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客運企業也應加強文化建設
有人認為公路客運企業不是生產產品的企業,沒有必要導入文化建設,只要安全及時把旅客移位就行了。這話聽起來沒錯,但筆者認為持這一觀點的人思想已經落伍了。公路客運企業雖然不生產有型產品,但確生產無型產品,這個產品就是服務,就是高質量的服務。在當今這個高科技知識突飛猛進的時代,沒有文化作底蘊顯然是不行的,尤其是我們這樣一個與人打交道的窗口企業,導入文化建設尤為重要。下面筆者就公路客運企業文化建設的必要性、路徑及其應防止的幾個誤區作一初探,僅個人之見,不妥指正。
一、公路客運企業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1.從“企業文化”概念的要求來看,公路客運企業需要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建設這個概念進入中國人的視線不過是近20年的事。這里說的“文化”不單指是文化程度、文憑、學歷等。而是指“廣義文化”的境界,它包含著哲學、智慧、價值觀、企業精神、道德準則、形象策劃、行為規范、培訓教育、經營(服務)理念、管理創新及品牌塑造等,是指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知力、想象力、創造力、創新力、思維方式以及由此而產生的行為方式等。公路客運企業作為直接服務于國民經濟建設和人的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建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人們日常生活的“吃、住、行”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且擁有大批的員工隊伍。試想這樣的企業如果沒有正確的哲學思想作指導和較高的智慧運籌,員工隊伍沒有正確的價值觀、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來約束能行嗎?因此公路客運企業同樣需要文化建設,并且應該把文化建設作為主導企業的靈魂。
2.從中國公路客運的硬件快速發展來看,公路客運企業需要文化建設。
中國30年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交通先行起了直接的作用。首先是路,近10年來,我國的高速公路發展迅速,1999年突破了1萬公里,2003年超過了2.9萬公里,躍居世界第二,2007年達到5.3萬公里,其中中部六省就達1.5萬公里,而我們湖北已達2300公里,居全國前10位;其次是車,隨著高速公路的不斷延伸,也催生了客車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寬敞明亮豪華舒適的臥鋪客車,雙層客車應運而生,不僅配置了空調、衛生間、車載影視,而且還安裝了GPS監控和導航系統,安全性、舒適性大大提高;再次是站,各大中城市的客運站場建設速度和規模也是驚人的,上海長途汽車總站是亞洲最大的,各項硬件設施和人文環境堪稱一流,湖北公路客運集團近幾年投資改造的付家坡客運站、宏基客運站也比較現代化、人性化。由此看來,路、車、站等系列硬件提高了,作為服務這個軟件不得不跟上,要提高我們的“產品”—服務質量,必須開展文化建設,使我們的“產品”注入新的文化內涵,確保軟件不軟,硬件更硬。
3.從武漢大交通快速發展和對公路客運的擠壓來看,公路客運企業需要文化建設。
交通是進出城市的門戶和窗口,近10年來,武漢的機場是蓋了有蓋,火車站是修了又修,鐵路是提速又提速,8+1城際快速軌道建設正在推進。這些大交通不僅硬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軟件也積極跟進。如:東航的“楚燕乘務組”、南航的“楚韻乘務示范組”、鐵路的37/38次列車組等,都是通過導入文化建設而打造成全國青年文明號。我們公路客運雖然是小交通,但也是鐵水公空中的重要一環,其硬件不可與大交通相比,其軟件包括文化建設和品牌塑造等是完全可以與其媲美的。近幾年來,湖北公路客運集團“小紅帽”、“客運天使”等品牌班組的成功打造就說明了這一點。
4.從旅客的需求來看,公路客運企業更需要文化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地提高,我們的服務對象(上帝)旅客無論是從精神面貌、穿戴,還是所帶的行頭都已經是今非昔比,僅說我們的農民工兄弟,過去是“籮筐扁擔蛇皮袋,敞胸露背剎拖鞋”,現在是“腳穿皮鞋手推箱,手機通話別京腔”。人們有錢了,不再是簡單地追求吃住行,如果我們的服務稍有怠慢就會遭到投訴,廣大旅客花錢買服務、買享受的維權意識大大提高。對此,我們的服務還能停留在七、八十年代的水平嗎?我們必須導入文化建設,千方百計地提高服務質量,把高質量的服務作為企業永恒的主題,服務無止境,卓越當追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5.從企業自身發展的需求來看,需要文化建設。
公路客運企業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經過與外部和內部的競爭及結構調整,出現了強者生存、弱者淘汰的局面。湖北公路客運集團經過10年的奮斗,經濟效益連年增長,社會美譽度不斷提高。近兩年來雖然在文化建設方面有所作為,特別是在品牌創建方面形成了“一牌兩快四站八優”的體系,但真正從文化建設的要求來看,有的品牌創建還是停留在做表面文章,植根于企業經濟工作中和員工思想深處的東西太少,文化建設認識上處于一種模糊狀態,甚至走入誤區,應用起來當然就不盡人意,社會和旅客的認知度還遠遠不夠。因此,我們必須下功夫加強文化建設和品牌打造,把文化建設與經濟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當代中國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李永田教授說得好:“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經濟。”可見,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自身的發展是何等重要。
