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廿年 燃動未來!2021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向行業傳遞了哪些信息?
氫能,一直被視為全球能源向可持續發展轉型的主要路徑之一,而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的發展,也一直需要引領者的示范引領與精耕細作。
2021年12月14日,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上海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促進中心、上海長三角氫能科技研究院、嘉定氫能港等單位聯合舉辦的“氫能廿年 燃動未來”2021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盛大啟幕。來自政府主管部門領導、國內外相關氫能領域專家、產業鏈上下游等企業代表出席會議,多方圍繞推動國內外氫能產業發展、上燃動力氫能產業發展歷程和實現“雙碳”目標的實施路徑等熱點問題展開了探討。
論壇同期,上燃動力、未勢能源相繼發布一系列重磅新品,以“新產品、新技術、新形象、新未來”全維開啟新紀元,以“王者”之勢領跑氫能未來。
探索上海氫能產業商業化 建立綠色低碳城市未來
上海嘉定區副區長李峰首先在會上做了致辭:“作為上海市汽車產業重鎮,嘉定一直支持汽車產業發展。燃料電池汽車在2001年的時候在嘉定落地生根不斷壯大,嘉定率先布局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在2006年全國第一座示范運營加汽站就落戶在嘉定,嘉定汽車產業發展的新動能由全面向整體城市加速發展,集聚像重塑能源、捷氫科技、上燃動力這樣的自主創新的企業。”
上海嘉定區副區長李峰
上海經信委副主任劉平
發展氫能是國家能源轉型和產業調整的重大戰略方向,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抓手。上海經信委副主任劉平在致辭中說道:“上海一直在積極落實國家氫能產業發展戰略,以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為突破口,聚焦核心技術研發公關,基礎設施超前布局,推廣燃料電池汽車1483輛,占到全國的20%,建成加氫站10座,集聚一大批優勢創新企業,燃料電池系統、膜電極、雙極板等關鍵零部件取得進展,產業鏈日趨完善,初步形成嘉定臨港等產業基地。”
上海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馬興發
當前,在我國加快雙碳戰略背景下,氫能憑借零碳循環的優勢,成為推動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的重要手段。
上海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馬興發發表致辭,科協積極組織相關學會,在上海有超過200多家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類等學會,積極開展研究討論。包括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和新材料方面的戰略委員會,充分發揮平臺優勢和專家優勢,開展了雙碳戰略下的氫能產業發展高峰論壇,長三角氫能科技論壇,邀請科學家、企業家、金融家一起交流討論,促進機制公關,多跨協同、融合創新,引起行業和社會廣泛關注,社會反響良好。
行業大咖齊聚 聚焦我國“雙碳”目標下氫能發展
當今,在氫能成為達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重要途徑的背景下,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發表了對“雙碳背景”下氫能發展的幾點思考。“當前,化石燃料時代向綠色能源時代轉變,突破儲能的技術成為未來一個必然要走的路,我們要致力突破高端前沿儲能技術,包括壓縮控機,鈉離子電池儲能等。同時要在跨行業氫循環經濟、固態儲氫方面突破氫能技術壁壘。” 干勇表示,目前氫能重點是氫能重卡時代,氫燃料重卡的示范應用是當務之急,港口是一個最好的應用示范點之一。
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在線分享
“未來,氫能的發展重點是突破氫的綠色基礎,研發可再生能源高效低成本的技術,建立大規模的供氫體系,包括氫燃料電池關鍵核心技術,提高關鍵材料和核心內部國產化能力。”干勇介紹。
中國氫能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上海智能新能源汽車科創功能平臺有限公司董事長余卓平
