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設計美學” 國際公共交通工具設計論壇蘇州開講
在人們的慣有印象中,公交客車似乎總是以中規中矩、樸實無華的形象示人,主機廠也大多在車輛設計制造時將實用性放在首位。伴隨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升級,在對“設計美學”的追求上,中國客車與公共交通行業也開始了探索。
2019年5月6日,蘇州大學藝術學院產品設計系聯合重慶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共享出行實驗室、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公共交通分會、客車網共同主辦的《國際公共交通工具設計論壇》在蘇州大學開幕,論壇圍繞公共交通工具設計,探討未來公共出行方式,以及如何改變、升級現有服務產品和服務載體,旨在用設計的驅動力能夠推動公共交通工具設計行業的整體水平。
國際公共交通工具設計論壇現場
蘇州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姜松竹致開幕詞
“中國城市公交是個百年的行業,公交工具的發展歷史更長,以歐洲為代表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設計理念、感官體驗、設計精妙,長期被大家認同,也促進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公交大發展中城市公交車輛及服務系統設計的進步。”誠如論壇主辦方領導,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公共交通分會秘書長王豐余所言,歐洲作為世界商用車的中心,擁有龐大且成熟的客車工業設計體系。數量眾多的客車制造企業及其強大的研發能力使得歐洲在客車誕生百年后依然引領著世界客車工業設計的發展方向,同時對中國客車行業產生重大影響。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公共交通分會秘書長王豐余
“感官設計”,這是歐洲交通工具設計大師、法國國家杰出貢獻騎士勛章獲得者瑞金娜在論壇上提出的理念。對于中國客車行業來說,“感官設計”可以說是一個新概念。通過觸覺上的“感覺”、思想上“感知”、身心上的“感動”三個環節與大家探討和分享感觀設計,為現場嘉賓介紹歐洲公共交通設計的經驗和設計方法。瑞金娜舉例說,日本豐田公司曾給我們提出這樣的問題:怎么能夠改變駕駛臺的傳統風格的同時保持傳承性,也就是如何將汽車設計的DNA留存在未來的設計當中。
歐洲交通工具設計大師瑞金娜
“我們為了超越原先的設計,所選了不同觸感的十幾種不同的材料,根據不同級別、光滑程度區分開來,通過材料的重新組合、重新排列、重新使用,為我們的未來的設計提供更好的一個資源的支持。不單讓消費者能從觸覺上感知產品,更要讓產品與設計感動客戶。”瑞金娜說。
著名的公共交通學者、重慶交通大學教授王健同樣十分認同瑞金娜的觀點。其本人長期關注未來巴士系統及公共汽車的設計,在論壇發言中給出了獨到見解。
重慶交通大學教授王健
“如何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為更多人提供美好生活,這是公共交通領域面臨的共同的挑戰。”王健表示,這就要從車輛的設計、基礎設施的創新、未來信息技術的整合才能為我們提供解決方案。歐洲的國際公共交通提出一個目標:未來要雙倍的使用公共交通,而不是出門就使用私家車,這是對個人和社會都是一個共同的價值理念。所以,未來中國公共交通亟需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對乘客、對運營商、為城市提高吸引力,而‘感官設計’則是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公共交通工具設計制造與一般的專業培養模式有著很大的區別,需要較強的發散思維與的實操能力,因此需要一個科學的培養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專業水平,為學生的社會實踐提供了良好的的平臺。對此,蘇州大學藝術學院產品設計系主任、歐洲感官設計研究中心的中國籍設計師趙智峰在會上講述一個中國設計師在歐洲做公共交通設計的親自感悟,從車內氛圍燈顏色變化引發的溫度感知變化到車輛內飾根據使用區域不同文化而進行的定制化設計,種種細節都將對大幅提升公共交通產品對公眾的吸引力。
蘇州大學藝術學院產品設計系主任趙智峰
作為公共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軌道交通同樣在公交運力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論壇期間,中車四方車輛有限公司主任設計師馬凱為現場來賓分享了軌式腳輪電車的設計準則以及參考軍用車輛的軌道交通工具設計理念。
