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陸將成為汽車產業的IBM?
2008年7月8日,德國大陸在華的又一處獨資工廠——大陸汽車系統(常熟)有限公司在常熟東南經濟開發區落成開業,該處工廠的首批液壓制動系統(HBS)產品將出口日韓,未來半數產出將支持周邊亞太市場。
大陸常熟工廠可謂是這個全球第二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僅次于博世)在華的一次大手筆運作:投資約6億人民幣,占地7.3萬平米,該廠是大陸集團全球第一家能夠從同一地點提供所有液壓制動產品和工藝的工廠,也將提供針對中國本土和其它新興市場的新技術和新產品方面的支持,根據規劃,該廠年產能在2011年將達到500萬個制動鉗和240個總缸助力器。
按照波士頓咨詢公司就國際汽車產業巨頭在華的跨國采購行為進行的專門報告,大陸集團可歸類到第三向第四階段過渡的階段——所謂第三階段即完全把中國納入全球采購鏈中,要求中國供應商具備同步開發和與跨國采購商順利對接的能力,把在華的研發納入其最初設計開發環節;第四階段即中國成為重要的供應庫(supply base),企業的全球采購鏈重心發生轉移,舉個跨行業的例子——IBM把全球采購中心搬到深圳,CPO(首席采購官)等關鍵職能人員也移師中國,中國成為該公司產品開發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陸在向第四階段過渡的過程中可謂用縝密心思“下棋”。
(1)事實上大陸在1994年與上汽合資成立了上海汽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以對半持股方式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其產品涉及液壓制動系統和電子制動系統的多種產品,該廠HBS產品的本土化率已經超過80%。而大陸常熟工廠的定位則不會危及上海的合資廠。常熟工廠定位是支持全亞洲市場,2014年將有半數產出出口到日本韓國市場,產品除針對中國本土市場,還將側重亞太地區其它新興市場。
(2)大陸在日本也有HBS工廠,而此次開業典禮上大陸邀請了來自馬自達、三菱等重要日本整車廠客戶的代表,就是為讓他們確認,今后供貨從日本工廠轉移到常熟工廠不會影響品質,還會幫他們降成本。這也體現了大陸在2006年將亞太總部從東京搬到上海后以中國為重心、整合亞太業務的趨勢。
(3)大陸選址常熟,迎合了常熟的產業轉型的需要,常熟紡織服裝、玩具產業出口遭逆勢,中小企業密集但缺乏領頭大型企業,但常熟的通用零部件產業發達,地理位置優越,大陸一年前在常熟東南開發區奠基,今年如期開業,除大陸積極籌備外,也不能不得益于當地政府的支持。據悉,大陸旗下康迪泰克明年還將在常熟落成一座新廠。
(4)大陸不斷向中國市場滲透,近兩年頻頻收購整合,現已全面將西門子偉迪歐在華的業務納入旗下。不斷招兵買馬,就是為了在中國整車企業壯大、進入歐美市場之前就搶占先機,進而奠定其在全球的領先位置。
大陸集團亞洲區總裁蔣孔克曾預測,到2012年全球每2輛新車中的1輛將產自亞洲,而亞洲市場的增長力量將主要來自中國,這位曾在克萊斯勒、三菱汽車、福特(后該部門組建為偉世通)、普華永道金融咨詢集團供職過的汽車產業領袖,對亞太乃至中國市場有著深刻的理解,他的雄偉目標是——到2015年,亞洲地區將貢獻大陸集團全球銷售額的20%-25%。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陳華出任康明斯中國供應鏈、質量和信息技術執行總監[09-26]
- 成都客車森鵬電子共攜手 繪制海外綠色交通新篇章[09-26]
- 逐鹿歐美市場 精進電動耀動2024漢諾威商用車展[09-26]
- 玉柴參加“與中國駐東盟經商參贊面對面”交流會[09-26]
- 北京祥龍公司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09-26]
- 媒體關注:從未勢能源看中國氫能企業的全球化之路[09-25]
- 盡顯“全天候”品質 歐輝BJ6105確實有點大不同 [09-25]
- 森鵬出海 領航商用車數智化轉型[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