中國氫能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上海智能新能源汽車科創功能平臺有限司董事長余卓平分別通過全球大形勢、我國氫能發展現狀、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情況,回顧及展望中國氫能20年發展歷程。余卓平表示,國家現在三個示范城市群率先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發展,上海就是其中之一。上海的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已經逐漸形成行業內主流的技術,并逐漸應用發展。當前,每一個示范城市群大概報四五千輛的示范力度,還遠遠不夠,破萬輛是基礎目標。
2030年,燃料電池汽車全球市場規模將超過198萬輛、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的規模將達到百萬輛。談及碳中和目標下燃料電池汽車展望余卓平強調:“未來2060年中重型商用車的比例會達到65%,燃料電池乘用車也占到15%。我們的實現碳達峰目標重點在商用車、重型車,同時大家不光要關注重型商用車,實際上,城市中的公共交通運輸車輛也同樣重要,燃料電池在一天一定要行駛四五百公里的車輛里都值得推廣。”
UNDP駐華代表張衛東
UNDP駐華代表張衛東表示,非常高興看到我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西南區都形成了完善氫能源產業體系。未來,一定要利用好世界級幾種大活動,包括奧運會、世博會等等,真正讓人們能夠感知到氫能源的清潔、安全、舒適,努力打造好中國氫能產業化環境。
法液空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路躍兵
法液空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伯明翰大學客座教授路躍兵發表題為“三大創新促雙碳目標的實現”的主旨演講。路躍兵表示,提高能效、改善產業結構、實現能源轉型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三大路徑,實現“雙碳目標”,技術創新、制度創新、金融創新是其中的重要抓手。“碳收益”是一個未來真正能夠讓我們新能源這些產業能夠發展起來一個很重要的加持,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金融解決方案,構建風險、收益和流動性最優組合。除了技術創新、政策創新、資本金融創新,對氫能來講,生態創新更是重中之重。
總結思考 共建國際氫能發展新格局
在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推進能源轉型的背景下,我國作為最大的產氫國和氫能市場,氫將成為國際能源合作的新抓手。全方位地加強低碳清潔氫能國際合作,將更加積極地幫助推進國際技術、產業和貿易方面合作,并借鑒國際成熟經驗帶動我國氫能技術快速提升。
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經濟商務處科技領事甄子健
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經濟商務處科技領事甄子健針對日本氫能發展觀察及其戰略走向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日本的氫能技術是全球遙遙領先的,中國、美國、韓國屬于第二方陣,接下來是德國。企業方面,在全球脫碳技術,排名前20位企業中有日本企業11家,美國企業5家,韓國和德國企業各2家。”甄子健表示,2021年日本繼續對燃料電池包括車輛、加氫站進行補貼,2022年還要擴大補貼,發力并繼續突破燃料電池加氫系統。
西門子新能源事業部市場及銷售總監胡大麟在線分享
西門子新能源事業部市場及銷售總監胡大麟進行了題為歐洲綠氫產業發展回顧及展望的主旨報告。“歐盟的產業發展,整個從行動計劃、戰略法規到公共支持。2017年,國際氫能委員會成立,提出了整個氫能的利用。2019年,提出綠色氫能協定,在歐盟范圍內,詳細規定了各個行業的降碳標準。2020年7月,歐盟推出基于綠色協定,推出《歐盟氫能戰略》。在2021年6月,《氣候法》推動支持整個社會綠色發展與轉型。截至2020年11月,歐盟到2030年會達到40GW電解水當量。”胡大麟表示。
上燃董事長張天羽
上燃董事長張天羽介紹,上燃于2001年在上海正式成立,近年來持續吸引來自歐、美、日、韓、印、加等多國具有十年以上氫能領域技術經驗的外籍技術專家,組建目前為止國內規模最大的500余人的關鍵技術國際化研發團隊,構建了“制—儲—運—加—應用”一體化供應鏈生態,實現應用端到供給端的全領域覆蓋。
在技術領域,上燃專注于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集成開發,較初代產品相比,功率提升了6倍,質量功率密度提升9倍。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的核心零部件產品技術從無到有,實現了100%核心零部件國產化, 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史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引領中國氫燃料電池技術不斷實現新跨越。