中車四方車輛有限公司主任設計師馬凱
任何廣受認可或經久不衰的產品在設計研發過程中總是需要花費一番心思的,諸多著名車型的外觀演變歷史可以佐證這一觀點。而之于客車產品而言,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設計美學往往是容易被忽視的。
“行業大環境倒逼客車品質升級,以前只滿足出行就可以了,現在要還有體驗感。”金龍客車造型設計室主任王浩強在論壇上表示,金龍客車在內飾、外觀上做更深入的下沉,增加用戶的體驗感。比如龍威1、2代設語言的傳承、阿波龍參考‘小黃鴨’造型設計,突出未來感等等。設計歸類產品設計語言是想把品牌的訴求傳遞出去,一方面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另外可以最大化的在視覺上實現統一。行業現在慢慢從之前的造型設計到體驗設計,再往后就是服務設計。此前是以產品為中心,現在慢慢以人為中心,把所有的需求歸納出來,通過去求開發產品。
金龍客車造型設計室主任王皓強
誠然,客車工業設計及產品落地是客車制主機廠需要考慮的問題,然而客車產品作為生產要素,服務對象終究是乘車的普通公眾。而公交企業作為運營商,掌握著一手的用戶滿意度信息,同樣對于客車設計的可行性具有發言權。會上,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公共交通分會巴士快速交通研究會秘書長,原常州市公共交通集團公司董事長蔡健臣表示,主機廠設計公交產品時不能閉門造車,了解公交公司意見,洞察乘客所需才能打造出人性化的產品。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公共交通分會
巴士快速交通研究會秘書長蔡建臣
蔡健臣舉例稱,為了提高公交巴士的吸引力,早在2012年,常州公交聯合多家客車企業設計了“超級巴士”,創新性地采用了大膽且多彩的外觀設計,整車申請專利達10項,成為城市公共交通企業追求感官設計的代表案例,被多家媒體爭相報道,獲得常州市民的良好反響。
隨后,蘇州大學藝術學院工業產品設計系李一誠老師與大家探討公共交通工具設計中的全適性與通用性這兩個話題。
蘇州大學藝術學院工業產品設計系李一誠
客車網總編吳永強主持圓桌交流互動論壇,邀請歐洲公共交通工具設計大師瑞金娜、蘇州大學藝術學院產品工業設計系主任趙智峰、澳門新福利公交副總經理李啟見、中國土工程學會城市公共交通分會巴士快速交通研究會秘書長蔡健臣、金龍客車造型設計室主任王皓強、中車四方車輛有限公司主任設計師馬凱、重慶交通大學教授王健參與論壇互動,從對感官設計的看法、未來公共交通的吸引力、中國特色的公共交通工具、如何培養未來公共交通工具設計人才等產學研各方位和角度與大家互動。
論壇畢,蘇州大學藝術學院黨委書記王爾東致閉幕詞,并對論壇取得談論成果表示高度肯定。產學互動的交流方式大大有利于提高教學與人才培養水平,希望未來能夠開展更多產學研交流與合作,讓知識和商業價值充分對接。
蘇州大學藝術學院黨委書記王爾東致閉幕詞
從以上行業大咖的相關闡述中不單得出一個結論,即公共交通工具的先進性與便捷性是一座城市發達的標志,在中國城市化發展的進程中,公共交通工具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伴隨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升級,在對“設計美學”的追求上,中國客車行業也開始了探索。在這次國際公共交通工具設計論壇上專家們集思廣益,給中國未來巴士設計提供了可參考的坐標。
蘇州大學藝術學院向與會嘉賓授予榮譽證書
這是一次代表行業前沿思想的國際公共交通工具設計論壇,客車網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讓國內客車制造及相關企業的設計人員、終端運營商、高校相關專業人士參與到論壇和對話中來,共商中國公共交通工具設計水平的路徑和企業目前在車體設計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及對設計的需求,讓“設計美學”成為中國客車產品在國際上的嶄新注腳。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2024醇氫電動汽車發展論壇今日開幕 最新議程與嘉賓陣容一覽[09-24]
- 關于召開2024年快速公交學術會議暨舉辦2024年公交大講堂(第二期)活動[09-05]
- 2024醇氫電動汽車發展論壇將于9月24日在北京召開[09-03]
- 2024汽車供應鏈“雙百強”出爐!新能源與智能化企業表現突出[08-22]
- 科技賦能交通興國 2024北京商用車展暨道路運輸車輛展啟幕[05-30]
- 中國企業大放異彩! 世界客車博覽會東南亞雅加達盛啟[05-16]
- 時間地點敲定!道路客貨運輸發展創新研討會公開這些信息[05-09]
- 重磅!2024北京商用車展同期將舉辦道路客貨運輸發展創新研討會[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