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新能源汽車規劃速度超越中央
時值“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全國各省市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以各種形式、從不同渠道陸續出爐。據記者粗略統計,各地規劃的新能源汽車產能遠遠超過國家規劃的產能。
2010年10月4日,在聯合國氣候談判會議上,我國科技部發布《中國2010發展中的清潔能源科技》報告。這份報告明確指出,到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發展到100萬輛以上;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將達到千萬輛級。
對照這份報告給出的201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100萬輛以上這個數字,如果把各地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中的數字加起來,100萬輛顯得實在太保守。從以下僅是部分省市“十二五”新能源汽車規劃目標可以看出,地方新能源汽車產能規劃已經超越中央速度。
北京:75萬輛
根據北汽集團以及中國長安汽車集團在北京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的規劃目標,到2015年,北京僅這兩家汽車企業的新能源汽車產能就達75萬輛左右。
長春:20萬輛
“十二五”期間,長春要建成世界級汽車產業基地,依托一汽集團,力爭本地生產各類汽車達到300萬輛左右,其中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車為100萬輛。
新能源汽車方面,以研制新能源動力總成系統、驅動電機、動力電池為突破口,重點發展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力爭到2015年實現20萬輛純電動、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產能,建設全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研發基地。
武漢:20萬輛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武漢市將加大新能源汽車研發力度,力爭在2015年達到生產20萬輛、產值400億元的總體目標。目前,武漢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已全面啟動。
南昌:3萬輛
根據規劃,到2012年,南昌市將實現節能與新能源汽車1萬輛的產能;到2015年,實現節能與新能源汽車3萬輛的產能,其中出口純電動微型轎車5000輛。
河南:25萬輛
河南省最近確定了電動汽車的發展目標,到2015年,電動汽車實現規模化生產,產能達到25萬輛(包括電動客車、電動乘用車、電動專用車、電動場地車);到2020年,在電動汽車動力系統、控制系統、管理系統、乘用車車身設計等方面擁有國內領先的核心技術。
重慶:46萬輛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重慶市將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到2012年,重慶市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能力將達到24萬輛,2015年達到46萬輛。
襄陽:20萬輛
根據襄陽市(原襄樊市)人民政府與東風汽車公司簽訂的《促進襄陽汽車產業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010~2015年,雙方將共同把襄陽建設成為100萬輛級整車和發動機、變速器、車橋等重要總成及汽車電子等零部件的制造基地,新能源汽車產量占園區汽車總產量的20%;到2020年,襄陽要成為我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珠海:1萬輛
根據《珠海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到2015年,珠海的新能源客車將形成規模化生產,年產量達1萬輛;到2020年,形成新能源客車5萬輛的產能,成為全省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和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生產基地。
深圳:20萬~30萬輛
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目標是全力打造國家級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預計該基地總投資將達到500億~600億元,規劃占地10~15平方公里,建成后將實現電動汽車整車產能20萬~30萬輛。
安徽:20萬輛
根據《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路線圖》的規劃,到2015年,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初步實現產業化,整車產能達到20萬輛以上。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