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城鄉客運體制是統籌城鄉發展和推動城鎮化進程的必然趨勢,也是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如何在城鄉道路暢通、場站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的基礎上全面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從晉中市的改革發展情況可窺一斑。
2003年,晉中市政府辦公廳制訂印發《晉中市發展農村客運規劃》以后,又召開了晉中市發展農村客運動員大會,按照統籌規劃、市場化運作、公司化經營、公交化管理的要求,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在短短幾年內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截至2006年底,全市農村公交客運公司達22個,開通農村客運線路267條,總營運里程5622公里,農村營運客車達624輛,行政村通車率達96%。介休、祁縣、榆社、左權、昔陽、壽陽六個縣、市實現了城鄉客運一體化,城鄉人民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得到明顯緩解。但由于少數縣(區)城鄉客運體制分割,嚴重地制約了晉中市客運市場的健康發展。
對此,晉中市按照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客運市場思路和統一政策、統一規范、統一標準、統一票價、統一管理的要求,以理順管理體制,統籌城鄉客運資源為前提,以合理布局線路、調整與優化客運市場結構、規范經營主體、加快客車更新、提高服務質量為重點,滿足城鄉人民群眾出行需求,促進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
首先,理順客運管理體制。調整政府部門間的職責權限,明確劃分部門之間的職責分工,相同或相近的職能只能由一個部門承擔,解決多頭管理、政出多門的弊端,對全市道路客運與城市客運實行統一歸口交通運管部門管理的改革措施,從根本上解決長期以來因管理體制不順、職能交叉、區域分割制約城鄉客運市場健康、快速發展的問題。
其次,落實城鄉客運發展。堅持干線、支線、熱線、冷線并重發展的原則,鼓勵和引導發展統一班次、統一車型、統一票價、統一核算、統一經營“五統一”的公司化經營、公交化管理的運營模式,形成以縣城為中心,以重點鄉鎮為樞紐,以行政村及旅游景點為網點的城鄉客運網絡,真正解決好城鄉人民群眾“出行難”的問題。
第三,開發旅游客運發展。以晉商文化旅游,東山紅色旅游以及各縣(市、區)的自然風景區等旅游資源為依托,逐步開通榆次、太谷、祁縣、平遙、介休等地景點的旅游專線,促進全市旅游事業的快速發展和旅游服務質量的提高。
第四,抓好客運站場建設。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的建設原則,完成左權、太谷、平遙三個縣級汽車客運站,全市十五個鄉鎮汽車客運站的啟動運營和新建客運候車亭、站點牌的安裝管護工作,為城鄉人民群眾出行提供優越的候車條件。
營造寬松的市場環境需要各級各部門的大力配合,為此,各部門要對城鄉客車實行優先開業審批、優先線路審批、優先安排班次、優先核發牌證、優先年度審驗;適當減免養路費、運管費、客運附加費、車輛檢測定級費和客車進站費“五優先”“五優惠”傾斜政策,并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取消不合理收費項目和攤派,以減輕城鄉客運經營者的負擔。交通運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大對客運市場的監管力度,依法查處無證、無牌、無費的“三無”客車和“拉客、宰客、甩客、倒客、賣客”,不按批準線路經營,不按規定站點停靠和違反運價規定等違規行為,嚴厲打擊車匪路霸、黑車黑戶和欺行霸市等違法行為,保護城鄉客運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維護客運經營秩序,建立平等、競爭、有序的客運市場。同時,確保城鄉客運安全。城鄉客運企業要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并要按照“三關一監督”的要求,強化企業內部安全管理工作,加強對司乘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做到警鐘常鳴,嚴格杜絕超速、超載、疲勞駕駛等違章行為,交通運管部門要加強城鄉客運安全監管,禁止無證車輛、貨車、農用車、拖拉機、摩托車和技術狀況不合格車輛從事客運經營,確保城鄉客運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