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商用車企短期無法走出重組僵局
2009年—2011年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的指導思想,提出了未來3年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八大目標,并出臺了相關配套措施。
“通過兼并重組,形成23家產銷規模超過200萬輛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45家產銷規模超過100萬輛的汽車企業集團,產銷規模占市場份額90%以上的汽車企業集團數量由目前的14家減少到10家。”在規劃細則中明確指出,將鼓勵一汽、東風、上汽、長安等大型汽車企業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兼并重組。支持北汽、廣汽、奇瑞、重汽等汽車企業實施區域性兼并重組。支持汽車零部件骨干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擴大規模,提高國內外汽車配套市場份額。此條政策的出臺似乎預示著國內車界呼喊多年的兼并重組好戲不日就要變成現實。
中國重汽作為唯一一家商用車企業入選“國家隊”
企業現狀與重組欲望
然而,多年對國內主要商用車企業演變歷史和現狀的跟蹤研究分析說明,認為要在2011年前打破國內商用車企業重組僵局,依然不大可能。
眾所周知,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一般企業都不想去收購和兼并新的企業或業務,因為這對改變企業短期的盈利能力沒有幫助。在國內主要商用車企業中,一汽解放歷史最悠久,經過多年的發展,產品結構已經完備,短期內看不到重組兼并其它商用車企業的企圖。
東風商用車同樣如此,經過近年的產品結構調整,目前東風天龍、大力神全力出擊重卡市場,同時在2008年4月份推出天錦中卡后,產品線進一步完善,未來更多可能性在于培育品牌和推廣市場方面,兼并重組其它商用車企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北汽福田雖然號稱國內商用車產銷量第一,但其目前的主要業務是輕型車領域。正因為其重、中型商用車業務不強,該公司今年1月份與戴姆勒共同簽訂了《商用車合作協議》,雙方決定在中國成立一家中/重卡合資公司——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因此,其短期恐怕不會再有重組兼并其它企業的意圖。
此外,由于這三家大型商用車企業與上汽依維柯紅巖分別隸屬于一汽集團、東風公司、北汽控股和上汽集團,且都是此次“規劃細則”中提及的重點企業,因此,它們更不可能被其它企業兼并或重組。
中國重汽希望猶存?
惟一的希望就只有中國重汽了,該公司繼2008年末重組大同齒輪廠初步成功后,在2011年前,還會有進一步的大動作嗎?與25年前引入斯太爾技術時一樣,今天,濟南已再次成為中國商用車的中心,因為在規劃細則中,中國重汽作為唯一一家商用車企業入選“國家隊”,成為政府重點支持并參與行業重組的企業。2008年,中國重汽由于符合國Ⅲ標準的自主知識產權EGR發動機的研發成功并投入市場,其重卡產銷量再次蟬聯國內榜首,并實現銷售收入過500億元大關。而且自香港上市后其資本一直運作穩定,資金比較充裕,相比而言目前其最具收購實力。
重組濰柴動力?
規劃細則中指出,中國重汽與北汽、廣汽和奇瑞一樣,鼓勵其實施區域兼并重組。而縱觀山東省內,與中國重汽業務最為接近的無非是在2006年與其已經分道揚鑣的濰柴動力。雙方曾是有著“血緣”關系的上下游企業,中國重汽是濰柴動力的最大發動機用戶。
但是在分家之后,兩家企業則通過投資和收購等手段,各自形成了從整車到發動機、變速器等的重卡黃金產業鏈,目前正處于分庭抗禮的局面。
同時,中國重汽過去重組和兼并的企業都是對公司業務發展形成支持的,或者互補性比較強的,并不是去拯救其他企業。因此,中國重汽短期內重組濰柴動力只是天方夜譚。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合肥國際新能源車展 安凱引領“智·電”出行[10-01]
- 智馭未來 匠心筑夢 中車電動第五屆職業技能大賽冠軍揭曉[09-30]
- 打卡《黑神話:悟空》取景地 還得靠依維柯4X4[09-30]
- 中通H11交付首汽 助建首都高質量旅游客運服務體系[09-29]
- 綠色公交“新風景”安凱純電動G6批量上崗紹興 [09-29]
- 公共出行焦慮重重 歐輝客車BJ6859幫你做好情緒管理[09-29]
- 夢想1+1 VIP 中通客車助力森煜汽運打造彩云之南高端旅游靚麗名片[09-29]
- 高端客運市場的綠色解決方案 中通H13E席卷德國漢諾威[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