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7月1日這一時間點的日益臨近,國Ⅲ排放標準將在全國范圍正式實施,為此記者近日走訪
了北京的幾大客運站,查看國三標準實施前客運企業的態度和準備情況。記者在走訪北京蓮花池
客運站時發現所有原國二標準的進京營運客車已經被要求安裝了一種“CBM系列柴油顆粒捕集系
統”,以減少車輛對環境的影響!
柴油機微粒捕集系統 攻破環保難題
據了解,柴油車微粒捕集器,屬于一種分離技術,其工藝成本低,再生效果好,壽命長的
優點。它包括微粒捕集器、濾芯和再生控制裝置,濾芯為陶瓷纖維紗線纏繞濾芯,微粒捕集器的
結構是,捕集器殼體內的前部設有一個支蓋將殼體分為前后兩腔,上述濾芯和加熱電阻絲設在后
腔內,支蓋的下部開一孔與進氣管相對,上部開一孔與旁路管連通,擋板兩端的軸轉動支撐在上
、下孔之間的支蓋上的軸座孔內,伸在殼體外的擋板軸上的齒輪與氣動閥的閥桿上的齒條相嚙合
,主要用于柴油車尾氣治理和微粒捕集器的再生。該系統是用于治理柴油機污染排放的“柴油機
紅外再生微粒捕集系統”,日前通過相關部門組織的鑒定。
這項技術成果是由大連理工大學內燃機研究所完成的。它是在國家“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
目“柴油機顆粒排放控制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對各種微粒捕集器技術的研究與篩選,自主研究
開發出來的新技術。將這項新技術及其產品用于柴油機微粒捕集器,可大大減少柴油機工作帶來
的環境污染。

據研究人員介紹,柴油機熱效率高,輸出功率大,燃油消耗率低、節能,因此越來越多地被
用于汽車動力。但是,降低柴油機排放的碳煙顆粒污染,一直是個環保難題。而“紅外再生微粒
捕集系統”,解決了柴油機微粒捕集器生產中的一項關鍵技術難題,滿足了國內城市公交車、旅
游客車以及重載車輛等柴油發動機減少污染排放的環保需求。
實踐表明,使用該技術可使汽車柴油發動機的微粒排放凈化率大于95%,達到歐洲Ⅲ號排
放標準,使用壽命大于10萬公里,其可靠性和先進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造價過高 油耗增大
然而,據幾位車主介紹,該系統的安裝價在4萬-6萬不等,同時營運車輛安裝了該系統后,
車輛的油耗百公里增加了3-5升,大大提高了車輛的營運成本。據湖北沙市紅門路客運中心
ZK6129H/HW的司機王振華介紹:“我的車最近安裝了該系統后,每趟下來,燃油比原來要多花
300多塊,有時候車輛的動力系統也受影響,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采取點措施從技術的角度解決下
這個問題”。
河南平頂山一客運公司的蔡先生同樣也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北京快要舉辦奧運會了,作為
中國人我們為之自豪,為北京的藍天做點貢獻是我們每一個公民的責任,但希望該系統的安裝價
格能稍微低點,以減輕我們的壓力!”
責任編輯:一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