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海將迎來公交百年華誕。今天上午,10多輛車身印有大型宣傳畫的電車出現在20路線上,拉開了上海公交百年紀念系列活動的序幕。老駕駛員吳滿華說,再過幾天,20路就將投放一批零排放、低能耗、低噪聲的新型電動車。
1908年3月5日清晨5點30分,由英商經營的上海第一條有軌電車線路正式通車。第一輛車從靜安寺出發,經過愚園路、赫德路(今常德路)、愛文義路(今北京西路)、卡德路(今石門二路)、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向東行駛,穿過公共租界大街南京路,沿著外灘至上海總會(今廣東路外灘東風飯店)。叮叮當當的車鈴聲,是無數老上海人心中的美好記憶。
1963年8月15日,第一輛20路無軌電車駛離靜安寺起點站,上海交通揭開了新的一頁。上世紀80年代,上海電車線路最多達到21條,擁有電車900多輛,占市區公交車總數的16.2%,電車營運規模居亞洲第一。
“過去電車經常‘翹辮子’,有時還要動員乘客幫忙推車。”老駕駛員吳師傅說,現在車輛的機動性能大大提高,司機開得輕松,乘客坐著舒適。
據悉,一種新型電動車本月底將率先在20路線上亮相。這種電車沒有“辮子”,車體內裝備超大電容和電池組,低能耗、零排放,每天只需充一次電,就可行駛250公里,每公里耗電量低于1度,是一種環保的綠色電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