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東亭花園的楊小姐記得,2001年的時候,路過家門口的公交沒有一輛空調車,如今552、108、712、709路都有了空調車。公交集團稱,今年600臺空調車全部到位后,武漢公交四成是空調車。
不少武漢市民還記得2002年第一批子彈頭上路的風光。當時,武漢的空調車主要是“8”字頭的通恒公交車,另外516、201等路有百余臺空調車。隨后兩年,空調車每年增加100多輛。從2004年開始,空調車的數量開始很快上升,平均每年要增加400臺。
空調車上路,確實讓武漢市民的乘車條件大大改善。不過也有市民認為,上空調車的速度是否太快了?畢竟,空調車票價要比普通車高。特別是春秋季節,有的市民認為乘坐空調車沒有必要,寧可乘坐普通車。隨著空調車數量的增加,一些原本普通車和空調車混編的線路也是清一色的空調車,如728路。
公交集團有關人士稱,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也要提升檔次,因此近幾年來空調車增加速度較快,大多乘客還是認可了這種做法。當然,有些線路換了空調車后,乘客“不買賬”,他們便換回普通車,如605路;有些線路如737、741、541、546、712、548、549、70 1、721、729等路仍堅持混編,這也是根據乘客的需求而來。
不少市民建議,空調車在增加的同時,應該在票價上有所優惠,如實行季節性的優惠、或是刷卡優惠。不少乘客羨慕北京公交的低票價。
武漢公交部門則認為,北京票價的優惠有政府財力的支撐——公交一年的補貼達到40億元,而武漢公交的運營不能不考慮到成本。
責任編輯:艷陽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