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雅諾致敬抗戰老兵·王墨村再憶抗戰光輝歲月
序:繼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的勝利日閱兵中,北京福田汽車圖雅諾等車型圓滿完成外事接待保障重任之后,福田汽車集團與愛心速遞基金聯合開展“致敬老兵計劃”。在這一公益活動中,光榮成為全新一代元首國賓車的福田圖雅諾走近抗戰老兵,聆聽他們的故事,意在“銘記歷史功臣,弘揚和傳承抗戰精神”。“致敬老兵計劃”將發掘并收集抗戰老兵的抗戰事跡,收錄成冊并發行系列刊物,在學校青年學生中傳播抗戰精神,以激勵當代人沿續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優良品質,實現中國夢的路上將抗戰老兵的精神繼續發揚光大。
王墨村,河北滄縣人,參加了齊魯大地上的多場抗日戰爭。先后在滄支隊二大隊、115師教導六旅16團、冀魯邊軍區三分區基干營、渤海第四軍分區惠獨立團、華野、三野等部隊任排、連、營、團等職。1952年由軍籍正團轉業到山東省民政廳,先后擔任地政處副處長、民政處長、福利局長、優撫局長、山東省榮軍總醫院黨委書記等職。1982年離休,享受廳局級待遇。2015年10月中旬,福田圖雅諾“致敬老兵計劃”志愿者團隊一行來到王墨村老人目前位于山東濟南的家中,聽老人講述記憶中抗日戰爭的崢嶸歲月。
來之前聽說王墨村已經93歲了,不久前剛去北京觀看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心里暗自思忖這位抗戰老英雄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和情懷。雖然已過耄耋之年,但王墨村老人的身體還算硬朗,聽力也還好,口齒清晰思維敏捷,和大家交流顯得很輕松,這或許和他早年在部隊擔任干部職務有很大關系。曾經在戰場上縝密部署運籌帷幄,轉業后繼續兢兢業業服務于人民,戰斗和工作的歷練成就了他記憶超群邏輯清晰的思維能力。說起抗戰經歷,老人顯然對曾經的戰友以及當時的戰斗場景印象深刻,點點滴滴的回憶都圍繞“把敵人打出去”鋪展開來。
王墨村
投筆從戎 十幾年不回家
1922年生于河北滄縣張古風村的王墨村,原名王詩遂。七歲就讀于滄州第二完全學校,畢業時名列榜眼。說起當兵的經歷,老人仍然豪氣沖天:“我從小就崇拜岳飛、文天祥等愛國英雄,覺得男兒志在四方,應當以青春熱血報效祖國。”
在學堂接受過近代教育的王墨村愛國情懷漸漸萌生,并扎根發芽。也是在這一愛國志向指引下,值1938年春共產黨領導的肖華東進抗日縱隊進軍冀魯邊區,16歲的王墨村投筆從戎,6月份,瞞著父母遠離家鄉參加革命。回憶當時的情景,老人說:“當時我有個同學先參加了革命,在地方委員會工作。一次偶然機會見面聊天,這位同學推薦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文件給我學習,一下子燃起了我愛國的熱情,更加堅定了我當兵的志愿。”
艱苦卓絕 戰斗苦中作樂
剛到部隊上時,王墨村參加的是滄支隊二大隊地方武裝部隊。他說,當時日本人在中國實施“以華制華”的政治進攻,不少漢奸乘機欺壓老百姓,使得“后方太不安寧了”。王墨村的部隊主要負責維護地方治安,他總覺得“有勁兒使不出來”。
1938年9月,王墨村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時,上級領導問他:“你愿意當兵嗎?”王墨村回答的響亮而有力:“我愿意!”“當兵打仗要拋頭顱灑熱血,有犧牲生命的危險,你不怕死嗎?”王墨村回答:“我不怕,怕死我就不來當兵了!”正是入黨的學習與教育使得王墨村從最初的民族覺悟上升到了更高的階級覺悟。隨著時間的推移,戰斗迎來了1940-1942三年最艱苦的時期,敵人發起從“梳篦掃蕩”、“鐵壁合圍”到“長途奔襲”各種招式的掃蕩。
令王墨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場戰斗發生在1940年的冬天。當時王墨村入編115師教導六旅16團,那天,天空下著小雪,王墨村的部隊在冀魯邊區向敵占區發起進攻,不到一個小時向敵人發起一次沖鋒,最后一次沖鋒前,戰士說:“排長,子彈快沒有了!”排長慎重考慮之后,命令到:“所有戰士不許打虛槍!”子彈用盡之后,戰士們和敵人拼起了刺刀。王墨村老人描述,當時我們的條件比較艱苦,裝子彈用的是一種鐵打的容器“鐵堆子”,最后,戰士們就用鐵堆子和敵人拼。王墨村當時作為指揮員,從戰壕里探頭出來查看敵情時,被子彈擦左額而過,鮮血直流,后轉移到當地群眾家中養傷。王墨村回憶,“我們當時都是在踏著烈士的鮮血前進”,那一次戰斗,殲滅敵人和漢奸1200多人。由于交戰處不在部隊的根據地,幾乎是在平地上作戰,毫無遮擋,這使得我軍損失慘重,“一個連100多人,剩下70多人。在這次戰斗中,我們的連長、營長都壯烈犧牲。”
