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T 635-2000 雙層客車技術要求
QC/T 635-2000(2000-01-19發布,2000-07-01實施)
前 言
本標準根據雙層客車的特點,對其主要性能、技術參數、安全性和舒適性作了規定。
本標準由國家機械工業局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江蘇省交通科學研究院、南京金陵雙層客車制造廠。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周月珍、詹耀進、崔志波、陳順瑞。
中華人民共和國汽車行業標準
雙層客車技術要求 QC/T 635-2000
--------------------------------------------------------------------------------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雙層客車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
本標準適用于車長10~12 m的兩軸、三軸雙層客車。
2 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3847-1999 壓燃式發動機和裝用壓燃式發動機的車輛排氣可見污染物限值及測試方法
GB 4094-1999 汽車操縱件、指示器及信號裝置的標志
GB4785-1998 汽車及掛車外部照明和信號裝置的安裝規定
GB 7258-1997 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
GB 8410-1994 汽車內飾材料的燃燒特性
GB 9656-1996 汽車用安全玻璃
GB 12676-1999 汽車制動系統結構、性能和試驗方法
GB/T 13043-1991 客車定型試驗規程
GB/T 13052-1991 客車外觀質量技術要求及檢驗方法
GB/T 13053-1991 客車駕駛區尺寸
GB 13094-1997 客車安全結構要求
GB/T 14172-1993 汽車靜側翻穩定性臺架試驗方法
GB 15082-1999 汽車用車速表
GB 15084-1994 汽車后視鏡的性能要求
GB 15085-1995 汽車風窗玻璃刮水器、洗滌器的性能要求及試驗方法
GB 17691-1999 壓燃式發動機和裝用壓燃式發動機的車輛排氣污染物限值及測試方法
QC/T 475-1999 客車防塵密封性限值
QC/T 476-1999 客車防雨密封性限值
JT/T 216-1995 客車空調系統技術條件
3 定義
本標準采用下列定義。
3.1 中隔層 middle floor
把車身分隔成上、下兩個區域的隔層。
3.2 上層 upper apartment
中隔層以上部分區域。
3.3 下層 1ower apartment
中隔層以下部分區域。
3.4 樓梯 stairs
連接上、下層的通道。
4 技術要求
4.1 整車
4.1.1 雙層客車應按照規定程序批準的圖樣及技術文件制造,并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
4.1.2 外廓尺寸
雙層客車外廓尺寸應符合GB 7258的有關規定。
4.1.3 后懸
后懸不大于軸距的65%,并最大不大于3.5m。
4.1.4 燃油箱容量
燃油箱的容量應滿足最大續駛里程的燃料消耗,續駛里程按下列規定:城市雙層客車不小于300km。其它雙層客車不小于500 km。
4.1.5 軸載質量
a)驅動橋裝有雙胎的兩軸雙層客車,軸載質量分配:前軸軸載質量不小于車輛總質量的25%;驅動橋的軸載質量不小于車輛總質量的50%。
b)驅動橋裝有雙胎,承載軸裝有單胎的雙層客車的軸載分配:前軸軸裝質量不小于車輛總質量的20%;驅動橋的軸載質量不小于車輛總質量的45%;承載軸軸載質量不小于車輛總質量的20%。
