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3日18時,在結束為期兩天的亞洲客車周(ACW)評選工作后,2007亞洲客車周(ACW)――BAAV年度頒獎晚會終于在行業同仁的期待中隆重舉行了。

上海加冷松芝獲得“BAAV
2006年度最佳客車空調制造商獎”
在獲得“BAAV 2006年度最佳客車空調制造商獎”后,2007年的亞洲客車周BAAV年度大獎提名上我們又看到了上海加冷松芝的名字。不出所料,當主持人第二次公布獲獎企業名單時,我們聽到了松芝,上海加冷松芝汽車空調有限公司以2006年度總銷售量18512臺/套的成績,獲得
“BAAV 2007年度最佳巴士空調制造商獎”。 這對松芝似乎已不是新鮮的事情,這些年無論是企業內部文化與管理水平的發展、團隊力量的整體提升,抑或產品品牌建設與技術革新攻關,良好的口碑、有目共睹的成績以及每年穩步增長的市場保有量,都足以讓人們認可松芝的榮譽。此次載譽,松芝又屬實至名歸。那么,讓我們再度回顧一下2006年松芝的成績吧。
回顧之一:銷量再創新高
18512臺/套,這是松芝2006年度總銷量。這個數字讓松芝繼續保持了在大客車空調行業內的領先地位。2002年總銷量6000臺/套,首次成為行業銷量第一;2003年銷量11000臺/套,2004年14000臺/套,2005年16000臺/套,2006年18000臺/套,一直保持著行業第一的成績。
回顧之二:創精品工程立竿見影
客車空調市場的競爭已經上升到了品質、服務等綜合指標的競爭。用戶需要的不僅是合理的產品價格,性能穩定、服務保障等都已是用戶所需的品牌元素。因此,松芝在2006年發起了創精品工程活動。各部門圍繞“創精品”主題緊密配合、通力協作,充分發揚松芝倡導的“團隊合作、科技創新、市場導向、奉獻社會”的企業精神。活動的結果使得員工的品質意識有了很大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性能也有提升。2007年已經開始,松芝也將把創精品工程活動作為一項長期工程,繼續堅持、不斷改進。
回顧之三:技術革新提升產品性能、新品開發引領行業方向
2005年在上海理工大學制冷教研室專家的指導下,松芝對空調常用的9.52mm管徑銅管與7mm小管徑銅管所制造的換熱器作出系統的對比試驗與技術分析得出的數據表明:7mm小管徑銅管制造的換熱器比9.52mm常用管徑制造的換熱器的換熱系數提高了5%,產品冷凝溫度降低了2~3℃,可提高產品的能效比達5~8%(根據產品結構不同存在差異)。
2006年,松芝陸續實現了換熱器設備、模具和工裝的改造與添置,V型機構冷凝器芯體的切換,成為同行業第一家將7mm小管徑換熱器批量應用于大型汽車空調產品的企業。
其后,松芝成功開發了HLA系列頂置式空調、DLD系列天然氣獨立機組、JLD系列全頂置電車空調等新產品。
HLA系列采用三體并聯布置形式,冷凝器通風均勻,產品結構緊湊。全系列制冷量涵蓋20~37KW,適用于8~13.7米公交客車,產品最長為2150mm,尤其適用于車頂空間較擁擠的天然氣公交客車。
DLD系列天然氣獨立機組相對傳統燃油獨立機組具備可靠性更高、噪音更低、運行費更省的優勢,在燃料消耗方面,以西南市場為例,可節省油、氣60%以上,平均一臺獨立式空調公交車每月可節省燃料消耗費2000元以上。目前,DLD系列天然氣獨立機組已批量配套重慶、成都等公交市場。
JLD系列全頂置電車空調為配套國家863計劃的純電動車而開發,同時適用于無軌電車和混合動力客車。它的成功開發代表了行業的先進技術水平,該空調目前已批量在北京公交商業運行。
技術革新需要延伸,行業發展需要深入,松芝引領空調產品安全、節能、環保的開拓腳步不止。
回顧之四:產能更上一層樓
2006年是松芝全面實施大巴空調品牌戰略,積極開拓和發展市場的關鍵一年。松芝對其大巴生產線進行全面技術改造,完成了大巴空調新品切換老產品的生產過程策劃。同步進行了設備改造更新及新布局規劃,對大巴空調進行了生產工藝流程調整和完善。設備方面加強了管理及重視設備的預防性維修策劃,購置了先進的翅片高速沖床設備,全面更新了翅片模具,同時對大巴二器各工藝流程進行調整,重新進行生產布局和定置,更新原有清洗工序采用揮發脫脂等工藝,優化了作業指導,提高了效率,同時進一步滿足了環保要求。
在大巴總成方面松芝采用了新流水線裝配方式,根據不同的產品配置流動支架工裝流轉,并在二條流水線上著重安排了總成頂置的統一檢漏工序和返工工序。此舉提高了總成裝配及返工的效率,同時生產計劃管理水平有了提高,產品質量得到進一步保障。這一系列設備改造和流程優化,使目前松芝的大巴空調產能已達到25000臺/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