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志浩:客車產能過剩直接導致行業價格競爭

據中國商用車輛網統計,2016年1—8月份,客車總計銷售169213輛,同比增長了6.67%。今年1—8月份,客車市場不溫不火,大客車產銷量明顯下降,雖然新能源客車的銷量同比仍有明顯增加(根據中汽協統計,2016年1—8月份,新能源客車累計銷售40796輛,同比增加了69.74%。),但主要是去年上半年基數偏低,顯現了今年的增幅。若比去年四季度,僅去年12月一個月就銷售了26928輛,今年1-8月份新能源客車銷量僅比去年12月一個月多一萬多輛,對全年預測不能過分樂觀。
2015年我國營業性客運車輛完成公路客運量161.91億人,旅客周轉量完成10742.7億人公里,同比分別減少了6.7%和2.3%。2011—2015年數據表明全國發送旅客班次總體呈現下滑趨勢,平均下降幅度為2.5%。2013—2015年旅客發送量也在下降年均下降幅度為2.8%。今年1—8月公路客運量同比下降了5.3%,公路客運周轉量下降了5.7%。
究竟是何原因導致中國客車市場這樣變化呢?
一是鐵路的發展,特別是高鐵的快速崛起對公路客運的沖擊。2015年鐵路旅客發送量同比增長10%,旅客周轉量同比增長6.4%,今年1-8月分別又增長了9.5%和6.2%。
二是節假日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費、私家車的發展以及人們出行方式和出行目的的改變,使道路客運整體面臨著新的巨大挑戰。
客運市場面臨的壓力必然影響到公路客車市場,預計今后兩年公路客車市場仍然會受到公路客運下滑的影響,苦苦維持難有明顯增長。
近幾年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給公交客車市場帶來了新的生機,尤其是新能源客車有著爆發式增長。但公交客車市場主要又受到了資金的影響使得客車企業財務壓力很大,一般企業難以承受。公交的訂單價格、付款、點單都很苛刻。雖然訂單有量但廠家做得都很苦,尤其新能源客車到現在補貼還沒到位,新的補貼政策也不明了,嚴重地影響了市場銷售。
供給側改革帶來的巨大變革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11月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提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
從供給側改革,提高整個供給側的技術創新、機制創新,供給創新,這是關系到我們整個經濟社會,能否保持穩步發展的關鍵。
2015年鐵路客運周轉量近二十年來首次超過公路客運周轉量(公路為10742.7億人公里),鐵路客運周轉量占全部總客運周轉量的比重達到了39.8%(公路為35.7%)。鮮明的數字說明了鐵路供給側的改革滿足了人們對出行不但要“出得去”還要“出得快、出得好、出得舒服”的要求,大大提升了鐵路客運的能力。高鐵的開通和發展嚴重的沖擊了公路客運市場。特別是干線公路、高速公路的客運市場。這幾年幾乎所有的快客都在受到沖擊,不斷的退出高速客運。快客長距離客運市場向支線中短距離市場轉移。用潰敗來形容似乎也不過分。
究其原因,公路客運一直墨守成規,市場分割,小規模經營,缺乏現代化、網絡化管理,營運機制保守,加之高速公路車輛行駛混雜,車輛運行準確性,可靠性,安全性受到諸多因素影響,長途夜間行駛受到制約和限制。這些都給旅客帶來乘車中的不便,不能準確、舒適、安全、可靠的到達目的地。因此大量旅客由原來首選公路高速快客轉向鐵路。
公路客運的滑坡正是這樣一種現象。公路旅客運輸面臨著改革創新的新挑戰,同樣面臨著供給側改革。今年5月在長沙召開的新常態下的客運轉型之路論壇,客運大佬們齊聚長沙,謀生存,謀發展。這是一個好的開頭,起碼看到了危機,看到了轉型方向,看到了客運改革創新的愿望。
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刻不容緩
2016年5月11日國家發改委汽車產能信息發布會介紹,2015年末已形成汽車整車產能3122萬輛,在建產能超過600萬輛。現有產能中,乘用車產能2575萬輛,商用車產能547萬輛,其中N2和N3類載貨車218萬輛,客車101萬輛。2015年37家主要汽車企業(集團)乘用車產能利用率為81%,產能利用比較合理。商用車產能利用率為52%,產能利用不充分。其中N2和N3類載貨車為49%,客車為56%。
不僅傳統客車產能過剩,就是剛剛起步發展不到兩年的新能源客車顯現出產能過剩,產能利用率不足。
