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末期 國家將堅決抑制汽車產能過剩
針對國內出現的新一輪“造車運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協調司司長陳斌昨天指出,在地方政府的推動下,國內汽車企業的快速擴張加劇了產能過剩的風險,因此必須采取措施堅決抑制。
新一輪擴產潮已開始
陳斌在2010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說,2009年,我國實現了1364萬輛的新車銷售,許多企業紛紛制定規模龐大的產能擴充計劃,新一輪擴產潮已經開始。據調查,我國主要30家汽車企業(集團)2009年年底形成整車產能1359萬輛,2015年年底規劃產能3124萬輛。全國有27個省、區、市生產整車。主要集中在東北、京津、華東、華中、珠江三角洲和重慶市六個地區。根據從地方政府有關部門所了解的規劃情況來看,“十二五”末期規劃產能已經遠遠大于市場需求。
產能過剩致惡性競爭
陳斌指出,出現產能過剩是市場信號失靈,導致投資行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但嚴重的產能過剩會導致市場惡性競爭、企業經濟效益下滑、工廠開工不足等一系列問題,不僅阻礙了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對宏觀經濟發展也必將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陳斌表示,由于汽車工業具有產業鏈長、帶動性強的特點,大規模發展汽車工業成為地方政府全力推動經濟發展的重點,在利益驅動下,規劃產能被盲目抬高。
勿以新能源為名擴張
他認為,抑制汽車產業產能過剩,首先是各地政府要真正樹立起科學發展觀,尊重市場,尊重企業,實事求是,切忌盲目給企業下指標、定任務,主導企業發展規劃。二是要堅決避免政府的財稅、土地等優惠政策用于企業擴大產能上來。三是國家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汽車行業產能及產能利用率的監測,適時向社會發布行業產銷、投資及產能、淘汰落后、企業重組等信息及相關政策,引導資源合理配置。四是在對企業擴能和異地建立分廠備案時,要充分考慮企業的產能利用率、土地利用率、企業品牌、開發創新、生產新能源汽車以及兼并重組等條件。五是要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準入管理,防止以新能源汽車為名上傳統汽車項目。引導企業把投資用于上水平、上質量、打造企業品牌和核心競爭力。
陳斌說,從根本上抑制產能過剩,是深化體制改革,解決產能困擾我國產業發展的深層次矛盾,重點是財稅體制和投融資體制等方面的改革。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