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門檻降低!工信部擬修改新能源車準入規定
2020年2月10日,工信部發布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修改<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的決定(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本次修訂,或將細化產業內的專業分工,實現研發和制造分離,為代工廠等新型商業模式進一步開路。對于車企間的協同作用,也起到了推動作用,鼓勵部分新能源整車企業回歸制造核心,避免分散投入。
征求意見稿主要在10個部分對原規定進行了刪減和修改,其中最主要的變化是刪除了規定附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審查要求》中的第一項,涉及“設計開發能力”的8項要求改為2項“技術保障能力”的要求。
為更好適應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需要,工業和信息化部決定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工業和信息化部令 第39號)進行修改,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眾可在2020年3月10日前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
1.登陸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網址:https://www.miit.gov.cn),進入首頁“公眾參與”中的“意見征集”模塊提出意見。
2.通過信函方式將意見郵寄至:北京市西長安街13號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郵編:100804),請在信封上注明“《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修改征求意見”字樣。
3.通過電子郵件方式將意見發送至:qiche@miit.gov.cn;或者通過傳真方式將意見發送至:010-66013726。
附件:
關于修改《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的決定(征求意見稿)
為更好適應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需要,工業和信息化部決定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工業和信息化部令 第39號)作如下修改:
一、將第五條第三款修改為:“(三)具備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所必需的技術保障能力、生產能力、產品生產一致性保證能力、售后服務及產品安全保障能力,符合《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審查要求》(見附件1,以下簡稱《準入審查要求》)。
具備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定條件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在企業集團統一規劃、統一管理、承擔相應監管責任的前提下,其下屬企業(包括下屬子公司及分公司)的準入條件予以簡化,適用《企業集團下屬企業的準入審查要求》(見附件2)。”
二、刪除第二十九條。
三、刪除第三十條。
四、刪除第三十一條。
五、將附件1《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審查要求》修改為:
1.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的企業,如已按照相同類別的常規汽車生產企業準入管理規則通過審查,則對相關要求免予審查。
2.表中準入審查要求分為否決項和一般項兩類,共11個條款,標注“*”的條款(共7個)為否決項。
3.判定原則如下:
(1)現場考核全部否決項均符合要求,一般項不符合不超過2項,審查結論為通過;其余情況均為不通過。
(2)當現場考核結果未達到本注中第(1)條要求時,申請企業可在2個月內針對不符合項進行整改,經驗證后達到本注中第(1)條要求的,考核結論為通過;驗證未達到第(1)條要求的,結論為不通過,申請企業6個月后方可重新提出申請。整改驗證只能進行一次。
六、將附件2《企業集團下屬企業的準入審查要求》中“一、設計開發能力”修改為:“一、技術保障能力”,并對有關內容作出相應修改。
具體見附件2《企業集團下屬企業的準入審查要求》。
七、對附件3《新能源汽車產品專項檢驗項目及依據標準》做以下修改:
(一)將GB/T 18387-2008《電動車輛的電磁場發射強度的限值和測量方法,寬帶,9kHz~30MHz》修改為,GB/T 18387-2017《電動車輛的電磁場發射強度的限值和測量方法》;
將GB/T 4094.2-2005《電動汽車操縱件、指示器及信號裝置的標志》修改為,GB/T 4094.2-2017《電動汽車 操縱件、指示器及信號裝置的標志》;
將GB/T 19836-2005《電動汽車用儀表》修改為,GB/T 19836-2019《電動汽車儀表》;
將GB/T 18386-2005《電動汽車 能量消耗率和續駛里程試驗方法》修改為,GB/T 18386-2017《電動汽車 能量消耗率和續駛里程 試驗方法》。
(二)刪除GB/T 27930-2015《電動汽車非車載傳導式充電機與電池管理系統之間的通信協議》,新增GB/T 34657.2-2017《電動汽車傳導充電互操作性測試規范 第2部分:車輛》
(三)新增5項標準,分別為:GB/T 33978-2017《道路車輛用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模塊》、GB/T 34585-2017《純電動貨車 技術條件》、GB/T 37154-2018《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整車氫氣排放測試方法》、GB/T 37153-2018《電動汽車低速提示音》、GB/T 34598-2017《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商用車 技術條件》。
具體見附件3《新能源汽車產品專項檢驗項目及依據標準》。
八、對附件4《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申請書》做以下修改:
(一)刪除“與新能源汽車產品有關的專業技術人員總數(人)”的內容;
(二)刪除“新能源汽車產品設計能力及設計開發過程說明(包括研發機構和人員、開發工具和設備、開發過程描述等)”的內容;
(三)刪除“產品開發主要設施設備(含必要的軟件程序)清單”的內容。
九、根據有關標準制修訂情況,對附件5《新能源汽車產品主要技術參數表》內容進行修改。
十、對附件6《新能源汽車年度報告》做以下修改:
刪除對“新產品研發情況”、“研發能力和條件建設情況”內容。
《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工業和信息化部令 第39號)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改,重新公布。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