一哄而上的新能源客車企業將造成新能源客車的產能過剩,進一步降低了客車產能利用率。國內前十家客車企業產量和規模都可以排在全世界客車制造業前十位。再不能盲目擴大產能投資了,要把資金投放到技術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上來。
新能源推廣應用及技術創新
裴志浩認為,今年1-8月新能源客車同比去年雖有一定幅度增長,但增幅明顯回落。1-8月新能源客車總銷量僅4萬輛,全年預計很難超過去年銷量。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提醒企業不要被市場爆發式增長誤導,發展電動汽車存在半途而廢的危險,企業應理性配置研發和產能投入。清華大學教授、國家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組長歐陽明高說:“安全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命根子’。”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李東指出,沒有安全就沒有新能源汽車的未來。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蔡團結說:“交通用產品不是試驗田,應該是成熟的產品。”下一步,在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上:一是要用安全的產品,二是要用好用的產品。
不過,新能源汽車正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重要載體。科技部副部長陰和俊表示,到2020年將建立起完善的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科技體系和產業鏈。據悉,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科技部聯合財政部、工信部、發改委、國家標準委等部門已共同組織實施“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試點專項工作,深化充電驅動技術轉型戰略,加強“三縱三橫”技術研發的部署。
裴志浩強調,客車產業技術創新的重點仍舊在三個方面,即主動安全、新能源和智能化。
針對客車零部件企業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裴志浩指出,客車整車企業應該鼓勵、協助和支持客車零部件企業的產品開發,在資金上、技術上、市場開拓以及產品使用方面積極幫扶零部件企業,只有我們的客車零部件技術提升了,產品做強了、做精了,客車的整體水平才能實現質的飛躍和進步。
此外,客車營銷模式也應創新和改革。今年上半年,受新能源客車補貼政策調整各種傳言影響,幾乎所有客車企業新能源客車銷售都感到有些束手無策。主要是補貼未定,銷售價格也無法確定。究其原因,新能源客車定價不是正向定價而是逆向定價。以補貼多少來確定銷售價格。這里顯然存在問題。另外,我們整個客車營銷特別是車價確定,車輛配置要求,受市場和用戶很大的制約。滿足市場需求是客車營銷始終遵循的原則,但完全盲目服從市場,就會失去客車技術進步引領市場需求的作用。
進一步提高營運客車安全性
裴志浩表示,為了進一步提高營運客車的安全性能,根據交通運輸部的要求,有必要制訂和修訂相關行業標準,其重點是客車逃生、阻燃、側傾穩定、應急被動安全等。
為了進一步提高逃生能力,對客車逃生要求的條件至少應該符合其中一條要求:
1、客車兩側應急窗全部要求為符合“客車外推式應急窗”QC/T 1030-2016標準的應急窗。
2、在應急窗安裝符合標準的安全錘,在車窗玻璃上方中部或右角標記有直徑不小于50毫米的圓心擊破點標志。同時客車兩側應急窗加裝電磁擊窗器。
3、取消現JT/T325標準對側窗玻璃應為粘接式的要求,明確應急門通道靠近走道出只允許安裝一個翻轉式座椅(座椅強度應符合GB 13057的規定)。(靠近應急門處不允許安裝座椅)。
關于提高營運客車內部材料阻燃性要求:
1、9米及以上營運客車地板鋪墊材料應具有阻燃性。其阻燃性應符合GB 8624中5.1.2鋪地材料B1-B級,s1-t0燃燒性能要求,氧指數應不小于30%。(或符合JT/T 1027-2016客車用阻燃橡膠地板中阻燃性要求)所用材料有害氣體指標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
2、車體用隔熱、保溫、隔音、減震材料,其水平燃燒應符合GB 8410“汽車內部材料燃燒性能”A-O級的要求。氧指數≥26%。煙密度指數和煙毒性應符合GB8624中“s1-t0”性能要求。
