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硬科技”加持 我國首臺碳纖維復材地鐵巴士“金龍造”
2021年4月26日,美麗青島進入“上合”時間, 以“共享上合機遇,共謀開放發(fā)展”為主題的2021上海合作組織國際投資貿易博覽會暨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青島論壇舉行。
在這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新平臺上,金龍客車攜手合作伙伴發(fā)布了搭載全新“航空硬科技”的新能源客車——首輛碳纖維復合材料地鐵巴士,實現了客車制造新突破。上合示范區(qū)專家咨詢委主任趙艾、浙江清華長三角軍民協同創(chuàng)新研究院院長榮毅超院士、金龍客車副總經理、金龍國貿公司總經理謝衛(wèi)國等專家領導出席發(fā)布儀式。
航空科技賦能綠色公交 軍民融合樣本案例
新能源、輕量化,汽車工業(yè)發(fā)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節(jié)能減排與輕量化要求給汽車行業(yè)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論是產業(yè)結構、技術體系還是市場需求隨之發(fā)生變革,輕量化技術與應用迎來窗口期。
提及汽車輕量化,碳纖維材料首當其沖,這種誕生于上世紀60-70年代的技術形式,在當時看來是顛覆性的,它可以把塑料變?yōu)榻Y構材料,將塑料的性能變得與鋁合金類似,但重量更輕。因此,碳纖維的出現首先得到了國防航空航天的青睞。
國產碳纖維限于成本高,限制了其在民用客車上的商業(yè)化應用。國內部分汽車覆蓋件、裝飾件使用碳纖維復合材料,承力結構仍為金屬結構,但復合材料結構生產成本高,難以大規(guī)模應用。
據客車網了解,本次發(fā)布的金龍?zhí)祭w維復材地鐵巴士由金龍攜手浙江清華長三角創(chuàng)新研究院等單位共同研制,突破了碳纖維復材模塊化承載車身設計和低成本高效制造裝配關鍵技術,成功實現航空復合材料技術產業(yè)化。
全車采用100%國產碳纖維復合材料,通過四大創(chuàng)新技術,實現了碳纖維客車車身的輕量化、可商用并產業(yè)化的目標,引領汽車輕量化產業(yè)發(fā)展,實現汽車節(jié)能減排,助力綠色低碳發(fā)展。
浙江清華長三角軍民協同創(chuàng)新研究院副院長王洪海表示:“這個產品是我們國家在碳纖維復合材料領域內,真正能夠實現大規(guī)模應用的第一個產品,它是我們把航空碳纖維高科技,在民用領域低成本應用的體現。”
金龍?zhí)祭w維地鐵巴士產品經理王道福介紹,金龍?zhí)祭w維復材地鐵巴士采用輪邊獨立懸架驅動系統,融合航空碳纖維復材技術的多材料車身,整車輕量化減重2600-3000kg、乘車效率提升50%、同等座位數站立面積提升69%,電耗及能耗皆大幅降低,實現經濟高效運營;車內全平地板、大通道布局,后輪過道達到800mm,實現無障礙快速通行;搭載金龍ECO-Chip易驅3.0新能源管理系統,為乘客帶來更高效、安全、舒適的移動出行體驗。
據悉,金龍?zhí)祭w維復材地鐵巴士預計在2021年7月1日前完成生產10輛的交付,年內實現“百年百輛”的量產交付,以豐碩的創(chuàng)新成果向建黨百年獻禮。
聚焦“雙碳”目標 共建綠色智慧出行之路
今年兩會上,碳達峰、碳中和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我國承諾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全新的目標對加強生態(tài)文明建設、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fā)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源的交通運輸行業(yè),加強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成為各國關注的重點。
一直以來,金龍客車都是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的倡導者和踐行者,歷經21年的新能源汽車研發(fā)和推廣應用,打造了行業(yè)領先的新能源核心技術,構建了系列化新能源動力平臺和系統運營解決方案。
從混合動力到純電動再到氫燃料客車,從L4級自動駕駛客車到5G智能網聯客車,金龍客車順應當代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大方向,以創(chuàng)新為驅動,抓住產業(yè)綠色、高質量轉型帶來的巨大發(fā)展機遇,不斷為綠色、智慧的大眾交通注入新動能。
多方跨界合作,成功研制中國首款航空硬科技的碳纖維地鐵巴士,對于金龍與中國客車行業(yè)而言都極具里程碑意義。碳纖維地鐵巴士的新能源、復材科技和輕量化關鍵技術,具有顯著的節(jié)能減排的優(yōu)點,將有力促進產業(yè)鏈和中國客車高質量發(fā)展,以更智慧、更環(huán)保的出行,構建綠色交通注入了新動力。同時,還將為“一帶一路”沿線及全球提供了全新的大眾交通運營方案,共建綠色出行之路。
“十四五”奮斗征程已然開啟,以“建設美好出行社區(qū)”為全新使命,金龍客車將持續(xù)攜手各方合作伙伴,充分創(chuàng)新應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以綠色化、數字化為目標實現產業(yè)融合發(fā)展,為交通運輸行業(yè)的綠色發(fā)展和融合創(chuàng)新貢獻更多“金龍智慧”與“金龍力量”!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國慶假期收官,藕粉出行體驗分享來啦![10-08]
- 合肥國際新能源車展 安凱引領“智·電”出行[10-01]
- 智馭未來 匠心筑夢 中車電動第五屆職業(yè)技能大賽冠軍揭曉[09-30]
- 打卡《黑神話:悟空》取景地 還得靠依維柯4X4[09-30]
- 中通H11交付首汽 助建首都高質量旅游客運服務體系[09-29]
- 綠色公交“新風景”安凱純電動G6批量上崗紹興 [09-29]
- 公共出行焦慮重重 歐輝客車BJ6859幫你做好情緒管理[09-29]
- 夢想1+1 VIP 中通客車助力森煜汽運打造彩云之南高端旅游靚麗名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