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金龍就是我的家”――老員工眼中的蘇州金龍10年
2008年底,蘇州金龍迎來成立10周年的日子。從默默無聞到“中巴王”,再到成為客車行業的主流企業之一,蘇州金龍僅用10年時間年銷售額就突破50億元大關。創造這一成績的是全體蘇州金龍人。日前,親歷蘇州金龍10年發展的4位老員工坐在記者面前,用他們的親身經歷,描述著蘇州金龍10年的高速發展歷程和他們與蘇州金龍之間的特殊感情。
員工自我激勵
趙偉和陸榮輝雖然年齡不大,但已經是蘇州金龍不折不扣的老員工了。1999年7月,他們剛從技校畢業,就來到成立不久的蘇州金龍。“剛來公司的時候,這里無論是工作條件還是生活條件,與現在比簡直是天壤之別。”提起蘇州金龍這10年的發展,趙偉感慨良多。“那時公司的自動化程度還很低,尤其是在物料搬運方面,全公司只有一輛叉車,基本上靠員工人工搬運。就連加注汽車油料的手搖棒都很少。”就是在這么一個連基本工具都缺乏的時期,員工硬是靠著頑強的毅力撐了下來。“當時為了完成生產進度,沒有叉車就幾個人搬,整個車架都靠人搬。不能加注油料,就把油倒在小桶里拎出去,找一個皮管,用嘴吸起油往油嘴里注。”對于公司初創期所吃的這些苦,趙偉輕描淡寫地說,“當時就是一心一意完成任務,其他的什么也沒想。”
讓陸榮輝記憶最為深刻的是,2000年前后,因為生產任務重,他經常加班到深夜,有時一干就是一個通宵。由于缺乏工具,生產效率不高,但車間沒有一個人有怨言。“當時心里肯定有想法,可覺得不干出名堂有些不甘心,就堅持下來。”陸榮輝說,他看著蘇州金龍成長壯大,對這個企業有著很深的感情,要讓他離開,很舍不得。這就是員工對于蘇州金龍最樸素的感情。
公司為員工提供平臺
當然,公司對員工所做的點點滴滴也激勵和感動著員工。1999年10月進廠的葉楊閩是蘇州市勞動模范,曾多次赴新加坡、安哥拉、馬來西亞、卡塔爾等海外市場做售后服務。“公司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平臺,每位員工都可以提出各種合理化建議,提出改進產品質量的意見。這不僅能讓普通員工融入公司的生產和經營,還培養了員工奮發向上的觀念,讓大家都意識到,只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適應公司的快速發展。”顯然,蘇州金龍營造的這個環境,讓身在其中的員工真正意識到提高自身的重要性。
蘇州金龍是個人性化的企業,這是記者感受最深的一點。劉孟標1999年9月進廠,來蘇州金龍之前有一份不錯的工作,當他來到蘇州金龍后,感受到了家的溫暖。“讓我決定留下來的原因是我看到了領導和員工之間的深厚情誼”。他說,“領導很關心我們,經常詢問我們生活上有沒有什么困難,對福利方面有沒有什么要求。在梅雨季節,廠區的下水道經常堵,老總甚至親自掏下水道。在新廠房還沒有竣工時,我們中午只能吃盒飯,老總每天和我們一起吃。這激勵著我們一心一意干工作。”
正是企業內部形成共享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企業文化,才使蘇州金龍迅速崛起。第一個10年已經過去,這些老員工開始展望第二個10年。“希望公司到第二個10年時,我們還能坐在一起,聊一聊下一個10年的感受。”趙偉說。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合肥國際新能源車展 安凱引領“智·電”出行[10-01]
- 智馭未來 匠心筑夢 中車電動第五屆職業技能大賽冠軍揭曉[09-30]
- 打卡《黑神話:悟空》取景地 還得靠依維柯4X4[09-30]
- 中通H11交付首汽 助建首都高質量旅游客運服務體系[09-29]
- 綠色公交“新風景”安凱純電動G6批量上崗紹興 [09-29]
- 公共出行焦慮重重 歐輝客車BJ6859幫你做好情緒管理[09-29]
- 夢想1+1 VIP 中通客車助力森煜汽運打造彩云之南高端旅游靚麗名片[09-29]
- 高端客運市場的綠色解決方案 中通H13E席卷德國漢諾威[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