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通2006"更耐用
只因我們做得更多"系列耐用升級活動完美收官
|
2006年12月6日,隨著南北兩線巡講隊伍最終匯聚北京舉辦的"耐用盛典"落幕,宇通2006"更耐用
只因我們做得更多"系列耐用升級活動完美收官。與會期間,2005年宇通"耐用之星"與耐用團隊的客戶代表,及2006年耐用巡講的客戶代表、行業專家、媒體,共同就宇通在"耐用"上的潛心研究和給客戶、給社會帶來的利益、價值進行了熱列討論,全方位展現了宇通在客車燃油經濟性、噪聲、振動、舒適性等多個方面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宇通不僅發布了耐用宣言、尋找了耐用之星,而且以自己的技術實力在不斷提升"耐用"的技術含量。
|
宇通2006"更耐用
只因我們做得更多"京城大揭密
|
宇通相關負責人表示,"耐用盛典"不是一個"句號",而是宇通邁步尋求更多"耐用"科技創新的起點,代表著宇通引領中國客車行業趕超世界客車品質的決心和希望。
據了解,宇通2006"更耐用 只因我們做得更多"系列活動遍及福州、廣州、長沙、武漢、重慶、南京、青島、沈陽、太原和保定10個中心城市,貫穿涵蓋宇通的十萬多名用戶。相比05年宇通"耐用是金"系列活動,這一次的"耐用風暴"聲勢更大、內容更新、覆蓋面更廣。
|
宇通2006"更耐用
只因我們做得更多"系列活動北京總站活動現場
|
業內普遍認為,宇通此舉代表著中國客車行業"耐用"理念的進一步完善和成熟。"宇通發揮自身的科研優勢,對耐用性進行了深層次的發掘,不僅僅在理論上形成了較為系統完善的方向,更是在實際的技術研究上進行了細化,將新的技術應用到車輛的實際使用當中,從而使車輛的性能得到更大提升,這樣的研究無論是對客運企業還是對宇通自身都是一個巨大進步。"在參加宇通的活動后,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副院長宋傳學教授如是說。
活動期間,宇通博士后工作站的工程師進行了詳細的"耐用技術"宣講。結合儀器測試現場獲得新車型數據與老車型數據對比,燃油經濟性、噪聲、振動等各方面均獲得突破性進展。在場客戶踴躍參與親身體驗,對于宇通自主創新的成果表現出熱切關注,來自一線的用戶代表紛紛表示:"宇通客車的骨架、底盤質量都很不錯,而且還省油,售后服務也好,這次推出的新型客車經濟性、舒適性、可靠性、安全性指標都提升了,這些指標都與我們的客運贏利有直接聯系。"
在講到行業內獨有的發動機熱管理技術時,來自青島華旅旅行社有限公司的劉宏光更是直接算了一筆"帳":如果將宇通發動機熱管理技術普遍運用在客車上,每100公里能節油;1-3升,假設每升油5元的話,如果行駛100萬公里的話整車平均能節省10萬,這對一個擁有多輛宇通車的企業來說這筆帳是不能不算的;不僅如此,這項新技術不但保障部件正常工作、還可有效延長其使用壽命,增加了宇通車使用年限,這又是一筆收益……
|
宇通博士后工作站的工程師進行了詳細的"耐用技術"宣講
|
與會的專家、用戶對"耐用"可以幫助客戶實現價值最大化的觀點達成了高度的共識。"我們必須讓耐用做主。"
來自福州安豪旅游汽車服務公司的用戶代表林嶸喊出了行業的心聲。他認為,客車不是一種消費品,不是一次消費完就可以了,客車是一種工業投資品,它的價值就在于能創造出更多的價值。宇通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始終把客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清楚客戶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全心全意幫助客戶賺到錢、賺更多的錢。而客車的耐用品質是一切的基礎。只有客車擁有過硬的耐用性能,才能實現持續運營,才能保證低投入,才能實現客戶價值的最大化。
|
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文兵先生與到會的嘉賓、專家、用戶面對面的溝通交流
|
在宇通看來,不論"耐用"理念的宣揚,還是不斷追尋耐用科技的創新,目的都是為了實現與客車用戶的共贏,實現用戶的價值最大化,并以此來實現宇通的發展。"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新技術應用的具體體現以及產生的實際成效,使用戶更進一步地了解宇通'耐用是金'的理念,使耐用成為客戶選擇客車的核心價值標準,這是能帶給客戶最大化價值、最多收益的一個標準,并且將有助于帶動整個客車行業走一條健康的發展道路。從活動實施的效果來看,我們達到了舉行活動的初衷和目的"。談及2006年"更耐用
只因我們做得更多"系列活動,宇通活動負責人如此表示。
|
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文兵先生與嘉賓探討問題
|
建設部城市車輛發展委員會發展部葉東強主任評價說,"宇通的強盛代表著企業自身的長足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為中國的客車企業做出了一個姿態,展示了中國客車的骨氣。"在他看來,中國的汽車制造業在技術領域一直受國外先進技術的牽制,從而導致在競爭中喪失了主動權。作為制造業,技術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命門。宇通牢牢把企業的命運抓在了自己手中,在發展中占住了先機。據了解,宇通作為第一個在全行業內宣講"耐用"品質重要性的企業,如今,憑借從管理、研發、生產工藝、質檢到服務全線貫穿的耐用體系,已經打造出成套的保障產品擁有可靠耐用品質的企業發展體系,并不斷提升產品的品質與技術含量,推動中國客車行業不斷向前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