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轟轟烈烈發展的背后,暗伏著一個全局性的憂患———
中國的汽車工業正以驚人的速度快速發展:2006年產銷量雙雙突破700萬輛,今年上半年依舊保持強勁發展勢頭,預計全年將達到900萬輛銷量。隨著汽車產業發展加速,各種矛盾也逐步凸現,其中汽車人才短缺的矛盾尤為突出———既缺汽車專業各類人才,也缺大師級人才,更缺企業領軍人物。加快培養人才,已成為中國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大關鍵因素。
為此,近日在第四屆中國(花都)汽車論壇上,中央有關部門領導、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領導、國內外著名汽車及零配件生產企業負責人、著名汽車學院專家學者和新聞媒體匯聚一起,為破解汽車行業“人才荒”問題獻計獻策。
《中國汽車人才發展戰略研究》課題報告研究表明:我國汽車產業職工人數2010年將達到356.87萬人,2015年將突破500萬人大關,到2020年將達到776.23萬人,平均年增長率為10%。我國汽車人才結構遠遠不能滿足汽車產業發展的需要,不僅缺乏既有技術又懂管理的綜合型經營管理人才,而且缺乏知識結構能橫跨汽車制造技術領域、電子技術領域、計算機技術領域的復合型技術人才。
人力資源成本是汽車產業最高的成本,如果現在還不高度重視汽車人才稀缺的問題,最終將會影響到汽車產業的整體健康發展。要實現我國汽車業的自主發展,要增強我國汽車業的國際競爭力,就必須樹立“人才開發”的理念,必須將“人才培養”放在核心位置。只有培養出大批高技術創新人才、高層次管理人才和高端營銷人才,才能實現我國汽車工業自主創新的歷史性跨越。
據廣州花都區區長王中丙介紹,目前汽車產業的瓶頸是汽車人才匱乏。以花都為例,汽車產業是花都的第一支柱產業,預計2010年生產整車80萬輛,實現產值1000億元。但目前花都擁有汽車人才僅3萬多人,直接從事汽車研發工作的人才只有550多人,未來5年花都汽車人才的缺口將超過6萬人。
為應對可能出現的“人才荒”,花都搶先一步實施“聚才工程”。在人才政策方面,花都區先后出臺了《花都區關于實施人才強區戰略的意見》、《關于在花都區投資創業的中高級人才在花都購買商品房的獎勵辦法》等文件19份和管理制度20多份,促進引才引智。華南理工大學廣州汽車學院、中國南方(花都)汽車人才市場、廣東汽車人才市場落戶花都,大批高層次汽車專業管理和技術人才聚集花都,已為花都汽車產業發展儲備充足的人力資源。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任勇表示,作為花都汽車產業的龍頭企業,東風日產希望與花都在人才培養方面有更多合作。
據介紹,近年來,花都創新“聚才工程”建立了“關系不轉,戶口不遷,來去自由”的人才率性引進、使用機制,開辟了引進人才和智力的“綠色通道”,在實施人才強區戰略、人才市場建設、博士后工作、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2002年以來,全區共引進汽車制造等支柱產業急需緊缺的各類高層次人才共2萬多人。
在論壇上,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中國汽車產業要突破人才“瓶頸”,亟待實行產學研一體化。“中國汽車產業在核心技術方面缺乏研發型人才”。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認為,高等院校培養的畢業生普遍缺乏實踐操作經驗的積累,很難真正成為行家里手,導致的結果是創新能力嚴重不足。對此,同濟大學汽車學院院長余卓平的觀點是:“學院派”的局限性可以通過院校與企業合作,產、學、研一體化來彌補。院校應當實行徹底靈活的學分制,“所有大學生同時畢業是計劃經濟式的安排”。他認為,企業很難同時提供如此之多的培訓生崗位,應當在企業獲得的項目能夠提供大量短期崗位的時候合理安排學生實習培訓,有崗位、修完學分的完全可以提前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