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谷城:多建亭 少建站 “多在叉道口和農民集中居住的地方建一些候車亭,少建一些車站,這樣既方便農民乘車,又少花錢。”這是湖北省谷城縣在農村客運站點建設布局調研時,農民提出的想法。
谷城是湖北省較早實施“村村通”工程的試點縣,圍繞“路通則車通”的目標,該縣提出了“車頭向下、村口始發、通村達戶、澤惠萬家”的口號。通過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發展農村客運,目前該縣農村客運營運班線已達22條,從事農村客運的車輛達138輛3388座,日發客班400班次,年客運量達440萬人次。
如何合理規劃布局農村客運站點,建農民朋友需要的站點,避免因選址不當造成的人為浪費?該縣交通部門決定還權于民,在廣泛深入的調研后,形成了“一個中心,四個組團,放射性發展”的思路,就是突出以縣城為中心,在經濟相對發達、交通地理優勢突出的石花、冷集、廟灘、盛康4個鄉鎮組建客運集團,多在村莊集鎮建亭,少在鄉鎮建站,充分整合現有資源,基本實現集鎮居民在集鎮中心、農民在家門口統一候車。
在整合站點資源上,谷城交通局主要采用四種模式:一是內部資源整合式。在全國文明小城鎮五山鎮,利用因通鄉公路等級提升、養護機械化水平提高、養護工人勞動強度降低后造成生產作業區閑置且又處中心位置的場地,新建了中心站;二是系統資源整合式。在冷集借該鎮中心位置——交管站場地,興建了客運分站,解決了2路公交車停靠問題;三是政府主導式。茨河鎮由于原來沒有站點,農民乘車難,在與政府協商后,該鎮自行在鎮區中心位置建起了候車室,交通部門只給予了一定的扶持;四是社會籌資式。谷城至廟灘鎮的班線一直由聯戶聯合經營,原車站設在省道襄谷路上,由于路面擴寬和街道延伸,已經不能停車,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該鎮通過土地劃撥,由聯合體出資進行了場地硬化,解決了停車占道造成的交通擁堵和安全隱患。
據統計,全縣僅籌資130萬元,就建成了兩個客運站、候車亭40個、招呼站86個、硬化場地3200平方米,節約資金的同時方便了農民出行。 浙江天臺:“借”站發車
依托長途客運場站,不斷改善農村客運車輛的候車條件——浙江省天臺縣農村短途客運企業在自身條件明顯不足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長途運輸企業現有的場站資源,努力拓展經營空間,有力地改善了農村客運經營秩序,極大地方便了群眾乘車。目前,由天臺縣城始發的農村客運車輛主要集中在3個客運站,基本上滿足了該縣4個主要方向客流的候車需求。
投資上億元、堪稱華東一流的天臺客運中心,專門為發往西線、北線的農村客運車輛的停放留了“一席之地”,既避免了場站的重復建設,又減少了場站資源的浪費。在客運北站,農村客運車輛與城市公交“友好相處”,各占一半天地,西線的車輛就在這里始發。客運南站基本上也是類似的情形。前兩個場站的產權屬于長途客運企業,后一個屬于交警隊,盡管短途客運企業與場站資產所有權沾不上邊,但農村客車所需的服務卻得到了滿足。由于實現了“車進站”,自然也就形成了“人歸點”。車輛依次排隊發車,乘客只需按出行目的地選擇排在第一輛位置上的面包車,發車時間一到立即發車。
平橋鎮客運站作為鄉鎮級客運站,設施比較齊全,管理也比較規范。這里也是長途客運企業下轄的場站,它除了為長途客運班車提供服務外,還是西線農村客運樞紐。周邊4個鄉鎮的農村客車均從這里始發。目前,除平橋鎮客運站比較上檔次外,該縣其他鄉鎮的客運場站尚在建設。今年,天臺縣交通部門打算建造一個投資50萬元的三合鎮客運站,另外還將建一些簡易候車亭。
車輛進站經營,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客運秩序井井有條。以前,經營者為了爭客,經常鬧出矛盾來,現在,車輛按照班次一一發車,場站內再也見不到爭客現象了。
江西廣昌:承租經營 “自從有了農村客運站,我們乘車免去了日曬雨淋之苦,走出去的機會多了。”近日,在江西省廣昌縣甘竹鎮客運站,筆者看到了滿懷喜悅之情的候車群眾。
為了使客運站建得起、穩得住,該縣在確保車站功能完整和國有資產有效利用的前提下,加強與當地黨委、政府、村級黨組織聯系,本著公平、合理的原則,采取“承租經營”的模式,把每個站點的經營承包到具體責任人,承租人按人口密度、地段好壞每年一次性向行業主管部門交納2萬至3萬元不等的房屋折舊費。為規范承租人的經營行為,主管部門與承租人簽訂了為期10年的租賃承包合同,合同以提供優質服務、保證國家資產完好為主要內容,明確了行業管理部門、地方政府和承租人的責、權、利關系。同時,交通部門還制定了客運站的管理制度,要求承租人在承租期內不得將客運站改變用途,責成承租人在經營期內應當完善安全生產條件,健全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對進站客車進行安全檢查,按照車輛核定載客人數售票,防止超員客車出站,防止旅客攜帶危險品進站、上車。
廣昌縣交通局負責人甄士君說:“農村客運站點分布面廣,建成后如何管理,讓它發揮應有的社會效益?我們一直在探索。引入市場機制,采取‘承租經營’的模式既解決了農民乘車難、候車難的問題,又減少了客運站后期管理負擔,達到國家、集體、個人資源的最大整合。”
“由于客運站選址于人口密度大、交通便利的路段,在滿足車站功能的基礎上,我進一步擴大了服務功能,現在是集車站、餐飲、住宿、商品零售于一體了,經營承包半年來效益不錯,每月純收入有四五千元,而且前景看好。”嘗到甜頭的甘竹鎮客運站承租人羅來輝十分樂觀地告訴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