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是安徽省最大的客運中轉站,也是全國鐵路、公路運輸的重要樞紐。
正月初六(2月23日),記者來到蚌埠長途汽車站。民間素有“三六九,出行走”的說法,果然,當天這里的客流量較前些天明顯增多,但客運站內秩序井然,并未出現大片旅客滯留狀況。
據了解,蚌埠長途客運站分為東、西、南、北四站,其中東、西兩站年代最久,客流量也最大。合徐、蚌寧高速公路建成后,蚌埠實現了全國南北高速公路大貫通,省際、城際、城鄉等客運線路都比較發達。以東、西兩站為例,客運東站的營運線路以省際、城際為主,西站則主要是城鎮線路和過往的鄉鎮線路。通過調查記者發現,兩大客運站在車輛構成上明顯不同,在客車等級、購買年代、舒適度等方面,差距都很大。
東站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這里的營運客車大多是國內知名企業的產品,如宇通、金龍、江淮等,價格一般在30萬元左右,還有一些進口的現代品牌客車。記者注意到,東站的車輛看起來大都很新,估計僅投入使用一兩年。這也得到該負責人的證實:“我們的車基本上都是去年、前年購買的新車,等級以高一級客車為主。”
據記者觀察,這些車長大都為9米左右,車內設施較為齊全。針對路途較遠的省際線路,還有一些價格在50萬元以上的豪華車型。
一位正準備前往合肥的旅客對記者說,雖然蚌埠至合肥乘火車和客車差不多都是兩小時,但由于車輛多、舒適度高,一些乘客寧愿選擇價格較高的客車前往合肥。
客運西站卻是另一番景象。一輛輛看似使用時間頗久、長約六七米的客車,車頂通常裝載著大批貨物。華新、楚風等一些小客車企業的產品成為主流。
記者隨機走上一輛“蚌埠-張集”的長途汽車,車內環境較先前在東站所看城際運營客車有很大差距。且不說沒有空調等設備,20余個簡陋的座位下面還塞了一些小板凳,供“無座旅客”使用。據車主介紹,這是一輛上世紀90年代購買的車,平日乘客不多,春運期間則比較擁擠!胺凑烦滩贿h,再說俺們也不怕擠!币晃怀丝驼f。
據西站有關負責人介紹,城鎮、鄉鎮之間的客運一般時間較短,有的甚至不到一個小時,乘客大都是當地外出打工的農民。這部分群體對車輛舒適度要求相對較低,更看重低廉的價格。相反,省際、城際客運主要針對旅游、探親、省外打工人員、學生,車程相對較長,乘客對車輛等級、舒適度更關注。
“考慮到運輸成本、票價等因素,不同運營線路會配置不同層次車型,以滿足各類消費群體需求!边@位負責人表示。
|