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發布十二五交通發展建設規劃
2012年8月16日,北京市發布了《北京市“十二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侗本┦?ldquo;十二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總結了“十一五”時期交通發展的成功經驗和存在問題,分析了“十二五”時期交通發展面臨的形勢,并通過對城市經濟社會發展與交通發展的形勢分析,按照首都功能定位的要求提出了“十二五”時期交通發展的目標和戰略對策,確定了發展重點和主要任務,并制定了相關的保障措施。其中,對公共交通的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
《北京市“十二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遵循“開放、科學、務實、創新”的編制原則,舉辦了國家部委、周邊省市交通部門、北京市相關委辦局、區縣政府等十余次座談會,召開了院士、國務院參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交通專家、市民代表等多次咨詢會,開設了網上公眾建言獻策專欄,在廣泛吸收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形成了《北京市“十二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
規劃認為,“十一五”期間是北京市機動車增長最快、交通投入最大、交通結構改善最明顯、交通管理最有效、市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交通系統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振奮精神、開拓創新,克服重重困難,加快構建以“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綠色交通”為特征的新北京交通體系,應對了5年凈增200多萬輛機動車的挑戰,基本滿足了市民不斷增長和變化的交通需求,適應了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十一五”時期市級交通基礎設施投資達到約2118億元,占同期GDP的4.0%,比“十五”時期增長101.3%。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公共交通投資占交通基礎設施投資的59%。實施公共交通低票價優惠政策。建成10條軌道交通線路,運營里程達到336公里。優化調整地面公交線網,實現全市行政村“村村通公交”。2010年城市公共交通客運量達到68.98億人次,比“十五”末增長33.2%。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由“十五”末的29.8%提高到39.7%。
《規劃》預測了今后五年北京的公共交通的需求:“十二五”末全市日均出行總量將達到5400~5900萬人次,平均出行距離增加到11公里。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快速增長勢頭很難自行減緩,中心城路網承載能力難以支撐。而受用地、專用道網絡等條件的制約,改善難度極大。同時,改善自行車出行環境,保持步行和自行車在中短距離出行中的合理比例,也將面臨巨大挑戰。未來五年北京交通將面臨人口、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快速增長的嚴峻考驗。
“十二五”時期必須在發展方式、途徑和策略上有新的突破。
《規劃》制定了今后五年北京公共交通的發展戰略:
緊緊圍繞全力推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戰略,進一步提高“四個服務”水平,推進中國特色世界城市建設,以緩解城市交通擁堵為中心,以建設公交城市為主線,努力構建以“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綠色交通”為特征的新北京交通體系,進一步增強發展能力和服務能力,促進首都交通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十二五”時期,交通發展要確保首都交通整體安全順暢,確保中心城特別是核心區交通運行狀況不惡化并逐步得到改善,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持。具體目標為:1、公共交通吸引力明顯增強,出行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力爭達到50%,小客車出行比例控制在25%以下,自行車出行比例保持在18%左右。2、交通設施承載能力進一步提高,中心城交通擁堵狀況得到緩解。城市快速路達到300公里,建設城市主干路200公里,建設城市次干路支路微循環系統400公里;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到660公里;綜合客運交通樞紐力爭達到14個;建設5萬個公共停車位、2.1萬個駐車換乘停車位、5萬輛規模的公共租賃自行車系統;力爭交通設施承載能力提高20%,中心城路網擁堵指數控制在7左右。
