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舊換新"細則出臺 申請報廢不如賣車
商務部、財政部上月26日發布《汽車以舊換新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了汽車以舊換新的補貼范圍和標準,車輛報廢更新及補貼資金申請、審核和發放等具體程序,并公開征求意見。
征求意見稿提出,汽車以舊換新補貼范圍為在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期間,將符合下列條件的汽車交售給依法設立的指定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并換購新車的:使用不到8年的老舊微型載貨車,老舊中型出租載客車;使用不到12年的老舊中、輕型載貨車;使用不到12年的老舊中型載客車(不含出租車);與“汽車報廢標準規定使用年限表”中規定的使用年限相比,提前報廢的各類“黃標車”。符合上述規定提前報廢老舊汽車、“黃標車”并換購新車的,補貼標準原則上不高于同類型車輛的單車車輛購置稅金額。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前報廢“黃標車”并換購新車,新車已享受1.6升及以下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政策的,不再享受補貼。
作為提振汽車產業的政策之一,汽車“以舊換新”實施細則如期出臺,新政策的出臺旨在為進入6月份出現增長乏力的國內車市注入一劑強心針。盡管有專家預計新政可以刺激商用車銷售,但從消費者和商家對該征求意見稿的反應來看,似乎并不樂觀,而網友則普遍認為該政策的吸引力不大。
專家認為商用車受益最大
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專家測算,實施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后,今年內可望拉動30萬輛左右商用車銷售。據分析,鑒于該項補貼范圍全面擴大至中、輕、微型載貨車和部分中型載客車,此次細則出臺,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疲弱的商用車市場。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國家出臺的這一新舉措既有利于下半年國內商用車市場復蘇,又有利于加速淘汰大批高污染的黃標車,是今年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組合拳”的延續。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今年1月至4月,國產汽車產銷372.48萬輛和383.19萬輛,同比增長6.40%和9.43%。但是,統計顯示乘用車與商用車的表現有天壤之別:前4個月,國產乘用車產銷269.29萬輛和282.67萬輛,同比增長9.75%和15.09%;但是,商用車產銷103.19萬輛和100.52萬輛,同比下降1.46%和3.86%。要想順利實現全年汽車產銷超過千萬輛的目標,商用車市場的發力必不可少。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到一個月前,財政部會同商務部發布了2009年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公告,當時有關部門預計2009年中央財政安排的老舊汽車報廢更新補貼資金將增加至10億元。然而短短幾十天過去,這一補貼資金額增至50億元。這充分顯示了國家全面振興汽車消費的決心。同時,也充分顯示了國家在拉動內需“后手政策”上的強大實力和靈活手段。
中國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指出,汽車以舊換新實施細則出臺后,將對疲弱的商用車構成利好,尤其是輕型卡車、中型客車將成為最大受益者;按照地方政府微調后的政策,消費升級可能延伸至中級轎車市場。
消費者、商家反映補貼額度太低
與商用車相比,市場關注度更高的乘用車并非此次補貼的重點。根據征求意見,“黃標車”是唯一符合“以舊換新”范圍的轎車車型,但提前報廢“黃標車”并換購新車,如果新車已享受1.6升及以下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政策,將不再享受補貼。
有經銷商認為,由于換購補貼并不能與其他優惠政策重復享用,消費者往往會選擇簡便易行的方式。而記者在廣州市二手車交易市場采訪時發現,相對于最高6000元的報廢補貼,大多數車主通常會選擇賣車而非報廢。一位準備換車的車主告訴記者,在二手車市場里,即便是他手里打算出售的1998年產捷達,最低也能賣到2萬多元,如果拿去報廢,顯然不劃算。
據二手車交易市場相關負責人透露,在二手車交易市場,交易價格低于6000元的車型少之又少,即使是車齡十年的老款桑塔納、捷達、富康,交易價格起碼也在2萬元左右,而雅閣、佳美等老款車型售價依然在3萬-4萬元之間。相對而言,老款的奧拓、吉利、夏利、車齡超過10年的排量為1.6升的小型面包車等相對較多,由于這些車型價值不高,不少車型估價僅為三四千元,加上報廢會有每噸500-700元的補貼,預計對以舊換新會有一定的鼓勵作用。有二手車經營公司的經理告訴記者,“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實施一周以來,并沒有出現成交量激增的局面。他預計面對即將到來的“淡季”,舊車回收的行情并不會出現大幅度的增加。
事實上,中央此次出臺的“以舊換新”已經得到地方政府的積極響應,上海市、河南省已迅速出臺與之相配套的政策,補貼金額甚至超過了國家補貼標準。但消費者對政策的反應依舊不很強烈。北京現代某4S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最近有不少消費者到4S店咨詢換購手續,但咨詢的人多,真正提出補貼申請的人很少。”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