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公益化 滬政府出資26億自購公交車
上海市今年起將出資26億元購置公交車,由公交企業競爭后運營。上海今年還將加快推進“7+2”模式,重組全市公交企業。預計政府出資購買公交車將更好地體現公交公益,并給大客車市場帶來活力。
3年更新5500輛車
上海市市長韓正在剛剛結束的上海市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上向市政協委員明確表示,考慮到目前的財政收入,上海還不能做到讓市民免費乘坐公交車,但上海正在計劃由政府出資購買公交車,再根據公交公司的各自服務質量等綜合實力競爭上崗。
據從上海市交通港口局獲悉,政府的出資金額已確定為26億元,以高檔車每輛80萬元計算,可以購置3250輛。原上海市城市交通局2007年提出加快車輛更新,從當年開始,每年更新公交車1750輛,至2009年的3年中需累計更新5500輛。
“更新車輛的主體一直是公交企業,政府以適當補貼的方式推動企業配置高等級車輛。”上海市交通港口局的權威人士透露,高等級車輛大約80萬元/輛,政府補貼為6萬元/輛,但是隨著各公司運營車輛相繼完成高等級配置,企業的資金壓力和成本負擔明顯上升,政府補貼則變得相對微薄,對企業的吸引力、推動力都有所減弱。
權威人士指出,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產品是國際慣例,上海市在大力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公交樞紐站建設、公交專用道建設的同時,建立專項基金對公交高污染車輛的更新、信息化建設、新農村建設中城鄉巴士的開通、公交線網的優化、換乘優惠等都實施補貼,給予運營企業政策扶持,以降低市民的出行成本和保持公交職工的從業積極性。
行業公益性、運作市場化
上海公交企業長期面臨“兩難”,既要向市民提供價廉物美的服務,又要實現盈利提高從業人員的收入水平。上海今年將加快推進新一輪公交改革,力圖改變上述悖論。“浦東、浦西各有一家公交公司,松江、嘉定、南匯、崇明、金山、奉賢、青浦等7個區縣另設7家公交公司,各公交公司相互之間適度競爭。”這種“7+2”的模式2008年已經初露端倪,上海五汽冠忠公交公司更名為上海五汽公交公司,將在久事公司的框架內與巴士集團的公交企業繼續整合。2008年12月28日,浦東新區公交公司以國有獨資形式成立,負責逐步收購區域內的其他公交企業。
公交產權回歸國有后為財政扶持企業打開了大門。浦東新區已于2008年底完成“公交財政補貼機制”的課題研究,該區將以“政府補貼=服務成本-營收+合理投資回報”的計算方法,通過成本規制,準確界定公交運營的政策性因素和經營性因素,評估公交服務的價值,使公交公益性補貼真正用于政府購買企業的公益性服務。浦西的久事公司、浦東的新區公交公司,以及7個郊區的公交公司,都可能由政府提供生產工具(公交車),然后專心于保證服務質量、方便市民出行。
韓正在上海“兩會”上補充發言指出,公交行業公益性的特征,決定了公交發展必須政府主導、以政府投入為主;但在公交運營上,可以引入適度有序競爭,提高效率和服務水平。新一輪公交行業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形成行業公益性和運作市場化結合更科學的體制和機制,使“公交運營企業有活力、市民公交出行更滿意、公交一線職工有奔頭”。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