3、構建一體化綜合運輸服務體系,對外輻射能力顯著提高?;窘ǔ?1500公里市域公路網,其中高速公路達到1000公里;加快鐵路樞紐建設,強化高速鐵路的區域輻射能力;打造適應北京未來發展的世界級大型國際樞紐機場,航空旅客年吞吐能力超過1.2億人次,中轉旅客比例達到20%以上,貨郵吞吐量超過300萬噸;加快出海通道建設。
4、交通出行效率不斷提升,交通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形成“1-1-2”小時交通圈,即中心城內通勤出行時間平均不超過1小時,最遠新城到中心城(五環路)出行時間平均不超過1小時,北京到環渤海經濟圈(華北、京津冀)中心城市出行時間平均不超過2小時;交通安全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年萬車交通事故死亡率控制在1.7以下。5、交通科技水平進一步提升,交通節能減排效果顯著。全行業核心業務實現信息化;大幅提高工程科研成果的推廣使用率;通過管理、經濟、技術手段降低全行業能耗水平,基礎設施建設、軌道交通用能大幅降低;力爭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量在“十一五”末的基礎上削減10%左右。
《規劃》規定了今后五年北京公共交通的主要任務及重點項目
(一)著力推進公交城市建設
全方位深化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政策措施,以方便廣大市民出行、最大限度減少路網交通負荷為目標,推進以軌道交通為骨干、地面公交為主體的公交城市建設,實現交通與城市和諧發展。
大力發展軌道交通,同時,在既有軌道交通線路的四環路外站點逐步增加建設駐車換乘停車場。駐車換乘停車位建設2.1萬個,“十二五”末達3萬個以上。
優化完善地面公交系統。充分發揮地面公交的主體作用,規劃、實施以快線網為骨架、普線網為基礎、支線網為補充,覆蓋中心城、新城、鄉鎮的公共電汽車服務網絡。優化調整地面公交線網,加強與軌道交通的銜接,增加支線網密度,增設小區延伸線路和區域“袖珍線路”,提供多樣化公交服務,完善線網功能結構。公共電汽車線路條數達到760條,中心城日均客運量達到1300~1500萬人次,90%乘客步行到最近車站距離不超過500米,高峰時段主要干線候車時間3至5分鐘,高峰時段平均滿載率控制在70%左右。重點建設地面公交快速通勤系統,在主要客流走廊和快速路上施劃公交專用道150公里,總里程達450公里以上并連續成網;建設完成阜石路、廣渠路等大容量快速公交線路,完善朝陽路、安立路快速公交線路的道路設施條件,基本實現與社會車輛的物理隔離;依托專用道,重點發展市區公交環線、快線及與新城之間聯絡線。優化車型結構,適當增加地面公交運力,提高車輛的安全、舒適、環保性。中心城公共電汽車數量達到2.3萬輛,其中空調車比例由50%提高到70%,車輛能源結構以國Ⅳ和國Ⅴ柴油公共汽車為主,以天然氣公共汽車為輔,以無軌電車、純電動、混合動力公共汽車為補充。
重點建設四惠、宋家莊、蘋果園、北苑北、望京西、豐臺火車站、菜戶營、北苑、通州核心區、霍營等10個客運樞紐;推動開展首鋼、海淀山后、新國展、芍藥居、奧體南區、首都機場、商務中心區(CBD)、星火站、北京新機場、門頭溝等樞紐的前期研究工作。保證內外交通及各種交通方式的合理銜接,改善換乘條件。
(2)公交場站加快永久性公交場站建設,建成溫泉、北七家、后沙峪、郭公莊、麗澤南5處中心站,西直門南、西直門北、冷泉、青塔等25處首末站;將一批臨時場站轉化為永久場站;重點在公主墳、大北窯等10處區域建設多港灣式中途換乘站,建設臨時場站40處;合理調整車輛保養布局,建成五里店、清河2處保養場;
鼓勵新能源電動汽車的使用,建成小營、四惠2處電動車公交場站;規劃建設木樨園、方莊、右安門、和平里等多處立體停車場,提高現有場站停車能力。
4、加強郊區客運體系建設
完善郊區客運場站建設,新建五級客運站80個,實現鄉鎮客運站覆蓋率達到100%的目標。推動郊區客運經營主體公司化、經營方式公交化、經營行為規范化,建立以軌道交通、大容量快速公交、市區公交放射線為快線、區縣城區到鄉鎮線路為干線、鄉鎮到行政村線路為支線的三級客運體系,實現城鄉服務均等化。
(二)著力推進綜合交通體系建設
強化交通對城市發展的引導作用,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高設施承載能力和安全應急保障能力。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干道系統和次支路系統建設,利用地下空間完善路網結構,加大中心城公共停車場建設力度,改善停車環境,緩解中心城交通擁堵。加大新城內部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建立多模式交通走廊,引導新城開發。加快以高速公路和國、市道為骨干,功能和結構完善的市域及區域公路網建設,構建公路、鐵路、民航為一體的交通設施體系,提升對外輻射能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國慶假期收官,藕粉出行體驗分享來啦![10-08]
- 合肥國際新能源車展 安凱引領“智·電”出行[10-01]
- 智馭未來 匠心筑夢 中車電動第五屆職業技能大賽冠軍揭曉[09-30]
- 打卡《黑神話:悟空》取景地 還得靠依維柯4X4[09-30]
- 中通H11交付首汽 助建首都高質量旅游客運服務體系[09-29]
- 綠色公交“新風景”安凱純電動G6批量上崗紹興 [09-29]
- 公共出行焦慮重重 歐輝客車BJ6859幫你做好情緒管理[09-29]
- 夢想1+1 VIP 中通客車助力森煜汽運打造彩云之南高端旅游靚麗名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