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6大品牌公布 輪胎自主品牌為何失語
日前,為了扶持輪胎產業自主創新,打響國產品牌,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特別向社會推薦了六大品牌產品。
“國內外品牌輪胎的質量不相上下,品牌影響力卻是天壤之別,因此,外資輪胎企業才迅速占據了中國乘用車輪胎市場70%的份額,”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鞠洪振頗為感慨。
內資現狀堪憂――有廠無牌,有牌不硬,兩極分化嚴重
近年來,我國輪胎產業得到快速發展,2006年,我國輪胎產量已達到2.8億條,銷售額達1235億元以上。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輪胎生產國以及全球增長最快的輪胎市場,市場規模占世界輪胎市場份額的18%。
然而,快速增長也使我國輪胎產業陷入“兩極分化”的格局,即少數大企業與多數小企業的貧富差距懸殊、規模差距懸殊、技術差距懸殊。大量小企業采取低價出口、降價競銷的策略,使中國輪胎業很快淪為國際貿易中遭受反傾銷頻率最高、次數最多的行業之一,同時也嚴重沖擊了國內輪胎市場的正常發展。
“全國有600多家輪胎企業,山東就占了500多家。很多企業連商標都沒有注冊,輪胎外面做得漂亮,但是里面不行。”一位業內人士介紹說,小企業技術裝備差、產品質量低,但由于得到地方保護主義的扶持,其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均偏低,使得國內輪胎產能過剩達40%左右,輪胎質量的抽檢合格率僅為85%。
乘用車輪胎主要由斜膠胎和子午線輪胎組成,子午化率成為衡量輪胎產業是否發達的重要標志。與傳統的斜膠胎相比,子午胎的性能更好,利潤空間也更大,目前,我國輪胎子午化率已達70%,但是,市場卻多被外資企業占領。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子午胎產量為1.8億條,半鋼子午胎產量達1.4億條,其中外資企業所占比率為76%;全鋼子午胎3850萬條,外資企業所占比率為26%,但其增長率高達50%以上。
“國內原配胎市場幾乎是外資品牌的天下,日韓汽車廠家選擇日韓系的輪胎,歐美汽車廠家選擇美歐品牌,合資企業轎車子午胎的采購權也不在中國人手上。”鞠洪振說,“好馬配好鞍,身價才能倍增,用戶買得起名車,當然要配名胎。可是,長期以來,我們的輪胎產業是有廠無牌,有牌不硬,也難怪人家排斥中國貨。”
外資大舉攻城――紛紛鎖定中國市場占有率第一的目標
“跨國公司品牌硬、資金雄厚、宣傳手段高明,不僅享受稅收等優惠政策,還有發達的銷售網絡,其終端銷售點是我們的好幾倍。”鞠洪振說,“我們過去在計劃經濟里,輪胎是戰略物資,哪里需要宣傳,也沒搞過售后服務,更別提品牌意識了。”據介紹,全球輪胎10強已全部來華,2006年外資在華輪胎企業有19家36個廠,其半鋼子午胎的產量占全國產量的76%,出口量不到一半,可見,外資在半鋼子午胎方面占優勢明顯,而且出口量較小,有些企業基本不出口,完全在華銷售。
據華南輪胎總經理鄒勇智介紹,目前國內乘用子午線輪胎行業分三個梯隊。第一集團軍有三大輪胎巨頭,米其林、固特異及普利司通,幾乎壟斷高端市場。第二集團軍主要是日韓品牌,市場份額也在增大。“國產品牌屬于第三集團軍。大型國產品牌的水平還是不錯的,介于第二集團軍和第三集團軍之間。”
華南輪胎“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尷尬可以看作是我國內資輪胎大企業的一個縮影。華南輪胎出品的萬力牌是此次橡膠工業協會推薦的六大品牌之一,可是其70%以上的產品出口海外市場,國內市場的占有量并不高。這六大品牌的乘用子午胎總產量和國內市場占有率也僅占到全行業的25%,而韓國韓泰輪胎一家的市場占有率就幾乎達到這個水平。
實際上,外資企業在華業務的擴展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普利司通形成了由中國總部、4家生產基地、1處培訓中心和2處研發機構組成的集產、售、研于一體的完整經營體系。韓泰輪胎目前在國內轎車輪胎市場占有率高居第一,客戶涵蓋了國內的低中高端整車,并表示還將開設300多家直營店和加盟店。米其林輪胎人的廣告與公益宣傳更是鋪天蓋地,其不僅繼續保持高端轎車市場的優勢,而且還大舉進軍公共交通領域,目前在北京公交輪胎中占有率達25%。與此同時,普利斯通、韓泰、錦湖、佳通等企業紛紛表示,將鎖定中國市場占有率第一的目標,即超過20%,而目標一旦變為現實,就意味著四大外資就將瓜分80%的中國市場。
產業如何升級――形成中國自主品牌,創中國名牌
在這個全球增長最快的輪胎市場上,中國輪胎失語了。如果說,輪胎是汽車的跑鞋,那么,如何才能讓中外轎車都“穿上”中國鞋呢?
鞠洪振認為,要打破中國輪胎產業的發展瓶頸,從宏觀上講,首先要制定產業政策,制定輪胎質量、安全、環保、節能、原材料消耗方面的強制性技術規范,建立統一的企業和產品準入管理制度,對內資、中外合資和外商獨資企業新建或擴建輪胎項目實行備案及核準制度,提高準入門檻;其次要扶優扶強,在政策和資金上著重扶持大企業的成長,支持輪胎企業向集團化發展,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第三是要建立新型的產學研機制,培育公共性質的為產業服務的研發中心,讓企業從競爭走向競合。
“國家的支持主要是產業政策,目前輪胎產業的國家標準是所有企業都能通過的最低標準,只有產業標準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科技含量才能提升,這有利于產業的自主創新和健康持續發展。”鞠洪振說,“而企業自己要做的就是自主創新,優化管理,建立和完善銷售網絡,形成中國自主品牌,創中國名牌,打造能與國際品牌形成競爭的自主輪胎品牌。這是個難題,但是與跨國公司搶地盤,酒好最怕巷子深啊,這正是我們推薦六大品牌的原因。”
或許在中國已經有所斬獲的外國同行可以給我們一些借鑒。韓泰輪胎首席執行官曹忠煥表示,“輪胎工業在2007年將處于一個十字路口,隨著BRIC(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市場出現的大規模增長,準備充分且具有競爭力的輪胎生產商將獲得巨大的市場契機。只有那些注重品牌價值和品牌差異、具有創新技術并且擁有全球性管理機構的生產商才能獲得成功。”
預計2010年中國輪胎需求量約3億條,其中子午胎2.1億條。面對這塊巨大的蛋糕,中國輪胎業應當大有可為。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陳華出任康明斯中國供應鏈、質量和信息技術執行總監[09-26]
- 成都客車森鵬電子共攜手 繪制海外綠色交通新篇章[09-26]
- 逐鹿歐美市場 精進電動耀動2024漢諾威商用車展[09-26]
- 玉柴參加“與中國駐東盟經商參贊面對面”交流會[09-26]
- 北京祥龍公司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09-26]
- 媒體關注:從未勢能源看中國氫能企業的全球化之路[09-25]
- 盡顯“全天候”品質 歐輝BJ6105確實有點大不同 [09-25]
- 森鵬出海 領航商用車數智化轉型[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