在應用示范領域,上燃自主研發的“超越”系列燃料電池發動機,連續四次參加必比登國際新能源汽車挑戰賽并取得卓越成績;同時,上燃積極拓展燃料電池技術多元化、多場景的應用,參與承接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深圳大運會等世界級重大活動的燃料電池客車示范運營項目。
張天羽表示,面對新能源行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上燃將在雙碳目標引領下積極踐行減碳使命,以氫能技術驅動全社會綠色發展,為人類環境美好永續做出更大貢獻。
多項儀式和重磅項目隆重發布
伴隨著2001年國家“863”電動汽車計劃啟動,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三大技術路線從此誕生。2001年12月14日,上燃動力在各界領導人和行業專家的支持下正式成立。超越1號燃料電池汽車系統研制成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自此,上燃動力超越系列產品連續在海內外綻放異彩,成為行業發展自主創新技術品牌的重要代表。
本次大會同期舉行未勢能源20周年的亮燈儀式,上燃動力重磅發布了超越神州200千瓦氫燃料發動機。


超越—神州200發動機額定功率達到200kW,質量功率密度760W/kg,最高效率達到60%,壽命超15000小時。通過創新的“混動”氫循環技術(HHM—Hybrid Hydrogen Module),與單泵方案相比全線拉滿功率范圍,實現1%-100%無界限突破,實現了更節能、更高效的氫動力混動技術,未來能夠大幅度降低系統氫耗,實現10%續航提升。
此次首發了行業領先的燃料電池智慧檢測技術——“諾德(NODS)云醫生”,通過深度融入諾德(NODS)云醫生AI檢測技術,可實現系統健康狀態智能診斷、自我調節和修復功能,兼具高功率、長壽命、耐候性等市場競爭優勢,更加適配長途及重載應用領域,可實現不同工況全場景覆蓋。
與此同時,基于氫安全管理策略及同軸多級減壓技術,同步推出中國首款獲得第三方權威認證的70MPa多功能集成減壓閥組“巖竹”系列產品,穩定輸出壓力達到0.5MPa-2MPa,全壽命出口壓力波動<±20%,相較于國際市場主流產品,減壓比更寬、穩定性更高。目前,該產品已具備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配套能力。
巖竹系列減壓閥產品
在應用場景方面,上燃聚焦氫能及燃料電池技術多領域深層合作,積極拓展氫能多元化應用場景,現場與房地產、物流、鋼鐵、船舶等領域的多家知名企業確立合作并簽約,包括聯合愛情地產打造國內首個社區熱電聯供項目,攜手美錦能源、螞蟻物流及氫車熟路探索零碳物流運輸體系,與無錫蠡湖集團、大連海事大學共同開發“中國第一艘氫燃料電池游艇”等,共同構建氫能全場景、全領域生態建設,未來零碳社會的美好愿景照進現實。
零碳貨運、零碳建筑、零碳船舶三大場景簽約
值得關注的是,為構建“零碳”新工業體系,上燃動力與“榮程鋼鐵”實現強勢聯合,共同簽約致力于鋼鐵行業零碳綠色運輸。發布會上,榮程集團張榮華主席為上燃動力準備20周年紀念賀禮,銅奔馬預示著榮程集團與上燃動力的合作馬到成功。雙方在華北地區開展鋼鐵行業深度減碳攻堅行動,這也是全球鋼鐵運輸行業的重磅探索項目,標志著雙碳目標引領下的鋼企深度脫碳、綠色發展之路有了更加明晰的未來。

在資本市場力量的加持之下,未勢能源宣布完成A輪融資,總融資額9億元,投后估值突破40億大關。本輪融資是未勢能源首輪市場化股權融資,由國投招商、人保資本聯合領投,并聯合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共同參與,刷新了中國氫燃料電池企業A輪融資規模與估值水平兩項記錄,穩居全國同行業前列。
未勢能源A輪融資簽約儀式
與此同時,未勢能源已同步啟動B輪融資計劃,IPO合規工作也在穩步推進中。
賡續初心,繼往開來。上燃二十載發展歷程,正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的有力見證。面對新能源行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未勢能源、上燃動力將在雙碳目標引領下積極踐行減碳使命, 引領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以氫能技術驅動全社會綠色發展,助力未來社會零碳美好生活的實現。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2024醇氫電動汽車發展論壇今日開幕 最新議程與嘉賓陣容一覽[09-24]
- 關于召開2024年快速公交學術會議暨舉辦2024年公交大講堂(第二期)活動[09-05]
- 2024醇氫電動汽車發展論壇將于9月24日在北京召開[09-03]
- 2024汽車供應鏈“雙百強”出爐!新能源與智能化企業表現突出[08-22]
- 科技賦能交通興國 2024北京商用車展暨道路運輸車輛展啟幕[05-30]
- 中國企業大放異彩! 世界客車博覽會東南亞雅加達盛啟[05-16]
- 時間地點敲定!道路客貨運輸發展創新研討會公開這些信息[05-09]
- 重磅!2024北京商用車展同期將舉辦道路客貨運輸發展創新研討會[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