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打響新能源零部件“保衛戰”
國家發改委出臺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征求意見稿規定,鼓勵外資在華成立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企業,但是持股比例不超過50%。這是國家首次對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的合資股比做明確規定,這一規定對零部件跨國公司在華的整體產業布局產生較大影響。是否“開放”爭論已久。
實際上,關于中國零部件產業“開放”與“限制”的討論由來已久,對于中外合資車企股比50%底線是否應該突破也爭議頗豐。
“放開50%合資股比底線的做法將毀掉中國汽車零部件業。”一位業內人士對此表示支持,“發改委設限股份比例或表明汽車零部件業拒絕外資入侵的決心,有利于保護國內零部件企業發展。”
而持相反觀點的人士則認為,中外合資股比50%底線放開對市場化競爭有利,新能源零部件企業合資股比設限是歷史的倒退。
有利于打破外資壟斷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2009年《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調查研究》顯示,汽油機電控系統國內產量前四名的企業為聯電、電裝、西門子vdo和德爾福萬源,均有外資背景,其產量占國內汽油機電控系統總產量的80%,而本土企業不足1%。從這組數據不難看出,在核心技術方面,外資對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壟斷的確非常突出。
記者了解到,國外的零部件公司一開始走合資道路,最后利用在技術上的優勢,建立獨資企業,掌握核心技術。“ 《目錄》是要打破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被動的局面,在傳統汽車領域,國內自主品牌與跨國車企輸在起跑線上,所以不能在新能源領域掉以輕心。”業內專家表示。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