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保護主義將導致新能源客車產業空心化危機
新能源車熱潮正在政府和車企間越演越烈。
最新的進展是,工信部、財政部、科技部日前表示,要盡快制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工程推薦車型目錄》(以下簡稱 《推薦目錄》)。也就是說,參與“十城千輛”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計劃的城市,若要想獲得中央財政補貼,所采購的車型必須是納入《推薦目錄》的正規產品。
據悉,此舉是為了防止地方政府出于地方利益目的而隨意購買更符合當地利益的車型。
2009年2月,科技部、工信部等四部委曾聯合下文明確了使用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標準,并在全國13個城市試點實施“十城千輛”計劃。但就在這項旨在通過政府力量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升級的宏偉計劃實施前夜,一些企業表示,此計劃面臨著中央部委與地方利益保護、產業空心化、多頭管理等一系列問題。
產業空心化危機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化方面走到世界前列,是政府主管部門為汽車產業設計的彎道超車的一個重要路徑。
2009年2月中旬,財政部、科技部、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召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會議”。由于一些城市積極申請參與,參與“十城千輛”計劃的城市名單目前已經增至13個,北京、上海、重慶、長春、大連、杭州、濟南、武漢、深圳、合肥、長沙、昆明、南昌等城市入選。
同時,四部委聯合宣布將對參與示范的新能源汽車進行財政補貼。對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混合動力汽車根據混合程度和燃油經濟性分為5檔,最高每輛補貼5萬元;純電動汽車每輛補貼6萬元;燃料電池汽車每輛補貼25萬元。長度10米以上的城市公交客車、混合動力客車每輛補貼5萬-42萬元,純電動和燃料電池客車每輛分別補貼50萬元和60萬元。
根據會議要求,參與示范的13個城市的地方財政也要安排配套資金,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購置、配套設施建設及維護保養等相關支出給予適當補助。
由于中央政府明確表態對示范城市的新能源汽車進行補貼,13個城市很快先后實行“十城千輛”計劃。不過,這些城市首批采購的新能源車型,都帶有明顯的“地方色彩”。
比如北京市采購北汽福田800多輛混合動力公交客車,重慶市采購10輛長安集團的混合動力轎車,長春與大連首批采購的混合動力公交來自一汽,其他城市的首批新能源示范車型也都來自本省或本地區企業。
從各地政府近期的舉措看,顯然已經把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今后發展的重點。繼北京市宣告成立首個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與生產基地后,重慶、吉林省等城市也宣布要建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而且都是以本地整車企業為主體。
這一現象已經遭到一些業內人士與汽車企業的非議。在上海車展前夕的FPT“中國汽車創新論壇”上,國內客車老大宇通的企業代表表示,如果“十城千輛”繼續按照現在的做法走下去,各示范城市從當地利益出發優先采購本地企業產品,并不利于國內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提升和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
“造出幾十輛樣車并不是什么難事,汽車企業都能做到,尤其在可以采購國外關鍵總成的情況下。但是真正產業化,最好是政府召集各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進行聯合技術攻關,而不是現在這樣各地做各地的。”這位代表直言不諱地說。
宇通的代表之所以敢于把大家私底下議論的話在公眾場合講出來,也是因為在客車的新能源車示范上條塊分割的現象尤為突出。城市公交客車是“十城千輛”示范計劃的重點車型,但是從目前13家城市采購的車型看,客車大多為處于二、三梯隊的中小客車企業,這些企業往往有大集團的資源優勢。
而客車行業是產業集中度相對較高的行業,“三龍一通”等第一梯隊的幾家企業的規模、技術優勢都很明顯。在宇通等第一梯隊的企業看來,混合動力等新能源客車的產業化,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參與。
中央政府干預
負責“十城千輛”計劃的幾大部委也注意到這一問題,《推薦目錄》被視作中央部委對此苗頭的一種干預。
據了解,申請加入《推薦目錄》的企業需對其申報產品做兩項技術檢測,分別是節油率與最大電功率比。以往的產品公告對這兩項技術指標并沒有要求,通過測試的產品將被納入《推薦目錄》中,中央財政補貼也將以此為依據,對不同類型和節油效果的車型給予不同補貼。
參與《推薦目錄》討論工作的清華大學汽車系教授陳全世表示,制定這一目錄,一方面是為了使財政補貼更有依據,根據不同的節油效果進行不同的補貼標準;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規范參與示范的新能源車輛,鼓勵參與城市采購通過檢測認可并納入目錄的正規產品,防止地方政府完全按當地政府利益采購車型。
但也有企業人士表示,在“十城千輛”計劃不明確規定公開招標以及公開招標車型比例的情況下,很難避免各地政府的地方保護行為,設立這么多門檻反而會加劇“多頭管理”。
“先申請新能源企業申請資質、再申報工信部的產品公告,再申請新能源示范車輛推薦目錄,然后還會面對各個示范城市的采購目錄,是不是太麻煩了?本來做新能源車就是一項短期看不到利益的事,如果參與示范也很復雜,會挫傷企業參與的積極性。”
“‘十城千輛’計劃離不開各地政府的積極參與,要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本地企業優先的地方保護行為在所難免。但更要考慮整體的技術進步,如果始終是各地各自為戰,恐怕只能停留在小范圍示范的階段,難以實現產業化目標。”長期參與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的汽車專家王秉剛表示。
他最為擔心的是,各地政府的地方保護會導致新能源汽車的技術 “空心化”。“目前就有一些技術并不成熟的示范企業采購國外的關鍵總成,這種車型參與示范沒問題,但不應該享受政府財政補貼,要補貼就應該補貼自主開發的技術與產品。但如果新能源示范運行地方政府干預過多的話,就很難避免技術空心化的情況,這需要中央政府統一協調。”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合肥國際新能源車展 安凱引領“智·電”出行[10-01]
- 智馭未來 匠心筑夢 中車電動第五屆職業技能大賽冠軍揭曉[09-30]
- 打卡《黑神話:悟空》取景地 還得靠依維柯4X4[09-30]
- 中通H11交付首汽 助建首都高質量旅游客運服務體系[09-29]
- 綠色公交“新風景”安凱純電動G6批量上崗紹興 [09-29]
- 公共出行焦慮重重 歐輝客車BJ6859幫你做好情緒管理[09-29]
- 夢想1+1 VIP 中通客車助力森煜汽運打造彩云之南高端旅游靚麗名片[09-29]
- 高端客運市場的綠色解決方案 中通H13E席卷德國漢諾威[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