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七天的“十一”黃金周順利落下了帷幕。福建省各級交通主管部門、運政管理機構、地方海事機構、運輸企業、客運站發揚“一通百通
海西八方縱橫”的福建交通精神,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科學安排,確保了全省道路、水路春運輸工作安全、有序、優質,取得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圓滿完成了“十一”黃金周工作任務。
據統計,黃金周期間全省道路運輸日均投放客車1.8萬輛,共發送汽車客運班車481416班(其中加班18207班,包車282班),比去年同期增長2%;發送旅客1260.23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7%;完成周轉量94275萬人公里,比去年同期增長9%,完成營收17865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4.71%。全省水路運輸日均投放船舶909艘,25143座位,完成客運量64.19萬人,比去年同期減少12.11%。
黃金周運輸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運輸增長呈U型增長態勢。黃金周前兩天和最后兩天流量相對集中,中間三天的分布相對比較均勻。其中10月1日全省道路發送旅客225.38萬人次,水路發送旅客10.77萬人次,達到黃金周旅客出行的最高峰,
10月2日以后發送旅客人數趨向緩和,10月7日開始迎來第二次客流高峰。二是學生流、探親流、旅游流三流合一,客流流向地趨于中短途,前往旅游客流增多;三是旅客客流主要以中短途客流為主,長途客流為輔。中短途客流主要集中流向經濟發達的閩南三角地區和各地的旅游景點,其次是福州、閩西南方向的旅客較多,而南平、寧德、龍巖等山區縣市的旅客則主要流往境內各縣城;四是在農村公路網和高速公路網進一步完善的帶動下,農民進城游和市民農家游的客流量進一步增大;五是居民的假日旅游更趨于成熟和理性。居民出游更注重“健康、時尚、個性”,旅客出行選擇自駕游、水上旅游船、城市周邊短途客運班車的比例比往年有所增加。總的來說,全省黃金周運輸工作安全有序,旅客出行順暢,未出現旅客壓站滯留的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