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付出高昂代價,成為北京奧運汽車合作伙伴時,奧運贊助的排他性,就賦予其至高無上的商業壟斷權利。
汽車行業惟一的贊助商,使大眾汽車不僅獲得了壟斷的宣傳地位,也使其成為北京奧運參賽選手和貴賓的惟一官方指定用車。2004年6月10日,在對外宣布:大眾汽車成為北京奧運汽車合作伙伴時。北京奧組委副主席兼秘書長王偉曾指出:奧運期間,大眾汽車將提供的產品包括轎車和客車。
為此,寶馬無奈地放棄了角逐。不過,面對寶馬,中國客車企業似有幾分幸運。"上帝"的眷顧,使大眾汽車最終放棄了提供大巴的機會,盡管它曾想從巴西引進技術在中國生產。
這無疑是中國客車企業的奧運商機,它的商業價值不僅體現在賺錢上,也不僅體現在市場份額上,更大的價值正如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所說:"體育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張維迎所說則更為具體:"奧運不僅對大企業,對很多中小企業都是一個機會,對他們提升品牌具有重要的價值。"
確實,無論對于中國的運動員,還是中國的企業,自己家鄉的奧運會恐怕都是"百年等一回"。
根據北京奧組委預計,將有來自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奧委會、16000多名運動員、隨隊官員、國際奧委會和國際體育組織官員、國內外貴賓,20000多名記者,以及幾十萬的境外游客和幾百萬的觀眾參加和參觀2008年北京奧運會。有400億人次的收視人群觀看電視轉播。如此規模的眼球,如何不讓人贊嘆奧運舞臺的魔力。
2008年,世界來到中國。在這一全世界參與人數最多的盛事中,通過奧運可以讓世界聽到中國強大的聲音,通過奧運可以讓世界了解中國經濟的實力,通過奧運可以讓世界看到中國產品的魅力。
當一輛輛接送各國運動員的客車在人們視線中穿梭時,人們很容易將其與奧運聯系在一起,而奧運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全球性,在于它代表一種美好的情感。為此,在商家心目中奧運是最好的展示舞臺,它是贏得世界信任和認同的機會,也是提升品牌價值的機會。
我們說中國要變成一個客車強國,就要有讓全世界都知道的客車,就要有讓世界認可的品牌,現在機會來了,我們如何把握這個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