4.1.6 動力性
a)雙層客車的比功率應不小于8kW/t。
b)雙層客車在最大設計總質量時,由靜止起步加速到50km/h的時間不大于30 s。
4.1.7 穩定性
4.1.7.1 靜態側翻角
雙層客車在整車整備質量狀態下,其靜態側翻角不小干28°,車身相對傾角不大于6°。
4.1.7.2 操縱穩定性
雙層客車在0.3 g 橫向加速度的作用下,車身的側傾角在最大設計總質量時應不大于4.5°,并具有不足轉向特性。
4.1.8 通過性
雙層客車的通過性應符合GB 13094-1997中4.6的規定。
4.1.9 平順性
雙層客車應具有良好的平順性,其整車等效均值Leg為:空氣懸架時不大于113dB;非空氣懸架時不大于120 dB。
4.1.10 可靠性
雙層客車可靠性試驗總行駛里程及里程分配應符合GB/T 13043的規定,其中里程分配中的山路試驗里程可納入一般公路行駛里程,強化壞路按客車路線最輕一級進行。可靠性試驗總扣分值應不超過可靠性試驗的合格分值。
4.1.11 噪聲
a)雙層客車在加速時,車外允許最大噪聲不大于89 dB(A)。
b)雙層客車以50km/h勻速行駛時,車內允許最大噪聲不大于82 dB(A);豪華雙層客車不大于78 dB(A)。
4.1.12 排放
雙層客車的排放應符合GB 3847及GB 17691的有關規定。
4.1.13 外觀質量
雙層客車的外觀質量應符合GB/T 13052的有關規定。
4.2 發動機和底盤
4.2.1 發動機的布置應具有良好的接近性;發動機應具有良好的起動性能。
4.2.2 傳動系應工作可靠,操縱輕便,離合器踏板操縱力不大于150N,機械變速機構的操縱力不大于90N。
4.2.3 雙層客車轉向盤的最大自由轉動量不大于15°,轉向輪轉向后應有自動回正能力。
4.2.4 雙層客車應裝轉向助力器,駕駛時應有良好的路感。當助力器失效時,必須具有繼續操縱車輛的能力。
4.2.5 雙層客車在干燥平坦路面上以10 km/h的車速切入直徑為24 m的圓周行駛時,施加于轉向盤外緣的切向力為:
a)助力器工作時不大于120N;
b)助力器失效時不大于490N。
4.2.6 雙層客車應具備行車、應急和駐車制動裝置,其制動性能應符合GB 12676的有關規定。
4.2.7 雙層客車燃油系統的安全保護應符合GB 7258的有關規定。
4.2.8 雙層客車的排氣管口不應朝向車身右側,排氣管口的位置應能使廢氣排出車身外。
4.3 平身
4.3.1 總的要求
4.3.1.1 車頂應能承受10 000 kg的均布靜載荷。
4.3.1.2 車廂應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雙層客車的防塵密封性能應符合QC/T 475的規定;防雨密封性能應符合QC/T 476的規定。
4.3.1.3 風窗玻璃應采用夾層玻璃或區域鋼化玻璃,側窗和門玻璃均為安全玻璃,其性能應符合GB 9656的規定。
4.3.1.4 發動機艙、車頂夾層應有隔熱、隔音措施,且采用不易燃或自熄性材料。
4.3.1.5 車身內壁、內頂、內外裝飾件及座椅面料采用不易燃的材料,其阻燃性能應符合GB 8410的規定。
4.3.1.6 對乘客可能觸及的車身內外部件、構件不應有尖角和銳邊。
4.3.1.7 各加油、加氣、放氣口等的位置應便于操作。
4.3.1.8 在車身上設便于檢修的活門、活動蓋板等裝置時,應保證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密封良好。
4.3.1.9 雙層客車空調系統應符合JT/T 216的規定。
4.3.1.10 車廂內上、下層至少各設一臺滅火器,并有一臺滅火器靠近駕駛員座椅。
4.3.2 駕駛區
4.3.2.1 駕駛員操作位置尺寸應符合GB/T 13053的規定。
4.3.2.2 儀表均應有照明,儀表板及儀表臺應采用無反光的面板。儀表極的板面應盡可能與駕駛員的下視線垂直。
