潤滑油作為汽車后市場的易耗品潛力更是不可估量,目前,中國是世界第三大潤滑油消費國,年需求量近400萬噸。僅2003年,中國潤滑油消費量就達400萬噸,銷售收入超過300億人民幣,首次超過俄羅斯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潤滑油消費國。中國車用潤滑油需求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
自1992年中國的潤滑油市場放開以來,國際著名的跨國石油公司,殼牌、美孚、埃索等就對中國的潤滑油市場進行了理性分析,合理配置其全球性戰略資源,利用先進的營銷理念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以其高質量的油品、精美的包裝設計、完善的售后服務,向中國潤滑油市場大舉進攻,使國內潤滑油市場產生了“強烈地震”。經過多年的競爭,格局基本已定。我國高端車用潤滑油市場大部分被這些國外知名品牌占據,國內企業主要占領中檔油品市場,大多數地方和民營企業依靠中、低檔油品市場得以生存。
實力雄厚的國外品牌先于國產品牌在中國的國土展開了激烈競爭,不僅是為了擴大各品牌潤滑油的市場份額,而且是為了通過潤滑油擴大其在中國的品牌影響力、企業知名度,為下一步全面進軍中國成品油市場做前期準備,當然這些成功的營銷運作后面帶來的是巨大的商業利潤。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的品牌是怎么做的呢?
這些覺醒的品牌中我們當然先要提統一,他先于長城昆侖這些國字號品牌進行品牌塑造,進行了一系列成功的品牌營銷運作,這些貌似冒險而又成功的營銷運作使統一的銷量幾乎呈幾何數字攀升,其銷量曾一度占到中國潤滑油行業銷量的60%以上,與中石油中石化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統一的這些動作和國際品牌的區大市場份額,刺激了國內的一些品牌,這當然包括中石化和中石油這兩大壟斷企業,他們開始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這期間他們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情:統一品牌形象,進行統一宣傳,為此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資源組合和調整,在整合了各自為政的品牌后形成統一的品牌形象,也就是現在的長城和昆侖這兩大品牌;
第二件事情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統一之死”,國際品牌動不了,就先拿統一開刀,只要切斷你的上游資源你不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嗎?在潤滑油行業“三大巨頭”當中,統一潤滑油是唯一的民營企業。由于出身卑微,缺乏貴族血統,統一潤滑油在基礎油等原料以及運作資金方面都存在先天不足,不得不受制于另外兩大“恐龍”。在這種情況下,統一潤滑油兩面受敵,“低端產品價格不低,高端產品的賣不上價”。經過長期的“工作“,終于把統一逼到不得不“外嫁”殼牌,結果殼牌不費吹灰之力就拿到了中國與長城昆侖之外最大的銷售網絡。
第三件事:繼續推行低價策略,尤以昆侖為代表,作為中國潤滑油行業名副其實的“恐龍”,昆侖潤滑油利用其得天獨厚的基礎油資源優勢,繼續推行潤滑油產品“低成本”導向型戰略,向中國潤滑油市場繼續發力。在推行潤滑油產品低價戰略的同時,昆侖也在推行基礎油高價策略,利用自己在基礎油方面的絕對壟斷地位來提高中小潤滑油企業的上游原料成本。在昆侖潤滑油“低端產品低價化”和“基礎油高價化”雙重戰略的配合下,昆侖有意將包括“長城”和“統一”在內的廣大競爭對手逐出潤滑油產品低端市場,最大限度地積壓他們的“油水”,志在將低檔潤滑油市場盡收囊中,稱雄中國。
當假洋鬼子成為一種時尚
假洋鬼子,中國潤滑油市場最普遍甚至可以說最泛濫的現象,也最具中國行業“特色”的,做洋品牌,也就是我們行內人講的“假洋鬼子”,注冊一個類似或是純粹就在國外注冊一個外國名稱,然后殺回中國,進行大肆的宣傳報道,這些企業可能就有幾個儲油罐,十幾個工人也就開工了,但油的質量我們實在不敢恭維,某某國際石油公司之類的等等花樣百出,這些在國內知名網站已經有所報道,比如“歐典”,在這里就不一一鰲述了。
這些其實是做投機的品牌在中國已經流行了十幾年,且一直“暢銷不衰”,“洋品牌”層出不窮,而潤滑油企業也在樂此不疲,其原因其實最基本的就是利益驅使,因為一旦貼了洋品牌,就可以賣高價,就有高額的利潤回報,也可以避免中石油中石化的打壓,中國人一直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崇洋媚外”,認為洋品牌就是好,我有時真為這些可憐又可恨的消費者們捏一把汗—那些高檔車加了這些甚至連國標都達不到的油會有什么結果,同時也為這些做洋牌子企業的無恥而感到悲哀!