二、公路客運企業文化建設的路徑。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其規律性,沒有捷徑可走。尤其是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來不得半點虛偽,必須是腳踏實地,求真務實地去做。那么這個路到底該怎么走呢?筆者通過幾年的實踐體會到: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從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入手,具體講:
1.領導重視,形成共識是關鍵,做想要做的事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態度決定一切。
2.建立組織保障機制,明確各級組織責任,確定目標并且細化。
3.建章立制,制訂手冊,形成新的員工行為規范、管理規定、激勵機制等。
4.結合企業實際,提煉企業精神、企業核心價值理念和經營(服務)理念,并能使員工在行為中得以體現。
5.選好切入口,塑造品牌價值,形成企業上下呵護品牌的共識。
6.精心策劃好企業或品牌標識,通過企業標識、車輛顏色、員工著裝、辦公用品等規范,向我們的受眾群體—社會各界和廣大旅客展示和傳達企業的精神、理念等文化內涵。
7.制訂實施方案,首先,建立企業文化建設基金,保證有固定而足夠的資金支持,而不是向行政等靠要;其次,搭建宣傳平臺(如辦好企業報紙、雜志、板報或借用外部媒體等)策劃具體活動,更新服務方式和內容;再次,培養樹立典型,經常不斷地宣揚激勵先進人和事,并給予恰當的物質和精神鼓勵。
8.關鍵在于落實,持續跟進監督,鞭策鼓勵,不斷創新,保持活力。
三、公路客運企業文化建設中應防止的幾個誤區
建設企業文化目前幾乎成了所有企業追求的一種時尚,然而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認識上的誤區和在構建過程中的偏差。
誤區之一,建設企業文化只要領導做就行了,與一般員工無關。
解析:企業文化建設實際倡導的是“以人為本”,這里的‘人’是一個廣義的‘人’,它不僅包括企業的領導者,當然還包括所有員工,同時還包括我們的服務對象—旅客。作為企業文化的倡導者,企業領導固然有率先真信企業文化、執行企業文化、呵護企業文化的責任,更有責任推進企業文化真正地落地生根,企業文化建設的目的就是要使全體員工自覺地參與到企業文化建設中來,調動員工的潛在工作積極性、創造性,提高企業凝聚力,從而贏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因此,企業文化建設不光是領導的事,更重要的是全員參與,企業文化是全體員工的文化,沒有員工參與的企業文化不叫企業文化。
誤區之二,照搬借用一套知名大企業的文化體系過來就行了。
解析:企業文化是一個潛移默化自我沉淀的過程,不能要求速戰速決,更不能完全靠外部導入移植,必須深深植根于企業經濟土壤之中,必須與企業實際相結合,即與企業的物質基礎、企業的制度、企業的長遠戰略規劃相適應,根據實際循序漸進,求真務實地推進。而不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這樣的企業文化是不會有長久生命力的。湖北公路客運集團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提煉的“造福員工、造福企業、造福社會”的“三福”核心理念,就是根據多年來職工收入偏低、企業底子薄、且又有一定社會責任的實際而按造福員工、企業、社會這一順序提出的,非常適合員工的口味和企業實際,使員工真信和認可了這一理念,工作積極性普遍提高,企業利潤成倍增長,集團連續幾年為職工增長工資,并不斷拓展生產經營空間,企業的凝聚力大大增強,逐漸步入了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這就是符合實際的“本土企業文化”發揮的作用。
誤區之三,企業文化就是請領導題個字,提出幾個口號,經常搞點文體活動就行了。
解析:企業文化不能有半點虛偽,整個系統策劃、標識設計、企業精神和經營(服務)理念的提煉,必須賦有較深的文化內涵,必須得到受眾者(員工)的認可和社會、旅客的認知,必須能通過員工的行為得以體現。如“全國青年文明號”漢口新華路長途汽車站“小紅帽”特色服務班的“用心服務、主動服務”的服務理念,就非常明確地規范了員工的服務意識和行為必須是“用心”的、“主動”的,同時“小紅帽”的標識設計也緊扣這一理念的核心,一只形如志愿者標志的手呵護著一顆心,其寓意較深刻,員工理解執行起來比較容易,得到了社會和廣大旅客的認知。
誤區之四,企業文化對公路客運企業沒有用,沒有企業文化坐車的旅客照樣有。
解析:企業的最終目的是利潤最大化,而且能持久。企業文化建設屬于管理層面的東西,管理與利潤雖然沒有直接的必然聯系,但卻有間接的影響,應該說企業文化建設的好壞是影響利潤的一個因素。說白了企業文化建設實際是一場企業內部的員工思想改造運動,員工的思想和行為靠的是文化的引導,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既然企業文化建設能改造引導員工的思想和行為,又對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好處,我們為何不真心實意地認真地去做好這方面的文章呢?企業文化對公路客運企業不是沒有用,而是大有裨益。
我國的一些對企業文化有專門研究的專家學者們形容得好,企業的“戰略是骨,產品是肉,資金是血,品牌是臉,文化是魂。”魂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虛無縹緲的東西,是非常復雜的,我們的各級管理者不能把復雜的東西當簡單的東西去做,更不能敷衍。在當下對企業的管理者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低等的管理者管物,中等的管理者管錢,高等的管理者管人,最高明的管理者管魂。可想而知沒有魂的臉肯定是死臉,沒有魂的人等于行尸走肉。由此可見,魂是多么的重要,有魂則生,有魂則靈,有魂的企業才能健康強大。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