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車安全標準國際化是優選之路
我國客車工業標準化已有20多年的發展歷程,大致經過了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其特征是各主管部門制定各自的客車部標;第二階段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其特征是統一制定成套客車標準,并開始采用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ECE)法規;第三階段是90年代至今,其特征是系統采用ECE法規,制定發布了一系列客車標準,特別是近年來采用歐盟M2、M3類客車統一型式認證的客車指令。
在50年代,客車是按類型分別由幾個部門生產,即城市客車由建設部生產,長途客車由交通部生產,中汽系統則生產各種客車,稍后則由航空部生產微型車。因此各部門皆有自己的客車標準。
行業檢驗工作輪流由各部主持,并且使用不同的部標準,時而因標準要求不同而造成矛盾。1986年,國家標準總局組織6個部(中汽、交通、建設、航空、司法、公安)成立客車標準聯合工作組,負責制定統一成套的客車標準。在客車標準體系形成后,由客車生產技術人員對國際和國內客車標準的水平及其差距進行了充分論證,并組織37個單位起草制定了由45項標準組成的標準體系。應該說,這套標準對客車生產的有序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90年代初期,確定以ECE汽車法規為基礎,部分參照美國聯邦機動車安全標準,研究、建立強制性標準體系的策略。客車采用ECER36客車結構安全要求,1997年將《客車通用技術條件》改為強制性標準《客車結構安全要求》。當時由于客車產品結構和強制性標準均處于發展階段,因此只是參照采用。90年代后期,根據ECE法規制定了《輕型客車(車型 圖片 論壇)結構安全要求》、《客車座椅及車輛固定件強度》、《雙層客車結構安全要求》等標準。新世紀之 初,歐盟頒布2001/85/EC《關于用來運載除駕駛員以外多于8名乘客的車輛的特別規定》客車指標。我國及時采用,于2004年制定了新的客車結構安全要求標準。從國內外發展趨勢看,等同采用2001/85/EC,不僅是形勢發展的需要,也是重大的發展契機。
回顧我國客車標準化的發展歷程,不僅在于總結經驗,更重要的是預示未來,力爭更優。
世界車輛法規協調論壇(WP.29)于上世紀70年代中期制定的ECE R36,幾經補充修訂,至上世紀末已出至03版,現在其增補件有9項,而在80年代制定的ECE R52輕型客車結構安全要求,其01版也有7項增補件,1998年頒布的雙層客車結構安全要求ECE R107,也有5項增補件。發展到ECE R107,客車的安全技術要求有了較大的進展,比 ECE R36—03、ECE R52—01增幅較多。縱覽ECE客車法規20多年的發展,其在協調統一方面具有以下特點:
(l)客車結構安全要求包括軸荷、乘客利用面積、標志、防火、穩定性、出口、內部布置、扶手、照明、鉸接段、踏步區、行李架、結構強度、關門力測量及助殘裝置等15項。從ECE R36到ECE R107,除穩定性、結構強度和助殘裝置是新加的以外,其他要求基本相同。后者雖為ECE R107增補件,卻完全納入客車指令(附件Ⅶ)。隨著協調統一工作的不斷深入,締約國對技術要求的采用率已從40%增至80%。而客車指令2001/85/EC是集ECE R107和ECE R66之大成,并于2003年8月實施型式認證,即100%強制采用。
(2)結構安全要求的技術層次增多,技術水平提高,法規內容除強制要求外,還擴充了條件性要求或選擇性要求。例如,對乘客門的要求就包括:①基本要求:如最少數量、最小尺寸、門間距離,從車內外易開、2級彈簧鎖、控制件高度與距門邊半米內、開門機構不傷人等。同時,對其配套結構或設備如踏步板、人工照明、引道等也有基本要求。②條件性要求:門內無機構遮踏步板,駕駛員直視不清時有光學或其他機構,臨近內艙門者防無意操作。還有踏步板防滑,駕駛員反轉開關等。總之,當結構需要時,必須滿足安全條件。③選擇性要求:M2類客車和雙層客車可選擇乘客門等酌減尺寸(附件Ⅵ和附件Ⅷ)。各類客車可選擇伸縮式踏步、乘客門自動操縱機構,Ⅱ、Ⅲ級客車對助殘乘車裝置亦可選擇。對應急出口既有基本要求,也有條件要求和選擇性要求。如撤離艙口可以是易碎玻璃的或彈射式的,此外還有一系列具體規定。
(3)結構安全要求的充分細化,規定可以采用相關專項法規,以進一步細化。如,車輛運行質量采用97/27/E C《關于機動車及其掛車的質量與尺寸》指令;輕型客車滑動門規定采用91/662/EEC《關于機動車內部裝備(轉向機構)在碰撞中的狀態》指令;機動車安全帶和約束系統采用2000/3/EC和96/38/EC。在上部結構強度方面,通過ECE R66認證即認為符合規定。
(4)歐盟已勾勒出今后的發展趨勢,即M2、M3類客車按2001/85/EC型式認證。原ECE R36。R52和 R107合并,且不能同相關指令矛盾。ECE R66將修訂,客車指令亦將進一步發展。可見,客車法規的國際化已成定局。
客車指令是一部篇幅最長的汽車法規,分析其上述特色,它不僅是有關客車安全的全面規定,而且有助于促進技術水平、安全特性與性能要求的全面提升。其他汽車法規也有類似特點。
對于我國客車工業界而言,對上述法規指令既要加深認識,又要優化實施。例如,在熟悉客車指令有關規定和安全要求的情況下,還需要知道:①這些規定對安全性的影響,通過對比,認清細化、嚴格化或放寬的理由后結合具體國情(如人體尺寸、地理與氣候條件、使用特點等)應采取變通措施;③根據具體使用條件和發展階段,對主要結構、配套設備提出可簡可繁的設計方案。
優化實施辦法是:在深化認識的基礎上,針對產品設計找差距、找原因、找改進措施。對樣車除綜合評定外,可對重點結構或部件研究幾種設計形式,如最簡單的、適應性強的、高級優秀的和特種用途的。在客車整體結構上可以有:現產品改進型、國內領先型、進入國際市場型、新型樣車等,并可以形成產品系列方案。
從以上對國際客車安全法規的分析和對我國客車安全標準的回顧中可知,目前我國客車工業正面臨著發展契機,我們千萬別墨守陳規,千萬勿遷就落后,而是要認清國際形勢和發展需要,創建全新的客車結構安全標準,并對已有的輕型客車和雙層客車結構安全標準、客車上部結構強度標準等幾項標準,規定分步協調的技術措施。客車安全標準國際化是新世紀優選之路。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合肥國際新能源車展 安凱引領“智·電”出行[10-01]
- 智馭未來 匠心筑夢 中車電動第五屆職業技能大賽冠軍揭曉[09-30]
- 打卡《黑神話:悟空》取景地 還得靠依維柯4X4[09-30]
- 中通H11交付首汽 助建首都高質量旅游客運服務體系[09-29]
- 綠色公交“新風景”安凱純電動G6批量上崗紹興 [09-29]
- 公共出行焦慮重重 歐輝客車BJ6859幫你做好情緒管理[09-29]
- 夢想1+1 VIP 中通客車助力森煜汽運打造彩云之南高端旅游靚麗名片[09-29]
- 高端客運市場的綠色解決方案 中通H13E席卷德國漢諾威[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