3、盡快制定“營運客車內飾材料阻燃性評價方法”標準。
其他建議增加營運客車安全性的要求:
1、9米以上營運客車應安裝客車追尾(FVCWS)和車道偏離(LDWS)預警裝置。
2、9米以上的客車行車制動管路內氣壓應大于等于1000KPa。
3、9米以上的高級客車兩前輪安裝輪胎爆胎保險裝置,其性能應符合JT/T 782-2016“營運客車爆胎應急安全裝置技術要求”。
4、營運客車下部行李艙高度應≤1100(1200) mm。(同時修改客車人均行李艙容積的要求)。對于改變行李艙高度困難的已定型產品,建議增加安裝ESP系統。
5、需要研究車長范圍的調整:將JT/T 325標準類型劃分中,小型客車的車長范圍調整為6米≥L>4.8米(取消9座以下微面為營運客車)。
6、中級及以上客車全部要求采用CAN總線。
7、客車內部安全標示應符合GB30678—2014“客車用安全標志和信息符號”的標志標示要求。
8、制作安全須知相關的影像資料,乘客安全告知視頻內容應固化于車內影音播放器。
9、客車內空氣質量應符合GB/T17729長途客車車內空氣質量的要求。建議高一級大型客車應安裝車內空氣凈化裝置。
10、將JT/T 325標準2015年修改單內容,修訂到正式標準中。(主要是對電動客車的防火要求)。
此外,客車學會將組織行業研究和制定交通行業標準“營運客車安全技術條件”。并對于客車與安全相關的零部件建議進行標準符合性檢測,建立產品審查備案及定期公布制度。
國內客車發展前景光明
裴志浩介紹,2015年全國公路總里程457.73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35萬公里。全國公路營運客車83.93萬輛,比上年同期減少了0.8%,其中大型客車30.49萬輛,同比減少了0.6%。但2015年全國城市及縣城擁有公共汽電車56.18萬輛,比上年末增加了6.2%,其中BRT車輛6163輛,同比增加了15.4%。全國公交運營線路總長度89.43萬公里,比上年末增加了9.4%。
最近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6-2018年,重點推進鐵路、水路、機場、城市軌道交通的項目303項,涉及項目總投資約4.7萬億元。公路方面,與“三大線路”區域通道內高速公路為重點,實施國家高速公路網剩余路段建設和繁忙路段改擴建推進普通國道提質升級和未貫通道路段建設。
2015年末,我國城鎮常住人口77116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6.10%,比上年末提高了1.33個百分點,隨著城鎮比率的提高,今后幾年,將有5000多萬人口移居到城市。2015年1-12月份國內外旅游人數41億人次,其中入境旅客2598.54萬人,預計2016年國內旅游約43.8億人次,增長9.5%,入境游1.37億人次,增長2.5%。到2020年國內旅游出行率將比2015年翻一番。
公路建設的發展,現代城市公交優先政策的落實,城鎮化率的提高,國內旅游業的迅速發展,都將為全國百姓道路出行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近幾年來我國的客車行業始終是在穩步健康的發展,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投放市場,在整個汽車行業中,完全實現了獨立的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我國早已是世界最大的客車需求大國,也是世界最大的客車制造國。抓住“第十三個五年”發展的契機,真正從客車制造供應端做好技術創新和產業提升,實現客車大國轉變為世界客車強國的“客車夢”。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國慶假期收官,藕粉出行體驗分享來啦![10-08]
- 合肥國際新能源車展 安凱引領“智·電”出行[10-01]
- 智馭未來 匠心筑夢 中車電動第五屆職業技能大賽冠軍揭曉[09-30]
- 打卡《黑神話:悟空》取景地 還得靠依維柯4X4[09-30]
- 中通H11交付首汽 助建首都高質量旅游客運服務體系[09-29]
- 綠色公交“新風景”安凱純電動G6批量上崗紹興 [09-29]
- 公共出行焦慮重重 歐輝客車BJ6859幫你做好情緒管理[09-29]
- 夢想1+1 VIP 中通客車助力森煜汽運打造彩云之南高端旅游靚麗名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