純粹低檔產品,這些我們可以稱其為“真小人”,就是非標油,賣的就是低檔,就是便宜!你說我的油假冒,是的沒問題我們的油假冒但不偽劣,放心不會出問題!這些油尤以北京河北山東這一帶居多,且都沒有品牌,這種現象居多。
自主品牌路漫漫卻也是大勢所趨
在這些浮躁的品牌興風作浪的同時,國內的一些品牌也已阿雛形初現,像南京的龍蟠,無錫的路路達,西安石油大學的佳潤等,這些品牌從一開始上市,就在為自己的長遠品牌塑造作鋪墊,不是鼠目寸光的急功近利,而是積極地打造自己的專業服務網絡,不僅有效地拓展了自己的品牌影響力,而且這些油品在市面上一直為用戶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務。在產品質量方面,一些著名的潤滑油制造商也已經在中國市場上推出APISMCI-4級別的機油。這些產品給發動機的工作性能、燃油經濟性以及環保方面帶來的好處是以往使用的產品無可比擬的,這些企業是我們應該為之搖旗吶喊的榜樣,中國4000多家的潤滑油企業中包括中石油中石化昆侖在內,沒有一家是專業做潤滑油的企業,而隨著潤滑油的發展,行業里越來越需要做民族自主品牌的專業化企業,相信有一天這些企業中會有像中國奇瑞、海爾、蒙牛、阿里巴巴一樣的行業“巨無霸”出現。
我們應該看到:中國汽車后市場特別是潤滑油市場已經有一定的規模,但行業的主要問題是知名品牌不多,產品知名度不高,由于缺乏相應的國家標準,市場上假冒偽劣產品橫行;同時行業專業化程度不高,人才已經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這直接影響產品創新程度,使得產品同質化嚴重。這些都為企業的專業化提出了高要求。
據專業的行業分析,世界經濟的增長將繼續提高潤滑油消費量,但最快速的增長將會在發展中國家,如中國、印度和巴西會是高增長的區域。機動車、船只和制造業的迅速增長將會在工業化經濟方面保持潤滑油消費量的增加。
現代市場競爭已進入品牌競爭時代,國外潤滑油占領我國市場,主要依靠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在規模、資金、技術、營銷網絡等優勢的依托下,以較好的售后服務,名目繁多的促銷手段,聲勢浩大的廣告攻勢,頻頻向中國市場進攻。
所以,中國潤滑油行業應該覺醒了!國貨當自強,行業呼喚民族品牌出現,內訌的時代過去了,反擊的時候到了,精誠合作,資源共享的時代即將來臨,都說十年一個輪回,學洋造假的時代已經過去,中國的,民族的,世界的國產潤滑油品牌必將出現!民族的潤滑油品牌必將在世界潤滑油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陳華出任康明斯中國供應鏈、質量和信息技術執行總監[09-26]
- 成都客車森鵬電子共攜手 繪制海外綠色交通新篇章[09-26]
- 逐鹿歐美市場 精進電動耀動2024漢諾威商用車展[09-26]
- 玉柴參加“與中國駐東盟經商參贊面對面”交流會[09-26]
- 北京祥龍公司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09-26]
- 媒體關注:從未勢能源看中國氫能企業的全球化之路[09-25]
- 盡顯“全天候”品質 歐輝BJ6105確實有點大不同 [09-25]
- 森鵬出海 領航商用車數智化轉型[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