王墨村老人也還記得1941年的一場戰斗中,自己繳獲的一個在當時頗為稀罕的120相機。當時在戰斗中有一個紀律,繳獲的槍和戰利品都不可以私人保留,要上交,但是關于這個紀律又有一個默許的規則:誰繳的槍給誰用。王墨村笑著說,“戰士們都想弄個好槍,所以大家在戰斗中打敗敵人時,都喜歡喊‘繳槍不殺,繳槍不殺’!”一次戰斗中,“我們一個團住在一個村子里,有一天被敵人圍攻,戰斗異常激烈,敵人甚至增援了兩個排來對戰。”但是在戰士們的英勇搏擊下,敵人被打跑,于是大家繳獲了不少敵人的槍支和武器。當時,一個團委的警備員看到一個方方正正的盒子,以為是敵人的槍彈盒,拿腳給踢開了,“當時大家都不認識相機這個東西啊!我過去撿起來看看,原來是臺照相機,就跑去拿給領導上交。領導說,這么個玩意兒給你吧。我正想要呢,就自己留了下來。”王墨村上過學,腦子靈活,學習能力特別強。沒一段時間就自己學會了怎么拍照,還特意去買了膠卷練習。老人說:“后來我用這臺相機拍了很多照片。現在相機放在我兒子那里,作為一個抗戰的紀念。”
回憶起作戰生活,王墨村說起一名叫“吳學文”戰友的一兩件趣事。“當時部隊里,有個排長叫‘吳學文’,大家都喜歡開玩笑說他為什么叫‘無學問’?他想了想,也是,想改個名字。‘吳德’?好像不大好,‘吳病’?也不好聽。”后來有一次敵人來掃蕩,這名吳學文連長親自上陣,帶領戰友們打得異常英勇。彈藥用完了,吳連長就和敵人拼刺刀。這場戰斗中,吳學文一個就繳獲了敵人五支槍。戰斗結束后,部隊領導表揚他“英雄無敵好戰士”。大家一想,叫他“吳敵”吧!從那以后,他真就把名字改成了“吳敵”。
告慰英雄 發揚抗戰精神
能叫得上名字的戰友,王墨村記得的并不多,但他叫不出名字的那些戰友的英勇事跡并沒有絲毫遜色。回憶起那些他見過但叫不上名字的戰友,王墨村動容的說,“那些在戰斗中勇猛殺敵壯烈犧牲的戰友,他們是真正的無名英雄!”
回憶起七十多年前的戰友,王墨村記憶如清水般清晰。1939年王墨村參加的一次戰斗中,當時的縣委書記、政委、政治主任均犧牲;之后又一次的戰斗中三個連三個大隊中七個營級領導干部中,四個犧牲,這其中就有兩位王墨村的同學。“好多死去的戰友我們都不知道他們真實的姓名,無從查證。”王墨村說:“那時候大家心里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打敗日本鬼子,建立新中國。你想想,那時候當兵打仗,沒工資沒名位,還有莫大的生命危險。”但他和戰友們志向不可動搖:“怕犧牲,別當兵”“就是為了打鬼子,一心一意打鬼子”。
在2015年9月3日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中,93歲的王墨村受邀到現場觀禮。談到觀看閱兵儀式的感受,王墨村老人難掩激動,“我感到非常興奮,為自己當兵自豪!過去戰士們都是小米加步槍打敗了鬼子,中國現在可強大了,能夠更好的保衛和平、建設國家。”
在9月13日福田汽車集團致敬老兵計劃(山東站)活動中,王墨村老人親臨現場,與現場嘉賓領導一起近距離參觀元首國賓車福田圖雅諾,感受國賓級乘坐體驗,并在元首國賓車前莊重敬禮,祝福祖國繁榮昌盛。對于福田汽車集團與愛心速遞基金聯合啟動的“致敬老兵計劃”公益活動,老人感到很欣慰:“如今處于和平時代,但是抗戰精神要保留,艱苦作風要保留。我們應當繼承愛國主義精神,延續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優良品質,建設新中國最終實現繁榮富強中國夢。”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國慶假期收官,藕粉出行體驗分享來啦![10-08]
- 合肥國際新能源車展 安凱引領“智·電”出行[10-01]
- 智馭未來 匠心筑夢 中車電動第五屆職業技能大賽冠軍揭曉[09-30]
- 打卡《黑神話:悟空》取景地 還得靠依維柯4X4[09-30]
- 中通H11交付首汽 助建首都高質量旅游客運服務體系[09-29]
- 綠色公交“新風景”安凱純電動G6批量上崗紹興 [09-29]
- 公共出行焦慮重重 歐輝客車BJ6859幫你做好情緒管理[09-29]
- 夢想1+1 VIP 中通客車助力森煜汽運打造彩云之南高端旅游靚麗名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