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宇通客車和古巴政府簽署了7500輛客車出口框架協議,金額超過10億美元。宇通集團總裁集湯玉祥表示,預計全年客車出口將達10000輛左右。
與此同時,青年汽車集團也實現了外貿出口零的突破。在該公司2006年商務年會上,沙特穆罕默德那吉摩托公司向其伸出橄欖枝。經過雙方多次磋商洽談,最終決定首批購買50輛單價150萬元的青年牌尼奧普蘭豪華客車,5月9日下午,首批價值600多萬元的4輛青年牌尼奧普蘭豪華大客車已經運往沙特。此外還與埃及、蘇丹、阿聯酋的客戶正在洽談中。 金龍客車日前也高調宣布了其出口戰略,稱今年將是其推進海外市場戰略的重要一年。大金龍公司總經理助理張萬益表示,2006年大金龍將出口1000輛客車,主要市場仍是中東地區。大金龍將加速海外營銷、服務通路和海外營業機制的建立,確立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優勢。而此前,蘇州金龍已和敘利亞簽訂了600臺客車出口合同。 4月,福田汽車與泰國政府交通部代表團簽訂了3000輛福田歐V客車的采購協議,其中包括1000臺CNG8M城市客車和2000臺CNG自動檔空調12M城市客車。 面對愈演愈烈的客車出口旋風,業內專家認為不能盲目樂觀。因為從汽車出口結構上看,還存在不少問題。我國客貨車出口國家非常集中,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占到了65%,歐美等第一世界國家基本空白。而且,中國出口的車型大都是中低端產品。 據悉,由于勞動力成本等優勢,中國的客車企業在世界上開始嶄露頭角。但是要打入歐美的本土汽車市場還需要一個過程。其中價格不是惟一因素,歐洲市場更重視產品的技術含量和產品品質。 看來,要撬動歐美客車市場的大門,國內客車企業需要改變出口策略,堅持創新,走中高端市場路線勢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