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教授在汽車行業已經工作了大半輩子,和宇通公司在技術領域有著廣泛的交流。用胡教授自己的話說就是:"我是看著宇通由一個小汽車修理廠,一步一步發展成為今天中國客車行業的龍頭企業的。所以我對宇通有著很深的感情,直至今天,也依舊關注著宇通的發展。"
占據技術制高點
"如果說客車企業的終端競爭靠的是車子自身的耐用品質,那么客車企業的根本競爭則是技術的競爭。而我們都知道,舍本逐末是絕對不可能的不可取的。沒有強大的技術支持,談耐用也只能是空談。只有在技術的堅石上構筑起來的耐用城堡,才會是牢不可摧的。宇通客車無疑做到了這一點。宇通公司所具備的強大技術實力,大家有目共睹。其擁有國內客車行業唯一的國家級技術中心、首家博士后工作站。每年多達數億元的科研經費投入,并且在逐年的增大。從人力和物力上都保證了宇通公司占據著國內客車行業技術的制高點。所以由這樣一個企業來詮釋耐用、倡導耐用,是再合適不過的。"
第一要有第一的擔當
在現代,把一個企業做的讓人尊重,要遠比把一個企業做大難的多。而一個企業要想受到人們的尊重,承擔起必要的責任是必須的。對此胡教授結合宇通給我們做出了解答。
"如今,宇通已經成為中國客車行業的一面旗幟。不單做到了國內客車行業最大,在國際市場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看到宇通集團能夠如此快速、健康、持續的發展,作為行業的一員我衷心的感到高興。而我在這里想說的是一個企業在成功之后,特別是成為行業翹楚之后所應擔當的一種責任。和過去相比,中國的客車是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無論是在技術方面或者是理念層面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通過對宇通的了解,我感到很欣慰。因為宇通在這兩個方面都表現出了一個龍頭企業擔負起責任的信念和決心。在技術領域,他們已經不單單是研究某種車型、某個配件,而是進行著大量基礎性研究,這對整個中國客車行業的發展都有著不可估量的貢獻。而比如此次耐用活動這樣的耐用理念普及活動,對引導整個客車行業的健康發展都有著極為積極的意義。"
機遇和挑戰同在
胡教授在客車行業工作了近40個春秋,對客車行業的發展有著清楚的把握和獨到的認識。在談到當前客車行業的現狀時,胡教授告訴我們:"在當今的中國客車行業,可謂是機遇和挑戰同在。公路交通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推進、以及旅游業的興盛,為客車企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對于客車企業這是機會;然而競爭也是殘酷的。當初交通部表彰的十大客車企業,經過幾年的發展,有的已經退出了這個角逐的舞臺。現在客車企業的競爭,是技術的競爭。具體來說,就是客車品質和性能的競爭。而在客車的所有的性能里面,耐用無疑是制勝的關鍵。經濟性、安全性、舒適性、可靠性這四方面幾乎涵蓋了客戶對客車的全部要求。宇通做到了這一點,所以在以往的競爭中取得了成功。"
胡教授喝了口水,接著說:"今天活動的口號是'更耐用 只因我們做得更多'。這個'更'字讓我很感欣慰,因為它說明宇通沒有在成功面前止步,始終是一直在努力。我是個熱愛客車行業的人,所以看到客車企業的持續發展我就很高興。宇通在實現自己發展的同時,也為中國的客車行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相信宇通在未來的征程了一定能抓住機遇,實現更大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