4.3.2.3 車內照明裝置及其在風窗玻璃、視鏡等處的反射光線,不應使駕駛員眩目,并應避免在風窗玻璃上出現幻覺。
4.3.2.4 雙層客車的視野
雙層客車視野應符合GB 15084的規定,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a)通過下視鏡應能看到風窗玻璃前下方長1.5m、寬3m范圍內的地面。
b)前盲區長度不大于3m;
c)正前方視野應能看到保險杠前方12m、高5m的交通信號燈;
d)通過后視鏡應能看到乘客門、樓梯口處。
4.3.2.5 駕駛區與乘客區之間如設隔板或隔欄,應不妨礙駕駛員的出入及對乘客門、乘客區的觀察。
4.3.2.6 刮水器的刮刷范圍應符合GB 15085的規定。
4.3.2.7 用于寒冷地區的雙層客車,應設除霜裝置,其除霜時間不應超過30 min。
4.3.2.8 設有駕駛員門時應在轉向盤同側,并符合下列要求:
a)門鉸鏈裝于前端,門開啟凈寬不小于550 mm;
b)應裝門鎖,行駛中必須能有效鎖止。
4.3.3 乘客區
4.3.3.1 雙層客車乘客區通道、踏步、乘客門的尺寸及布置除本條款有規定外,應符合GB 13094的規定。
a)城市用雙層客車乘客門數量不少于一個單通道門和一個雙通道門,其它雙層客車車不少于兩個單通道門;
b)乘客門的高度應不小于1780 mm。
4.3.3.2 雙層客車的上層和下層每層不得少于四個安全出口,其位置和尺寸要求應符合GB 13094的有關規定。
4.3.3.3 側窗應啟閉方便、鎖止可靠,行駛時無振響。側窗的下緣距地板高度不小于680 mm,當小于此值時,必須采取安全措施。城市用雙層客車站立區的側窗上緣距地板高度應不小于1650 mm。
4.3.3.4 雙層客車上層前排座椅與上層前風窗間應設護欄。
4.3.3.5 地板應具有抗磨、不易燃、耐腐蝕、能濕洗等性能,并采用磨擦系數較大的護面材料。
4.3.3.6 扶手在位置和數量上應符合GB 13094的有關規定。
4.3.3.7 雙層客車層內高設站位的不小于1780 mm,只設座位的不小于1650 mm。
4.3.3.8 雙層客車中隔層要求如下:
a)中隔層結構可靠。在均勻施加上層最大載質量1.5倍載荷時,中隔層垂直方向的最大變形量不大于12 mm。
b)中隔層應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隔音性能,不得有漏灰、滲水現象。
4.3.4 樓梯區
雙層客車樓梯區應滿足下列要求:
a)樓梯凈寬不小于650 mm;
b)樓梯踏步高度應不大于300 mm,深度應不小于200 mm。對旋轉上升的樓梯,允許踏步平面成梯形。梯形中腰深度不小于200 mm;
c)樓梯應牢固可靠,行車時無振響;
d)樓梯處應有良好照明;
e)樓梯踏步平面應采取防滑措施;
f)樓梯至少一側應設扶手,扶手應牢固可靠,表面光滑,距踏步面高度應在800~1100 mm之間;
g)樓梯兩側應設立護板。
4.4 電氣設備、儀表及線路
4.4.1 雙層客車電氣設備和儀表應符合GB 7258和GB 15082的有關規定。
4.4.2 發電機輸出功率應能滿足車上電氣設備使用的需要。
4.4.3 蓄電池應牢固地安裝于能防泥、通風的箱框內,其位置應在地板下面、靠近車身裙部處,并從車外易于接近和拆裝。蓄電池的容量應滿足各種用電設備的需要。
4.4.4 車廂內外照明及信號裝置應符合GB 4094及GB 4785的有關規定。
4.4.5 電路系統應安裝電源總開關、操縱總開關,可切斷蓄電池電源。
5 試驗方法
5.1 整車整備質量狀態下的靜態側翻角試驗按GB/T 14172的有關規定。
5.2 可靠性行駛試驗按GB/T 13043及本標準4.1.10的規定進行。
5.3 排放試驗按GB 3847及GB I7691的規定進行。
5.4 制動性能試驗按GB 12676的規定進行。
5.5 其余各項試驗按GB/T 13043及其它的有關規定。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