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車全球首發第三代智能駕駛客車與央媒“親密接觸”
中央2臺整點財經報道畫面
本次走進中車電動的媒體有: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經濟日報、工人日報、中國新聞社、第一財經日報、經濟時報、人民網、新浪網、國務院國資委網站、國資報告、國資小新、證券日報14家媒體。
有科幻片的范兒
參考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對智能汽車發展的定義,第一代智能汽車技術屬于最初級的“輔助駕駛技術”,輔助駕駛技術的車輛僅具備車道偏離警告、正面碰撞警告等功能。第二代智能汽車技術則具備一定的自主處理功能,如自動巡航功能,自動緊急剎車功能等,能夠替代司機控制汽車狀態,因此屬于“半自動駕駛技術”。
第三代智能汽車技術則是高度智能化的自動駕駛技術,即汽車完全不用駕駛員控制、干預的情況下,智能系統可以自動檢測周邊環境變化并自主作出判斷動作,保證車輛安全、平穩行駛,某種程度上,其安全保障能力優于人工駕駛。目前,全球只有少數智能駕駛汽車處于該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真正將第三代智能汽車技術與汽車電動化技術相結合的實例在國內外并不多見。此次中車電動首次在實際路況條件下試驗原創的第三代智能汽車技術,便選取了12米純電動客車,在全球尚屬首創,代表我國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技術走在了全球前列。
本次展示行駛了近3公里,全程無人在駕駛位上,自動行駛。記者們在現場看到,新能源汽車靠邊啟動后,自動打開轉向燈、加速直線前行,駕駛屏幕則由原來的儀表盤變為數字顯示屏,行駛速度、電量、前方路障等數據,一目了然。
媒體團的記者們紛紛拿出手機記錄精彩瞬間。“這真是無人駕駛啊,有科幻片的范!”一位記者說道。
據悉,這款產品研發歷時2年多,搜集了不同路段、不同距離的測試數據。開放路段的測試環境更加復雜,天氣、路面、周邊環境等多重因素影響著客車的智能駕駛。此次是在重磅中央媒體親眼見證下,且公開路段成功“路考”,表明中車電動的智能駕駛技術可靠度較高。
從20臺提升到30余臺
體驗完智能駕駛客車,媒體團又來到中車電動智能制造工廠。
走進汽車總裝車間,看到每個工位上都有一臺終端設備,這些終端就是被稱為智能制造最后一公里的MES精益生產管理系統。通過終端設備,快速達成車間基層的數據收集和公司高層的決策下達,以實時、準確的數據在高層、技術與一線員間搭起一座動態信息橋梁。
從2008年開始,中車電動全面導入精益生產,大數據生產管理,企業智能制造不斷升級。如今,中車電動的全生產周期大大縮短,從原來的34天縮短到21天,日均產量也從之前20臺提升到30余臺,為大批量訂單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作為央企的一員,成立于2007年的中車電動,10年來年均復合增長率達近70%。依托中國中車強大的科技實力,中車電動打造了新能源汽車的全產業鏈條,成為了全球獨具特色的新能源汽車全能選手。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國慶假期收官,藕粉出行體驗分享來啦![10-08]
- 合肥國際新能源車展 安凱引領“智·電”出行[10-01]
- 智馭未來 匠心筑夢 中車電動第五屆職業技能大賽冠軍揭曉[09-30]
- 打卡《黑神話:悟空》取景地 還得靠依維柯4X4[09-30]
- 中通H11交付首汽 助建首都高質量旅游客運服務體系[09-29]
- 綠色公交“新風景”安凱純電動G6批量上崗紹興 [09-29]
- 公共出行焦慮重重 歐輝客車BJ6859幫你做好情緒管理[09-29]
- 夢想1+1 VIP 中通客車助力森煜汽運打造彩云之南高端旅游靚麗名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