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由經濟日報社主辦、相關媒體協辦的農村公路與新農村建設高層論壇在北京召開。來自交通部、國務院政策研究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業部、中央黨校、社科院和有關省市政府及交通部門的代表,就進一步推動農村公路又好又快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行了多層次、多角度的探討。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唐仁健、交通部副部長翁孟勇出席論壇并作主旨發言。四川省交通廳副廳長鮮雄、山西省晉中市副市長馬彥平等分別介紹了農村公路建管養方面的經驗,有關專家給予了點評。
唐仁健高度評價了農村公路建設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對解決“三農”問題的積極推動作用。他特別強調,交通系統近年來實施城鄉同步、協調發展公路事業,具有超前意識,在各行業中起了帶頭作用。他認為,新農村建設的任務非常重,農村公路對于擴大農業生產半徑、讓農民享受到現代化的生活方式至關重要,因此,農村公路建設工作仍然任重道遠。他希望各地在農村公路建設中繼續正確引導、發揮群眾的積極性,繼續加強農村公路養護工作。
翁孟勇說,2003年以來,交通部對公路建設投資政策進行了重大戰略調整,加大了農村公路建設投資力度,將農村公路建設工作作為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發展思路上,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好中求快”;在實施方式上,堅持“兩個依靠”(始終依靠黨委政府的支持,始終依靠人民群眾的支持),促進“兩個轉變”(從部門行為轉變為政府行為,從行業行為轉變為社會行為);在投資政策上,堅持以政府投資為主,多渠道籌集資金;在技術政策上,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做到建管養并重、路站運全面推進。
“十五”以來,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全省交通系統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服從服務于“三農”工作大局,大力實施鄉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取得了巨大成績。2002—2006年全省農村公路建設完成投資296.3億元,占同期全省公路建設投資的1/3;新改建農村公路10.8萬公里
(含農村巷道)。鄉鎮通油路率提高了14個百分點,建制村通水泥路油路率提高了38個百分點,建制村通公路率提高了4個百分點,全省100%的鄉鎮、80.5%的建制村通了油路、水泥路,97.6%的建制村通了公路;新建鄉鎮汽車站191個、候車亭3018個、招呼站牌14668個,新增農村客運班線1574條、客車3421臺,鄉鎮通客車率由“九五”末的97%上升到100%,建制村通客車率由“九五”末的67%上升到89.6%。
作為近年來三晉大地上升起的一顆明珠,晉中交通的飛速發展集中體現了山西交通在新時期實現的跨越。五年間,全市農村公路建設工程共完成投資達到34億元建成農村公路16520公里。到2006年底,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9122公里(不含通村公路),公路密度達到56.1公里/百平方公里,100%的鄉鎮、97.2%的建制村通了水泥(油)路,96%的建制村通了公交(班)車,農村交通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在提高農民收入,推進農村產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同時,有力地促進了村鎮文明建設,密切了干群關系,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了強有力的交通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